「光結構」讓水隨環境變化自由變色

2021-01-07 中國科學院
「光結構」讓水隨環境變化自由變色

2016-09-09 科技日報 陳超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東京大學和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的聯合小組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動態光結構」,通過對水中含有的微量氧化鈦納米片進行數百納米為周期的規整排列,使水在沒有改變成分的情況下可根據環境變化瞬時改變顏色。

  「光結構」是指材料具有與可見光波長同等周期結構,並根據周期長短選擇性地反射相應波長的光,從而呈現出各種鮮豔的「結構色」。「光結構」對操縱光的提取、封閉和傳播等非常有用,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獲得「光結構」並非易事,即使利用最新的納米技術也難以製作,因此通常的「光結構」是由無機結晶和有機聚合物等硬質材料構成。

  在自然界中,有些生物能巧妙地利用流動性物質構成「動態光結構」,比如琉璃雀鯛和霓虹燈魚等魚類,它們可以自由控制體色。而用流動性的人工材料製作「動態光結構」,使材料根據環境變化瞬間變色,卻極其困難,因為秩序性和流動性是一對相反的狀態。

  此次日本研究人員使用氧化鈦納米片進行「光結構」的開發。氧化鈦納米片厚度為0.75納米,橫幅為數微米,是具有極大軸比的二維無機物質,具有高折射率和磁場定向性等獨特性質。由於納米片帶有較大負電荷,彼此之間具有強靜電排斥力,可以讓納米片在水中分散後形成具有一定間隔的層狀周期結構。但納米片的間隔最大為50納米,難以作為「光結構」利用。為此,研究小組開發出擴大納米片間隔的新方法,讓水中分散的微量氧化鈦納米片以數百納米為周期有規律排列,成功獲得了隨環境變化瞬時變換結構色的「流動性光結構」。

  該成果對膠體科學、自下而上的納米技術以及超材料的開發具有指導意義。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自然·通信》雜誌上。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0.5pt;}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東京大學和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的聯合小組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動態光結構」,通過對水中含有的微量氧化鈦納米片進行數百納米為周期的規整排列,使水在沒有改變成分的情況下可根據環境變化瞬時改變顏色。  「光結構」是指材料具有與可見光波長同等周期結構,並根據周期長短選擇性地反射相應波長的光,從而呈現出各種鮮豔的「結構色」。「光結構」對操縱光的提取、封閉和傳播等非常有用,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獲得「光結構」並非易事,即使利用最新的納米技術也難以製作,因此通常的「光結構」是由無機結晶和有機聚合物等硬質材料構成。  在自然界中,有些生物能巧妙地利用流動性物質構成「動態光結構」,比如琉璃雀鯛和霓虹燈魚等魚類,它們可以自由控制體色。而用流動性的人工材料製作「動態光結構」,使材料根據環境變化瞬間變色,卻極其困難,因為秩序性和流動性是一對相反的狀態。  此次日本研究人員使用氧化鈦納米片進行「光結構」的開發。氧化鈦納米片厚度為0.75納米,橫幅為數微米,是具有極大軸比的二維無機物質,具有高折射率和磁場定向性等獨特性質。由於納米片帶有較大負電荷,彼此之間具有強靜電排斥力,可以讓納米片在水中分散後形成具有一定間隔的層狀周期結構。但納米片的間隔最大為50納米,難以作為「光結構」利用。為此,研究小組開發出擴大納米片間隔的新方法,讓水中分散的微量氧化鈦納米片以數百納米為周期有規律排列,成功獲得了隨環境變化瞬時變換結構色的「流動性光結構」。  該成果對膠體科學、自下而上的納米技術以及超材料的開發具有指導意義。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自然·通信》雜誌上。

列印 責任編輯:陳丹

相關焦點

  • 可感溫變色的溫敏變色塗料
    首先感溫變色顏料是由電子轉移型有機化合物體系製備的。電子轉移型有機化合物是一類具有特殊化學結構的有機發色體系。在特定溫度下因電子轉移使該有機物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實現顏色轉變。這種變色物質不僅顯色鮮豔,而且可發生從「有色===無色」狀態的顏色變化。
  • 科學家利用一種變色的墨水來檢測人身體健康和環境變化
    一種新型墨水被研發出來,它是一種能夠隨著環境變化而變色的墨水。科學家將它們應用在健康和環境檢測。例如,當印在衣服上的墨水暴露在汗水下,衣服可以改變顏色;或者當室內有一氧化碳的時候,掛毯可以變色等等。這種墨水的好處就是,它可以印在任何東西上,從t恤到帳篷都可以。
  • 神奇電控感光變色膜 顏色深淺可自由調控
    【慧聰汽車用品網】一提到汽車變色膜,大多數人就會想到在陽光下五彩繽紛的改色膜。本期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的一款感光變色膜,是會根據電源控制而調整顏色深淺的汽車窗膜。據了解,這也是目前國內罕有的一款具有變色效果的高端自主品牌汽車窗膜--卡地亞電控變色膜。
  • 感溫變色的原理與色彩搭配技巧
    「變色龍」面料又稱溫變織物、示溫織物、熱敏變色織物。它可以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迅速改變顏色,從而使被著色物體具有動態變化的色彩效果。     「變色龍」面料的主要組分是變色顏料、填料和連結料。其變色功能主要取決於變色顏料,顏料加熱前後出現的顏色變化截然不同,並以此作為判斷票證真偽的依據。
  • 變色玻璃是什麼 變色玻璃的原理
    接下來請隨我們的文章來了解變色玻璃是什麼,以及變色玻璃的原理,以此來了解變色玻璃這一新型玻璃的特徵。一、變色玻璃是什麼變色玻璃是指在光照、溫度、電場或電流、表面施壓等一定條件下改變顏色且隨著條件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變化,當施加條件消失後又能可逆地自動恢復到初始狀態的玻璃,也稱調光玻璃。
  • 可變色的衣服:五種智能型感電變色織物
    3.光致變色 光致變色在15年前就有眼鏡商推出相類似產品,該種眼鏡在室內低光時呈現透明無色,但在陽光下呈現深色而近似太陽眼鏡,優點是不用施加任何能源,缺點是被動變色,無法自由調控。   4.熱致變色 將透明塑膠袋拉扯常會變成乳白色,這是因為經過拉扯後,高分子結晶度發生變化所致,而熱也會使很多高分子發生結晶度的變化而產生變色,但選用的高分子而好選用快速回復原來結晶度的種類。
  • 變色衣服的面料和材料是什麼 智能變色衣服的用途
    智能變色衣服的用途,消費者對時裝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不斷追求一些創新,以獲得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質量的提升。色澤是民用紡織品如服裝、裝飾面料的主要要素之一。民用變色紡織品  民用變色紡織品主要包括手帕、服裝服飾、T恤衫、人造花。這些會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自動」變色的紡織品成為智能變色紡織品,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和出其不意的驚喜。
  • 變色玻璃其中的奧秘
    這是人們從照相膠片的感光原理得到啟示,製成了能隨光變色的玻璃。這種玻璃經紫外光或陽光照射後,它的顏色會變暗,照射光線愈強,玻璃變色愈快,當照射的光移去後,又能還它的本來面目。儘管光色玻璃的變色原理是從照相膠片那兒「搬」過來的,但它卻青出於藍勝於藍,因為普通膠片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覆使用,而光色玻璃遇到光變暗,移去光線又褪色,即使反覆幾十萬次,仍然不會衰退。感光膠片與光色玻璃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差別呢?這是因為:照相過程中,膠片上塗的溴化銀,在曝光以後就分解為銀和溴,經顯影定影,銀原子就被留下來變成我們所拍攝的照相圖案,溴則跑掉。
  • 「溫變材料供應」手摸感溫變色服裝溫變布料的變色機理
    隨著人們對服裝高檔化、個性化要求的日益增強和對功能性整理織物要求的提高,開發新型變色纖維材料、變色染料將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應用空間。在紡織品領域, 金華利進科技主要研究變色材料的製造技術包括變色纖維和變色染料兩部分:應用於紡織品的變色染料,主要是指熱致變色染料、光致變色染料和溼敏變色染料。
  • 馬克杯為什麼會變色
    (圖片來源於網絡)原來,這種會變色的馬克杯比普通杯子多了一層用熱敏材料製成的感溫塗層。熱敏材料又稱熱變色材料,它的顏色會根據溫度的變化從有色變為無色,或者從無色變為有色,還可以從一種顏色變為另一種顏色。常見的熱變色材料,是由電子給予體(發色劑)、電子接受體(顯色劑)和溶劑組成的。顯色劑接受發色劑提供的電子而產生顏色反應,溶劑則決定了材料的變色溫度。
  • PLANT:叢枝菌根真菌群落隨環境梯度的變化
    Abstract環境逐漸變化是植物和相關生物(如叢枝菌根真菌(AMF))配置的決定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巴西東北部熱帶半乾旱地區,在形成乾燥森林、稀樹草原狀灌叢和潮溼山地森林的山頂地區在粘土含量下降情況下的AMF物種群落變化規律。通過田間和圈閉培養,共鑑定出AMF菌種80種,隸屬於25個屬,其中無梗黴屬(Acaulospora)和球囊黴屬(Glomus)最具代表性。
  • 新型染髮劑讓頭髮根據環境溫度變色
    在2017倫敦時裝秀上就出現了這麼一種神奇的染髮劑,它可以讓你的頭髮變色哦。這款名為「Fire」的染髮劑由倫敦一家名為The Unseen的材料公司研發,可根據外部環境的溫度而改變顏色。變色過程 Fire染髮劑包含七種不同的半永久性染髮劑,每一種都可以根據身體的溫度或者外部環境而發生反應變化,如黑色變作深紅,腮紅變作橙色,金髮變成冰藍,銀灰色變成粉紅,紅色又變為綠色或者藍色,一切都取決於溫度的變化。
  • 變色龍遇啥都能變色,那遇到水會變成什麼?接下來的畫面憋住別笑
    變色龍遇啥都能變色,那遇到水會變成什麼?>接下來的畫面憋住別笑 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而且各種小動物都有著一套自我保護的防身本領,比如河豚,當它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把身體鼓起來嚇退敵人,而墨魚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通過噴墨來混淆敵人的視野,從而迅速的逃走,所以說不同動物的防身技術是不一樣的,變色龍也是如此,它能夠根據不同的環境作出顏色的變化
  • 黑玉米煮熟後水變色,是自然變色還是利慾薰心?
    黑玉米煮熟後水變色,是自然變色還是利慾薰心?玉米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它的味道非常的清甜,在煮熟之後口感也相當的軟糯,再加上富有著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對我們身體健康有著非常好的影響。
  • 感溫變色粉特定的溫度有哪些?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見過會變色的東西呢?當然有很多種物品!例如感溫變色杯、嬰兒變色碗、變色湯勺、變色指甲油、變色T恤、變色玩具等等……那麼這麼多琳琅滿目的新型可變色產品都是用什麼材料做出來的呢?答案就是感溫變色粉(又可稱為溫變粉、感溫粉)。
  • 建築用砂含水率隨時間變化規律的研究探討
    2測定不同產地砂含水率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分析⑴本次進行研究的砂為水洗深圳砂,其篩分數據與細度模數如表1所示。篩分結果:細度模數為2.74,屬Ⅱ區中砂。含水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由圖1我們可以看出,這批水洗深圳砂的含水率變化規律為:含水率由堆頂到堆底的含水率相差不大,基本保持一致,而不同高度的含水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最終到達一個相對穩定的含水率。
  • 「遇水變透明油墨」遇水變色油墨和水顯墨是什麼原理變色的?
    【遇水變透明油墨】遇水變色油墨和水顯墨是什麼原理變色的?遇水變色油墨,也叫遇水變透明油墨、水顯墨、水變墨,它是一種白色膏狀的水性油墨,遇水後白色變成透明;用該油墨承印標識的圖案或文字,遇水後褪為無色,露出底色,水乾燥後圖案或文字又復原。
  • 還能像變色龍一樣變色的材料?
    這類材料能感知外界各種刺激實現顏色的變化,人送外號「場致變色材料」。場致變色材料是一類在外場(電、熱、光、氣等)的作用下,能發生穩定、可逆的光學變化的物質統稱,在外觀上往往表現為顏色和透明度的可逆變化。根據外部刺激源的不同,場致變色材料可分為熱致變色材料、電致變色材料、光致變色材料和氣致變色材料等。
  • 如果把變色龍放在一個不斷變色的燈泡上面,它能一直變色嗎?
    那麼,既然變色龍可以改變身體的顏色,那麼,假如我們把它放到一個不斷變換顏色的燈泡上面,它會不會一直在不斷變化,從而心力交瘁而死呢?「變色龍」中文名稱作「避役」,隸屬於爬行綱蜥蜴目避役科避役屬,身體呈圓筒形,兩側偏扁,身長約為20釐米左右,頭部呈三角形,擁有可以捲曲的尾部,眼睛比較靈活,每隻眼睛均能獨立地自由轉動。
  • 黑科技感溫溫變色遊泳衣 讓您成為全場焦點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感溫變色遊泳衣: 感溫變色遊泳衣採用先進的特殊印花技術,綠色環保材料。常溫下一個圖案,處於溫水池裡面變成另外的圖案。泳衣廠家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設計變色前後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