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野果是天然果凍,原產地是越南,因美味在國內成「瀕危植物」

2021-01-14 讀董17號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水果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由於現在的交通技術也遠比以前要進步很多,所以國家直接的水果貿易往來一直都是很多的。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你今天吃到的一顆蘋果就是來自美國或者印度的。是不是很方便呢?這野果是天然果凍,原產地是越南,因美味在國內成「瀕危植物」。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信對於水果,現在很少有人是陌生的吧。還有一些小夥伴們會以為自己已經是吃遍了世界上很多的水果吧。不過今天小白要介紹的這種水果就有點特別了。圖中展示的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了,肯定有很多人都是不認識的,你們覺得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這種水果的學名叫做「水椰子」,原產地是在越南的,由於對氣候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印度,越南,我國的少部分地區都能生長。這種「水椰子」其實不是椰子,只不過在樹木的外形有點像椰子而已。在越南是一種很重要的營養來源。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最特別的就是這種「水椰子」的果肉了,就像圖中展示的這樣了,完全的晶瑩剔透,吃起來酸甜多汁而爽口,被稱為天然的果凍。一開始引進到我國的時候,就因為味道鮮美而被大量的摘食,差一點就「絕跡」了。不過現在是國家保護的樹木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除了好吃挖,這種「水椰子」樹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小白聽說能淨化水質,固泥沙,防治河岸荒漠化的作用。所以與紅樹林一起被大量的種植在沿海地區的淺海灘上,成為很重要的「防護堤」。所以就更不會有人會去摘食它了。

雖然在我們國內是不能食用這種「水椰子」的,但是在越南,由於「水椰子」的數量非常的多,所以市面上1斤的價錢是很便宜的,不過是在10元左右。所以小夥伴們要是有興趣的話,不妨也可以到越南去試試看。相信你們也會喜歡的,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山裡叫饅頭果的野果,農村小孩都吃過,是製作果凍的天然原料
    山裡叫饅頭果的野果,農村小孩都吃過,是製作果凍的天然原料小時候在農村沒有過多的零食,所吃到的零食最多的就是野果了,對於一些野果現今很少見,但在以前是想吃多少就有多少,一棵樹上可能所長的數量就有上百斤,相信很多80後的年輕人都很熟悉,熱愛溫暖的環境,到夏季農村滿山遍野。
  • 這水果比小龍蝦還慘,在中國被吃到「瀕危」,越南卻只賣3毛一斤
    千萬不要小看了中國吃貨的實力,自古以來有很多入侵物種到了中國都被中國的吃貨們當作了美味佳餚,通過不同的烹飪手法做出來各種特色小吃。也特別像是我們看古裝劇裡面的「流星錘」,圓圓的大果實上面有很多的小花瓣兒,把果皮剝掉之後,裡面的果肉晶瑩剔透,就像果凍一樣
  • 瀕危植物|盛放在夏天的臘梅——夏臘梅
    枝橫碧玉天然瘦,戀破黃金分外香提到臘梅,往往使人聯想起它迎霜傲雪,凌寒而放的高潔形象。
  • QQ果凍DIY 做出美味吃出時尚
    走進QQ果凍屋www.qqgdw.com,裡面擺放的蛋糕、三明治、冰粥等,讓人以為是進了西點房。仔細一看,才發現那都是用果凍做的,而且造型、顏色各異。在這裡,果凍再不是傳統的陳舊樣子,紅色戀人、水晶之戀、浪漫之旅、戀愛寶貝等等,琳琅滿目的產品讓人眼花繚亂,充滿詩意的名字讓人備感溫馨。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遭遇三年困難時期,桃金孃和赤蘭、烏墨等野果成了飢腸轆轆的人們的生命果。他和小夥伴們經常混跡於山坡曠野間。摘的人多了,熟果難找,飢餓難耐的人們就不管是生、熟,抓到就往嘴裡送。  然而,小孩摘野果吃難免有吃錯種類中毒的。
  • 中國瀕危保護植物!
    桂葉黃梅又名米老鼠樹,是金蓮木科的一種木本植物。桂葉黃梅由於其花與梅花神似,但顏色是黃色的,葉片很像桂葉,很多人都把它當成桂樹,所以得名桂葉黃梅!金蓮木的皮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根可以驅蚊殺蟲,樹葉和樹枝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在中國列為國家瀕危保護植物。
  • 這野果到底美成什麼樣,居然叫「天仙」?滋味甜蜜遭人哄搶!
    本文看點:天仙果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野果,現在正好是成熟的時候,這種野果求雖然名字仙氣飄飄,但是模樣比較普通,不過味道卻令人上癮,可以生吃,也可以在烹飪的時候加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帶來獨特風味。秋天的果實各有各的美好,很多人都會在秋天的時候去收集一些秋天特有的山中珍寶。
  • 童年的回憶——野果
    是否還記得那些淘氣的小夥伴還有一起採摘的可口野果?野果,讓喵喵的童年充滿了美好的回憶。好想再走一遍熟悉的山間小路,重遇那些陪伴我們走過童年的鮮美野果。紅莖獼猴桃「隰有萇楚,婀儺其枝。」潮溼的地方長著萇楚,它的枝條柔軟婀娜。《詩經》中的萇楚其實是一種野生的獼猴桃,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山嶺之間,在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兩三千年。
  • 曾是入侵的害草,農民恐除之不盡,如今成稀罕野果,有人種植
    一般印象當中物種入侵是一件很壞的事情,因為這些植物或動物在新環境裡沒有天敵,能夠肆意繁殖,對生態環境造成比較嚴重的破壞,但是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某些入侵植物其實會變成有益的植物。馬泡瓜曾經是入侵的害草,農民恐除之不盡,如今卻成為了稀罕野果,有人專門種植。
  • 水椰子:中國人「吃」出來的保護植物
    水椰子顧名思義就是長在水裡的,它是水椰的果實,水椰是一種「胎生」的熱帶海岸植物。叢生常綠灌木,高3至7米。水椰主要生長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還有澳大利亞、索羅門群島等一些熱帶地區,在我國分布於海南局部地區,為典型的熱帶海岸植物,具胎生現象,幼苗還具有飄遊特性,能抗風浪,常成純林。
  • 一種野果,外形似「香蕉」,味道很好吃,很多人沒有吃過
    農村一種野果,外形似「香蕉」,味道很好吃,很多人沒有吃過農村的生活向來都是苦中帶甜,大人們雖然在土地裡辛苦耕耘,但臉上卻掛著豐收笑容,孩子們在田野裡奔跑著,相互嬉戲打鬧,充滿了歡聲笑語,形成了一幅美麗畫卷。
  •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物種|白花兜蘭的鑑賞與保護現狀
    然而進一步調查發現,其中很多美麗的品種,其親本中不少是原產我國的兜蘭雜交而成。而這些野生資源,在上世紀被人們濫採濫挖,盜運出境,經過園藝技術培育,再返銷國內,竟然被稱為「洋蘭」,確實令人汗顏!,分布在廣西(地點不詳)和貴州南部(荔波)的海拔600-800米的石灰巖地區,另外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 不含添加劑的自製果凍,在家做的營養美味,Q彈清爽,好看又好吃
    果凍真的是醬子從小吃到大,都吃不膩的零食;可是媽媽每次看我吃果凍,就會開啟唐僧模式,一直跟我說果凍吃多了不好,所以吃果凍都是偷偷的吃。後來醬子經過一番研究,總結了一個自己在家也能做的果凍。不含添加劑的自製果凍,在家做的營養美味,Q彈清爽,好看又好吃其實做果凍看起來複雜,但是做起來就很簡單了。
  • 形似無花果的野果,過去農村娃拿它當主食,現在卻成了淘汰品
    我們農村人可不愛這樣的休閒方式,因為在農村老家的山間,就有很多的野果,小時候精力旺盛,每天都去山上吃各種各樣的野果,這些野果中有一個野果,長相和無花果相似,但是每次吃完之後,肚子飽飽的,回家就不吃飯了。有的愛吃這種果子的小孩,都拿這個果子當主食吃。
  • 這4種天然「果凍」,純天然無添加,最後一種只有農村娃才知道!
    果凍是很多小孩子都喜歡吃的一種零食,現在的果凍種類非常多,也有很多不同的包裝,不但小孩子喜歡吃,就連大人也是很喜歡的,我們吃過最多的就是喜之郎果凍,已經出名很多年了,不管是什麼品牌的果凍,裡面都會有一些添加劑,所以還是給孩子少吃一些,今天帶大家看一下這4種天然的果凍,都是純天然無添加的
  • 果凍橙被央視報導之後,此時此刻,我不想忍了,我要曝光這件事
    它稱為愛媛38號,也被稱為果凍橙    愛媛38號原產地於日本愛媛縣,是歸屬於日本國混種柑桔新品種。  愛媛橙褪掉了橙子的薄厚,如桔子般皮薄易撕,但有橙子鮮美汁多的口味,是吃都不易上火,是二者優勢的結合體。
  • 山上一野果成熟後會裂開,人稱「八月炸」,今靠炒作成網紅水果
    如今視頻傳播的速度比以往的信息傳播更快,農村有很多人靠拍攝日常生活、段子等分享家鄉的美食、自然元素、特色文化等,一些隱藏在農村山野間的野菜野果通過鏡頭出現在大眾面前,大眾所熟悉的東西不外乎那些常見的農作物,農村還有很多野生植物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的,也不知其價值所在。
  • 找昆蟲、採野果、認識植物,小森林裡過一個奇幻夏天!
    奇怪的昆蟲、酸甜的野果、還是可愛的小動物?當城市被烈日籠罩,森林,溪流,大自然,就是每一個生活在城市裡孩子的嚮往。在森林裡的霧靈山居,是孩子觸摸大自然的任意門。踏入有氧步道鬱鬱蔥蔥的森林王國,你可以輕鬆找到別處看不到的國家三級保護植物,用手機識圖功能,和孩子一起認識幾種植物。最有代表性的是生長在霧靈山的核桃楸,國家三類保護瀕危植物,別名山核桃,20餘米的高大落葉喬木。不僅有烏髮養顏的功效,還因其木質堅硬,紋理美麗,被用作製作槍託等製品的上等木質材料。
  • 大山裡一種美味的野果,遠看猶如馬蜂窩,摘下來吃著味道香甜
    野果對於農村人來說,就是小時候經常吃的「零食」,因為大山裡的野果非常多,一年四季都長有各種各樣的野果,農村娃最喜歡摘野果來解饞了,酸甜可口很美味,每次還總能吃到飽呢。說到大山裡的野果,那種類也是很多的,例如瓢子、竹節子、八月瓜、地念等等,根本多到吃不完的。
  • 為瀕危植物引種馴化 40餘種瀕危植物紮根太原
    其中,有40多種植物是從遠方請來的「貴客」,都是瀕危珍稀物種,難得一見。  40餘種瀕危植物紮根太原  「全球氣候變化,是瀕危植物面臨絕種的重要因素。此外,人為破壞則加速了瀕危植物絕種的速度。」作為青年植物學研究學者、太山植物園瀕危植物引種馴化基地研發部負責人的任保青博士,組織起一支團隊,在太山植物園瀕危植物引種馴化基地發起的引種計劃,猶如一艘「諾亞方舟」,為遷地至此的瀕危植物在新的土地上紮根生長提供了機會。  這些瀕危植物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紅豆杉,基地裡共生長著5株紅豆杉,其中4株公樹、1株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