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科學有故事,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

2020-12-08 鳳凰網讀書

4月9日下午,著名科普作家汪潔最新暢銷力作《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在言幾又書店舉辦了新書見面暨籤售會。在發布會上汪潔帶領讀者一起回顧了物理學走過的坎坷歷史,細緻地剖析了時空真相,領略了神奇的四維時空奇境,其精彩程度不亞於任何一段戰爭史。

「時間好比咱們溼手中的一條蛇,滑溜溜的,你越是想捉牢它,它越是要滑走……」這是一位南太平洋島嶼的酋長對島民演講時所說的一番話。時間的確是滑不溜手,難以捉摸,一分一秒都不肯多留。

說到時間,就不得不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繼風靡全球的《上帝擲骰子嗎?》掀起物理熱潮之後,由時代華文書局牽頭,汪潔全新力作《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應運而生。一經上市,受到眾多讀者熱捧,書中不僅詳細闡述了相對論,更為讀者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宇宙觀,與《上帝擲骰子嗎?》共稱國內科普兩大經典。

一個科普作(宅)家(男),竟然寫得像小說一樣精彩

汪潔,是著名科普作家。同時兼任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天之文系列科普講壇」 講者,上海天文博物館首席志願者講解員,浙江省科技館「科學脫口秀」講者,「萬有青年大燴」講者、同時也是喜馬拉雅、蜻蜓、網易等電臺熱門主播。

五年前,對待科普寫作,他還缺乏敬畏,第一稿是在一種「玩票」的心態下用了很短的時間創作完成的。然而這五年來,他的人生經歷了非常大的坎坷起伏,期間受到了美國科普、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精神感召,立志將自己的下半生投身到人類的科普事業中。

這種人生志向的轉變讓他一下子對科普寫作充滿了宗教般的敬畏。就這樣,《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誕生了,將高深的物理請下了神壇。通俗、易懂,讓人為之瘋狂!很多人沒有想到,這樣一本科普書也能搞得像懸疑電視劇似的,一環扣一環。

汪潔曾說過: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願望之一是,在我老得快要死掉的時候,收到幾張世界知名的科學家的信或者卡片或者電子郵件什麼的任何東西,上面說:年輕的時候曾經看過您寫的一本好像是講科普的書,雖然名字和內容現在都已經想不起來了,但是我記得我當年看完以後就毅然決定投身物理學,以至於有今天的一點點小成就,非常感謝您,祝您老一路走好。

如果真有這樣的一天到來,他會帶著非常愉快的心情上路,這遠比能睡進豪華骨灰盒、住進豪華墓地,來得重要得多。

速度與激情,書寫時間的傳奇

時間會有形狀嗎?如果有,那麼它該是什麼模樣?想要了解這個問題,就要回溯到時間自身。

地球自轉,日出東方,這些看似尋常的事情,都是時間的表達形式。當物理學的概念進入人的研究世界,時間便有了自身的形狀。它在很多大師的眼中有著不同的模樣。

伽利略和牛頓是早期對時間有見解的大師。他們眼中的時間和周圍的物件一樣。或是牛頓實驗中的水滴,或是伽利略的模型。愛因斯坦的廣義和狹義相對論,時間的收縮與膨脹。它就像那氣球,頗為形象。在理論中,它會膨脹;在實踐中,它能收縮。歷史也有了自己的形狀。

科普書有個特點,不太容易過時,很多經典的科普書即便過去了幾十年,依然廣受讀者們的喜愛,父親推薦給兒子,兒子又推薦給孫子,一代接一代地閱讀。而《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亦是如此,因為科學的發展史永遠都不會過時,科學家們的探索精神到了哪個時代都值得人們學習。

這本書與傳統科普書最大的差別在於,它更像是一本茶餘飯後的休閒書,或是一本有趣的小說。在這本書裡,你會看到很多天馬行空般的小故事。牛頓帶著Tom和Jerry 來到一個大水桶裡面,觀看神奇的水面凹陷;愛因斯坦化身大警長,先是調查了一起環球快車謀殺案,然後又要奔赴雲霄電梯處理可怕的超級炸彈,最後又在太空中建造了一個超級大圓盤以展示他那神奇的時空觀。

雖然這一切看上去不像是正兒八經的科普,但簡單的故事裡卻包含了無窮的的科學真相。

中國的希望在於開啟民智,開啟民智在於科普教育

曾幾何時,作為一個普通大眾在被各種社交媒體刷屏的」引力波「洗腦的同時,卻很少有人知道,引力波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探測到它需要百年努力?它又能給世界帶來什麼?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對其做了詳細的解釋。相對論是研究時間、空間、運動這三者關係的理論體系的總稱,它是這一百多年來人類最偉大的兩個理論之一(還有一個是量子理論)。因為即使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也不足以來評價相對論的偉大。

而這本書,將會讓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大大改觀。潮起潮落,鬥轉星移,這些平常司空見慣的大自然現象在你眼裡會突然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意義。當你晚上抬頭仰望星空,看著夜空中的皓月星辰,宇宙在你眼裡將會換一番景象,過去的宇宙觀一去不復返,一個嶄新的宇宙觀將在你的頭腦中建立起來。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麼過去他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相對論之後,他改口了:「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慌。」

【書籍信息】

書名:《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升級版

作者: 汪潔

出版社: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出版年: 2017-4

頁數: 248

定價: 48.00

內容簡介

一直以來,你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

永恆流淌的時間,是真的摸不著看不見,還是有形狀和終點?

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四維還是五維?

我們能不能踏上時光機,任意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和未來?

這些,都將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跟隨作者,你可以進入愛因斯坦的夢境,坐在牛頓老師的課堂,來到星光實驗的現場……近距離接觸科學的真相。你將輕鬆了解一個你以為深奧得無法捉摸的理論,你將進入一個你以為奇妙得永遠理解不了的世界。

本書上部和大家一起回顧物理學走過的坎坷歷史,這段歷史的精彩程度不亞於任何一段戰爭史。在伽利略、牛頓等巨星紛紛謝幕之後,超級巨星愛因斯坦閃亮登場。他就像一位橫空出世的大俠,無門無派,但出手即震驚天下,他的絕招就是「相對論」。

書的下部比上部還要精彩,結構宏大,故事神奇,真相驚人。在下部,作者細緻地剖析時空真相,帶你領略神奇的四維時空奇境,了解整個宇宙的終極圖景,再回到原子的深處見識不可思議的微觀世界,然後看一看當下物理學的新進展——萬物理論。

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用通俗幽默的語言講解深奧的科學道理。這不是一本書,這是一個全新的宇宙觀。

作者簡介

汪潔,科普作家。同時兼任中科院上海天文臺「天之文系列科普講壇」 講者,上海天文博物館首席志願者講解員,浙江省科技館「科學脫口秀」講者,「萬有青年大燴」講者、「科學聲音」組織成員,喜馬拉雅、蜻蜓、網易等電臺熱門主播。

相關焦點

  • 專訪《相對論之路》作者:最早科普相對論的正是愛因斯坦本人
    愛因斯坦一生當中發布了四份非常重要的科學文獻,我們打算針對每一份都寫本書。我們寫的第一本就是針對廣義相對論的,也就是今天的這本《相對論之路》。這本書主要就是基於剛才我所說的愛因斯坦解釋廣義相對論的手稿,手稿的每一頁都出現在了我們這本書中。我們在每一頁手稿之後都寫作了對其內容的解釋說明。這些解釋淺顯易懂,只要有一定的物理基礎,基本上都能夠看懂,不一定要是物理學專家。
  • 「部長薦讀」時間的形狀:宇宙最不可理解之處在於,它是可解的
    部 長 薦 讀2021年1月9日一直以來,你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永恆流淌的時間,是真的摸不著看不見,還是有形狀和終點?我們所處的空間,是三維四維還是五維?我們能不能踏上時光機,任意穿越時空回到過去和未來?這些,都將在本書中找到答案。本周,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部長推薦的《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這是一扇專門為你打開的探索世界的大門,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你將輕鬆了解一個以你為深奧無法捉摸的理論。
  • 這很物理:時間的形狀、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測量
    本文將以比較嚴謹地方式為您講述廣義相對論中間的測量問題,接下來的講述比較燒腦,不喜的小夥伴可以繞行。一、時間的形狀?很多物理問題都能歸結為幾何問題,比如牛頓萬有引力,其實是通過行星運動的軌跡與地面物體圓周運動軌跡比較分析得到的。
  • 相對論裡的時間膨脹效應能讓人長生不老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很多人都聽說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裡有一個奇怪的效應——時間膨脹效應。根據這個效應,運動物體的時間跟靜止物體的時間是不同步的,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時間過得越慢。當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間就會變得無比緩慢。
  • 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
    幾乎宇宙所有的奧秘都隱含於相對論中,人類也因此對時間旅行的奧秘、原子裂變的巨大能量、宇宙的起源和終結、黑洞和暗能量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他的理論激勵世人始終不懈地努力,以求最終解開這些奧秘。偉大神奇的相對論終於脫下艱澀難懂的外衣向讀者走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兩位頂級科學家用輕鬆易懂的語言帶你一同暢遊相對論的奇幻世界。
  • 利用相對論裡的時間膨脹,人能實現長生不老嗎?
    important}很多人都聽說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裡有一個奇怪的效應——時間膨脹效應。,紛紛表示古時候《西遊記》裡說的「天上一日,凡間一年」原來是真的,神話故事終於有了科學依據!很可惜兩種情況都跟《西遊記》裡神仙所在的天上不符……首先,根據天上一日凡間一年,時間膨脹的比例是1:365,如果要通過高速運動達到這個時間膨脹比例,根據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公式變換計算可以得到以下結果:
  • 愛因斯坦:中國古人早就發現了相對論,這話有確切依據嗎?
    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引起世界學術界的軒然大波後,曾有科學愛好者夥同報社記者在愛因斯坦家的門前堵截,要求他以最通俗的話來清晰的說明相對論是什麼。因為在當時,全世界範圍內也少有高明的科研學者能夠讀懂愛因斯坦關於相對論的學術著作。
  • 讀不懂相對論,卻努力讀懂愛因斯坦
    我不是一個喜歡旅遊的人,在英國呆了這麼久,我甚至連蘇格蘭都沒有去過。但是這次回國卻刻意買了蘇黎世的中轉機票,我要去瑞士首都伯爾尼看看,那裡有一條叫做克拉姆的街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居於此,並寫出了《狹義相對論》。對於一名理論物理學愛好者來說,那裡不啻於我的麥加。
  • 一本人人都能輕鬆讀懂的諾貝爾獎天才簡史
    因為對孩子來說,讀書必須有趣,有吸引力,他們才會喜歡看。以漫畫形式的講述知識,不僅內容有趣,形式輕鬆,還不用死記硬背也能看懂,一口氣就能輕鬆讀完一本書,何樂而不為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本少兒科普漫畫讀物《漫畫諾貝爾科學家:物理學獎》這是一本人人都能輕鬆讀懂的諾貝爾獎天才簡史!
  • 收好這份「時間」入門書單 從霍金寫的童書開始
    但是,問題來了,你真的看懂《時間簡史》了嗎?如果你看不懂,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畢飛宇就寫過一篇《我讀》,他在裡面大方承認自己真的看不懂:「我一點也不懷疑專業人士可以讀懂這樣的論述,可是,我讀不懂……我和許多人討論過這本書,有一句話我問得特別多:『你讀得懂嗎?』得到的回答令人欣慰:『讀不懂。』我很喜歡這個回答,直截了當。至今為止,我還沒有遇上能夠讀懂《時間簡史》的人。」
  • 相對論的「時間膨脹」現象,能讓人永生嗎?看看科學家的分析
    ,但如果沒有人能將這股力量釋放出來,再強大的力量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所以能夠將這股力量釋放出來的人,其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在科學中,科學家們一般將「時間會變慢」稱為定性,而將「時間會慢多少」稱為定量。在對某件事情進行科學研究時,只得到「定性」通常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得到「定量」,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定量」的重要性要遠大於「定性」。
  • 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
    狹義相對論的結論之一是時間膨脹(time dilation):一個人觀察一個在運動的物體時,在運動的物體的時間會膨脹(時鐘走得更慢)。由於上面假設的例子,很多人會得出以下的想法:因為相對論裡面確實沒有一個絕對的參照系,而是「地球上的人」和「飛船上的人」各自度過固有時間的差異,「地球上的人」看「飛船的鐘」會變慢,同樣「飛船上的人」看「地球上的鐘」也會變慢。那樣簡單的推理結果是:太空人回到地球上後會比同齡人年輕四年,同齡人也會比太空人年輕四年。
  • 霍金去世,《時間簡史》銷量暴漲!看不懂?別不好意思,學學畢飛宇...
    《圖解時間簡史》是別人寫的對《時間簡史》的簡化與解讀,號稱能讓人讀懂《時間簡史》。   得知霍金去世的消息後,杭州市新華書店慶春路購書中心第一時間推出了「霍金」圖書展臺。「從3月14日開始,有不少讀者進來書店,點名要買霍金的書。」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何被諾貝爾獎拒之門外,難道相對論不夠資格
    提起愛因斯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相對論!這是改變世界的偉大理論,它和量子力學組成了現代科學的兩大基石。不管在誰看來,相對論都是諾獎級別的科學理論!但是,愛因斯坦獲獎,卻不是因為相對論!而是因為光電效應!這個結果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誰都沒有想到,相對論竟然無法獲獎。那這是為什麼呢?
  • 根據科學理論真的可以回到過去?真的可以!相對論時間旅行攻略
    不過後來從書裡看到了關於相對論的介紹,穿越過去未來居然是可能的!你沒看錯,是可能的!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裡面,其實並沒有限制時間的方向,相對論的時間在物理上並不是單向的,它允許有兩個方向。其實不單是相對論,絕大部分的物理定律都沒有限制時間的方向。但是由於科學家普遍相信宇宙存在因果律,特別是相對論的提出者愛因斯坦本人是堅決因果律擁護者,因此即使相對論本身能推出一些關於時間可逆的結果,在起初時都沒有受到特別的重視。雖然過去的眾多物理理論都沒有限制時間的方向,都不反對時間旅行,但有一條定律卻牢牢守住了因果律的底線,那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
  • 從相對論的誕生,看我們對「科學」的最大誤會
    新理論中,空間會扭曲,時間會彎折。四年後,科學家在一次全日食觀測中發現太陽附近的星光發生了彎折,證實了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因此一夜成名。而科學的第一教義——一個簡單的事實可以摧毀最美好的理論,也再一次得到驗證。
  • 20世紀的科學大師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至今都無懈可擊!
    很明白的道理,觀察者有權決定對時空的主觀感覺,但在愛因斯坦以前,實際的距離和絕對的時間是存在於主觀印象之中的看法被大多數人接受,且可用精密的儀器把他們測出來。愛因斯坦的學說把絕對時間存在的觀點否定了,開創了思維科學的革命。
  • 」天上一日人間千年「,是古代時間的說法,難道古人就知曉相對論
    「天上一日,人間千年」,「天上一日,人間一年」,儘管兩者在時間比例上似乎有些不一樣,但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仙界的時間跟人間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當然我們還有另一個說法,世間凡事都可能不公平,但唯有時間卻是每個人都均等的!不過仙界和世間屬於兩個世界,我們都沒有見過仙界,所以也不知道仙界的時間到底是怎麼流逝的!
  • 5本優秀的科普讀物,了解科學,探索未來
    《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 《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我可以保證,這真是一本很有趣的書。跟隨作者,你可以進入愛因斯坦的夢境,坐在牛頓老師的課堂,來到星光實驗的現場……最近距離接觸科學的真相。最後四章是本書的下部,下部比上部更精彩,結構更宏大,故事更神奇,真相更驚人。 《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what if?》 本書是前NASA員工、超熱門科普漫畫「xkcd」作家蘭德爾·門羅的新作,輕鬆幽默地將各學科知識躍然紙上。
  • 為什麼廣義相對論比狹義相對論更完善?原因就在這裡!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愛因斯坦有兩大著名的相對論,一個是狹義相對論,另一個則是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的提出早於廣義,並且狹義相對論的範圍並沒有廣義那麼大,而且不涉及引力。黑洞的巨大引力可以彎曲周圍的時空,所以狹義相對論並不適用於真正的時空,而廣義則是在狹義的基礎上加入了引力,也就是說它所描述的時空是彎曲的,這使得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時空更加真實。也就是說廣義相對論大概就是這樣一個背景下被愛因斯坦提出來了。那麼到底什麼相對論呢?相對論的提出其實和牛頓以及光速有一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