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母珠是一種有毒的植物種子。
記者從淘寶網店買到的所謂「中藥茶飲」。
多數網店備註雞母珠有毒,不可食用。
齊魯網3月31日訊(山東臺 唐福晨) 一個星期前濟南市民從市場上購買雞母珠服用後食物中毒,記者隨後調查發現,淘寶網店還有店家在出售雞母珠,多數店家當做飾品,但是有一家叫做「中藥養生堂」的網店,則稱雞母珠可以「煎湯泡茶」。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導,一個星期前,濟南市民小張從市場小販手裡購買了一種色彩鮮豔的紅豆,回家和薏米一起煮湯喝,沒想到才喝了兩口,她就上吐下瀉,被送進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不但要洗胃,還要換血!原來小張買的那種紅豆,還有一個學名,叫雞母珠,也叫相思子或者相思豆,雖然名字挺好聽,不過它卻是一種劇毒物,半顆就能要人命。
昨天上午,記者再次來到濟南市中心醫院,得知小張經過一系列治療,目前已經康復出院。隨後記者趕到小張購買雞母珠的市場以及附近兩家農貿市場尋找,也沒有發現銷售雞母珠的攤位。知情人告訴記者,當初賣給小張雞母珠的商販已經被警方移交到食藥監部門,目前正在配合調查。
既然傳統市場上沒有了雞母珠,那網絡市場上又是什麼情況呢?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雞母珠關鍵詞,赫然出現了三十多家網店,不過大部分賣家都是把雞母珠當做一種飾品來銷售,而且還會提醒買家「很毒,不可食用」,但是其中一家名叫「中藥養生堂」的網店,則聲稱雞母珠可以「煎湯、泡茶」。
在這位賣家的眼裡,雞母珠並非毒物,而是能治病的良藥。「它主要對一些肺部的問題,像支氣管炎,肺部呼吸困難,不用食用太多,放五到六顆就可以了,不要大量地去食用,大量使用肯定對身體不好。」
記者購買了一斤雞母珠(相思子)。三天後,貨到了。 記者打開帖有「中藥飲片標籤」的中藥袋,裡面的紅豆和小張購買的雞母珠一模一樣,可那網店賣家為什麼堅稱它能入口治病?
記者又找到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的李峰教授,經過仔細比對、查看,李教授也確定,這包紅豆就是雞母珠,而且雞母珠沒有列入藥典,那就說明它不是藥物或者藥材,千萬不能聽信賣家的一面之詞。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教授李峰說,「不能泡著喝,毒性,我看到文獻報導還是比較強的,有強烈嘔吐的作用,洩下的作用,而且這樣的手鍊和項鍊,千萬不能給小孩,這個外皮咬破了之後,裡面種子的胚和蛋白毒性是比較強的。」
李教授說,這雞母珠和藥典中一種藥食兩用的「赤小豆」,也就是俗稱的「紅豆」十分相似,很容易使人混淆、誤食,導致中毒。所以大家在購買紅豆時,一定要分辨仔細。「它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在它小的一端,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位置,是發黑的,我們可以藥用或者食用的紅豆,全身是棕紅的,沒有任何發黑的(地方),這是最主要的鑑別特徵。」
真要是按那個網店賣家那麼說,可以煎湯泡茶,不知道又會有誰中毒。隨後,記者也向淘寶網舉報了這家不負責任的網店,也希望大家不僅是買豆子,賣豆子,更應該多學點知識,希望後人不要再誤吃雞母珠了。
[責任編輯:黃鵬偉、李瑞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