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山東商報 山東商報
蚯蚓,又名「地龍」,可以作飼料、食品和中藥,對人類的益處很大。在濟南平陰縣安城鎮,53歲的靳秀紅養蚯蚓已經六年了。
「我害怕蛇、老鼠,也害怕蚯蚓,可現在一點也不怕蚯蚓了,因為它們現在是我的經濟來源」,靳秀紅告訴記者,「我目前養著一百多畝地的蚯蚓,一畝產量約三千斤,一斤約1200條,一百多畝差不多有三億多條蚯蚓。」
據她講,走上養蚯蚓的道路完全算是一次偶然,靳秀紅原本種了一千畝核桃,早年給核桃樹施了不少牛糞,可牛糞燒樹根,不適合做核桃樹的肥料,為了清理牛糞,她購進了一批蚯蚓。
後來蚯蚓繁殖得很快,靳秀紅髮現,被蚯蚓糞供養的核桃樹長得特別旺盛,查閱資料後才知道,原來蚯蚓渾身是寶,蚯蚓糞還是上好的肥料。就這樣,靳秀紅糊裡糊塗地玩起了林下經濟。
靳秀紅養的蚯蚓主要供藥廠做溶栓膠囊,小部分供應給漁具店做魚食,後來發現蚯蚓還能做足療按摩,她現在正積極聯繫足療店。而蚯蚓糞則主要銷往濟陽、唐王、章丘等地,供當地的農戶做肥料用。
靳秀紅一畝地的蚯蚓能賣約2萬元,一百畝就是200萬元,靠養蚯蚓,她已在縣城買了兩套房。
現在,靳秀紅建起了一座大棚,裡面專門用蚯蚓糞種植番茄、火龍果等營養豐富的蔬菜瓜果,六年前她與「地龍」的美麗邂逅撞出了絢爛的致富火花,未來,她還要在不斷創新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周裡 實習生 郇志同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編輯 徐曉陽
撩小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可以撥打0531-81935883,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或直接微信搜索:wqc123455加「山東商報」為好友。
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通過公眾號或微信隨時與山東商報記者進行溝通,商量對策和辦法。
特別聲明
為響應國家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號召,《山東商報》社及旗下新媒體刊發文字及圖片稿件特聲明如下:
一、知道文章及圖片來源的,我們一定會註明文章及圖片的出處或作者,請作者聯繫小編,我們將按照山東商報報社稿費標準,及時發放稿費。
二、對於圖片和稿件未提及出處的,我們轉發時未能及時署名的,請原作者或單位聯繫我們,我們將按照山東商報報社稿費標準,及時發放稿費。
三、對於不同意使用的文章和圖片,請原作者或有關單位及時聯繫我們,我們立即刪除,以防侵權。
四、2018年以前的文字或者圖片,因條件所限,未及時署名的,請作者或者單位聯繫我們,我們將按照上述標準發放稿費或及時刪除相關稿件或圖片。
原標題:《濟南一女子養了三億多條蚯蚓,靠賣蚯蚓在縣城買了兩套房!》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