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一女子養了三億多條蚯蚓,靠賣蚯蚓在縣城買了兩套房!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山東商報 山東商報

蚯蚓,又名「地龍」,可以作飼料、食品和中藥,對人類的益處很大。在濟南平陰縣安城鎮,53歲的靳秀紅養蚯蚓已經六年了。

「我害怕蛇、老鼠,也害怕蚯蚓,可現在一點也不怕蚯蚓了,因為它們現在是我的經濟來源」,靳秀紅告訴記者,「我目前養著一百多畝地的蚯蚓,一畝產量約三千斤,一斤約1200條,一百多畝差不多有三億多條蚯蚓。」

據她講,走上養蚯蚓的道路完全算是一次偶然,靳秀紅原本種了一千畝核桃,早年給核桃樹施了不少牛糞,可牛糞燒樹根,不適合做核桃樹的肥料,為了清理牛糞,她購進了一批蚯蚓。

後來蚯蚓繁殖得很快,靳秀紅髮現,被蚯蚓糞供養的核桃樹長得特別旺盛,查閱資料後才知道,原來蚯蚓渾身是寶,蚯蚓糞還是上好的肥料。就這樣,靳秀紅糊裡糊塗地玩起了林下經濟。

靳秀紅養的蚯蚓主要供藥廠做溶栓膠囊,小部分供應給漁具店做魚食,後來發現蚯蚓還能做足療按摩,她現在正積極聯繫足療店。而蚯蚓糞則主要銷往濟陽、唐王、章丘等地,供當地的農戶做肥料用。

靳秀紅一畝地的蚯蚓能賣約2萬元,一百畝就是200萬元,靠養蚯蚓,她已在縣城買了兩套房。

現在,靳秀紅建起了一座大棚,裡面專門用蚯蚓糞種植番茄、火龍果等營養豐富的蔬菜瓜果,六年前她與「地龍」的美麗邂逅撞出了絢爛的致富火花,未來,她還要在不斷創新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周裡 實習生 郇志同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編輯 徐曉陽

撩小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可以撥打0531-81935883,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給我們留言或直接微信搜索:wqc123455加「山東商報」為好友。

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通過公眾號或微信隨時與山東商報記者進行溝通,商量對策和辦法。

特別聲明

為響應國家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號召,《山東商報》社及旗下新媒體刊發文字及圖片稿件特聲明如下:

一、知道文章及圖片來源的,我們一定會註明文章及圖片的出處或作者,請作者聯繫小編,我們將按照山東商報報社稿費標準,及時發放稿費。

二、對於圖片和稿件未提及出處的,我們轉發時未能及時署名的,請原作者或單位聯繫我們,我們將按照山東商報報社稿費標準,及時發放稿費。

三、對於不同意使用的文章和圖片,請原作者或有關單位及時聯繫我們,我們立即刪除,以防侵權。

四、2018年以前的文字或者圖片,因條件所限,未及時署名的,請作者或者單位聯繫我們,我們將按照上述標準發放稿費或及時刪除相關稿件或圖片。

原標題:《濟南一女子養了三億多條蚯蚓,靠賣蚯蚓在縣城買了兩套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韋首:學哲學的小夥子養起了蚯蚓
    韋首說,儘管蚯蚓養殖跟他所學的哲學專業風馬牛不相及,但很多時候一件事能否做成功,跟做事者的眼界和胸懷很有關係。  廣西第一個把蚯蚓賣到外省的大學畢業生  「哲學是最冷門、最難就業的專業,整個廣西只有廣西大學開設了這一個班。」韋首直言不諱地說,班上的同學要麼考研,要麼學第二專業。
  • 野外撿點蚯蚓糞,養花勝過複合肥?你撿的不是蚯蚓糞,只是泥!
    昨天有個花友說最近總是下雨,他去外面撿了一袋蚯蚓糞,要用來養花。因為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說野外撿點蚯蚓糞,養花勝過複合肥!我問他怎麼撿的蚯蚓糞,他說就是撿蚯蚓洞口的那一坨泥巴。蚯蚓洞口的泥巴就是蚯蚓糞?我來打個假,你撿的不是蚯蚓糞,可能只是一坨泥。
  • 山東小夥靠捉蟋蟀,10年買兩套房!最貴一隻賣了1萬2!網友:哎,我的...
    山東小夥靠捉蟋蟀,10年買兩套房!最貴一隻賣了1萬2!現在有人靠它買房了,信嗎?還買了兩套!>孟光寶說他一開始養蟋蟀只是為了自己玩後來發現這小傢伙居然能賺錢
  • 養蚯蚓女博士的大農業情懷
    在這遼闊的舞臺和職場之上,活躍著一大批專注農業、智慧超群、敢於創新又認真細緻的新型職業女農民, 她們中有「土專家」「田秀才」「技術能手」,也有回鄉創業、下鄉務農的女大學生、女碩士乃至女博士。她們,可以用同一個名字來命名:「匠心女農人」。
  • 牛糞裡養蚯蚓,濟寧養殖戶試水農牧循環,光賣蚯蚓一年收益35萬
    用喬炳志的話說,奮鬥的路上不是一帆風順,遭遇的煩惱也一度成為他前行的絆腳石,但是憑著一份韌勁和堅持,他和同事們與奶牛和蚯蚓相伴,在養殖路上追逐著幸福……用牛糞養蚯蚓,變廢為寶。「現在的鮮奶價格還可以,每公斤能賣到4元左右。」喬炳志告訴記者,前幾年,鮮奶的價格還是有波動的,早在2013年、2014年時,鮮奶收購價最高可達5元/公斤,可是到了2015年,全年都沒賣出超過4元的價格。「牧場內養殖奶牛用的是進口牧草,鮮奶的質量我們可以保證,而且在生產環節的衛生情況也能保證。」
  • 哲學專業大學生帶女友養蚯蚓 颱風刮不走樂觀堅持
    韋首說,儘管蚯蚓養殖跟他所學的哲學專業風馬牛不相及,但很多時候一件事能否做成功,跟做事者的眼界和胸懷很有關係。  廣西第一個把蚯蚓賣到外省的大學畢業生  「哲學是最冷門、最難就業的專業,整個廣西只有廣西大學開設了這一個班。」韋首直言不諱地說,班上的同學要麼考研,要麼學第二專業。
  • 三農:利用牛糞養蚯蚓年入百萬
    記者被蚯蚓嚇得汗毛都豎了起來,可牛靈卻靠著牛糞養蚯蚓,每年銷售額近200萬元,她不但是村民眼中會賺錢的能幹女人,更是丈夫眼裡的大領導。李嶽:領導不能天天幹活,領導不用幹活。牛靈:不是。記者:她是你領導?李嶽:對。牛靈:我領導誰?李嶽:領導我。
  • 江蘇村官徐曉旭:「瘋丫頭」成了養蚯蚓高手
    徐曉旭(右二)將蚯蚓產出的有機肥料送給村民種茭白。  「養蚯蚓,能致富?」當江蘇省丹陽市珥陵鎮積慶村大學生村官徐曉旭3年前四處遊說村裡貧困戶養蚯蚓時,遭到了大夥的嘲諷:「這是個瘋丫頭!」然而,一番努力之後,她竟然把養蚯蚓和致富這兩件事成功配對了。村民們先是傻眼、後是服氣。  徐曉旭,是個1989年出生的南京姑娘,2012年從南京醫科大學醫藥貿易與管理專業畢業後,來到丹陽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  「這麼文弱的姑娘,到農村有啥用呀?」徐曉旭剛上任,不受村民們待見,「能給我們村換個學環保的或者學農的嗎?」
  • 「鄉村振興姐妹同行③」法月萍:養蚯蚓女博士的大農業情懷
    為此她放棄高薪回鄉養蚯蚓,養了蚯蚓卻不賣,她的目標是——利用蚯蚓生態循環科技,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升農產品質量,實現農業生產的綠色循環發展……穿過一條陰暗的地道,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跟隨法月萍,來到了位於山東省禹城市倫鎮的法博士蚯蚓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園,在西紅柿蚯蚓立體種植養殖大棚裡,一排排綠意盎然的秧苗間,西紅柿的清甜味道瀰漫,在棚裡勞作的婦女臉上洋溢著笑容。
  • 蚯蚓作為常用餌,所以我都是自己養,聊聊我的多種蚯蚓養殖方法吧
    蚯蚓在釣魚界裡俗稱萬能神餌,也是我們釣魚最常用的一種餌,不論春夏秋冬都可以使用,而且效果還不錯。蚯蚓所能釣的魚種也是非常多,有鱗魚除去鰱鱅魚外,其它常見的一些魚種基本都能用蚯蚓釣獲,無鱗魚更是喜愛,對蚯蚓餌可以說是情有獨鍾。那麼我們生活中如何來養殖蚯蚓呢?
  • 臨沂郯城:小夥樹下養蚯蚓「一舉三得」
    李龍 高軍   中國山東網臨沂頻道9月5日訊 (記者 李龍 通訊員 高軍) 在臨沂郯城縣馬頭鎮盛村,小夥子鄭慶晨在樹下養蚯蚓
  • 想養蚯蚓餵雞,不知道如何操作?先弄清楚蚯蚓吃什麼再下手不遲!
    意思就是想要靠養殖致富,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到頭來能不能賺是個未知數。因為不管你管理得好與壞,每天都要供給它們吃,當然吃得越多成本就越大。所以就有聰明的農民朋友動起了腦筋,以種供養;以養合理消化粗糧而轉化為經濟效益。例如用紅薯藤與禽畜糞便養蚯蚓,再將蚯蚓餵雞;蚯蚓糞、雞糞當有機肥再次還田。
  • 蚯蚓靠什麼呼吸 一起來看看吧
    蚯蚓靠什麼呼吸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11-04 06:38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蚯蚓靠什麼呼吸 一起來看看吧 蚯蚓靠什麼呼吸?這是森林驛站2020年11月2日森林小課堂的問題,該問題給了鼻子、體壁、氣管三個選項,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
  • 喝完的剩茶葉飼,養蚯蚓可以使蚯蚓又紅又亮!
    喝完的剩茶葉飼,養蚯蚓可以使蚯蚓又紅又亮! 釣黃顙和鯰魚的好魚餌---極品蚯蚓飼養過程講的是用牛糞作為培養基飼養蚯蚓,飼養的蚯蚓又肥又大又粗,垂釣前幾天提前撒上「紫河車粉(胎盤粉)」和鱔魚血可以使蚯蚓變的極腥,是垂釣黃顙魚和鯰魚的絕佳魚餌,但是很多釣友很難搞到上述飼養蚯蚓的原料,下面就講一下用喝完的剩茶葉飼養蚯蚓的小技巧。
  • 30元起步養蚯蚓,河間80後大學生回鄉創業闖出新路子
    2016年10月,他先花了30元買來2斤蚯蚓苗試養。怕妻子不同意,他瞞著妻子把蚯蚓送回老家,放在父母院子的偏房裡。看著兒子「不務正業」弄回來的蚯蚓,年過六旬的父母默默表示了支持。怕蚯蚓冷,父親點燃煤爐取暖,母親用舊棉絮做了一床被子。劉延傑工作之餘,一邊在網上學習,一邊試驗。沒想到,蚯蚓繁殖成長迅速,短短3個月時間,1筐蚯蚓擴到10筐,10筐擴到100筐200斤。
  • 青島一農企牛糞裡養蚯蚓,一年純賺兩千多萬(圖)
    如今,經過近兩年發展,蚯蚓養殖面積擴大到370多畝,年產蚯蚓1000多噸,一年創造2000多萬元的經濟收益。「太陽能光伏大棚棚頂可以利用太陽能光板進行發電,而棚內陰暗的環境特別適合蚯蚓生長習性,真是一舉兩得。」產業園內蚯蚓養殖項目負責人孫儉介紹,太陽能光伏大棚內養殖蚯蚓能夠很好地控制溫度、溼度及通風,極大地滿足了蚯蚓生長、繁殖的環境要求,而且養殖基地附近的空氣、水質、土壤沒有汙染。
  • 在農村搞蚯蚓養殖加工銷售,小李靠它一年賺了一百多萬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農村創業好項目,這個項目投資小,成本低,技術門檻低,回報卻非常高,它就是蚯蚓養殖加工銷售。大家可能不太注意蚯蚓的價值,像釣魚用的小蚯蚓市場價可以賣到二十幾元一斤,蚯蚓幹市場價格可以賣到接近兩百元一斤,當地養殖蚯蚓的小李靠這個項目一年賺了一百多萬。
  • 女大學生養幾億蚯蚓,每天吃幾百噸「垃圾」掙錢?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養豬致富、養雞致富、養魚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鮮,可你是否見過養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鄉,一位叫羅景楊的女大學生辭職回鄉創業,建起一座「蚯蚓工廠」,養殖上億條蚯蚓。在僅有百畝的養殖場內,平時不起眼的小蚯蚓卻牽出了一條生態產業鏈。
  • 肉牛、蚯蚓與肥料——記貴州一個貧困山村的循環農業
    「以前在農村,路上到處是牛糞,有一次偶然看到牛糞上有蚯蚓,後來在網上查,才知道牛糞適合拿來養它。」郎興英說。  2013年,她看準了蚯蚓養殖市場,自費5萬元,到湖南常德學習技術,然後引進種苗,在老家一心一意發展。
  • 養蚯蚓也能賺錢?香港藉青年返惠創業 蚯蚓糞成有機肥
    在惠陽區霞角大道的蚯蚓養殖場,寬闊的大棚內,並排攤開著寬約1米的小土堆,這就是蚯蚓最愛的『溫床』。撥開土堆,一條一條紅色的蚯蚓正消化著土壤裡的牛糞。李嘉林說,蚯蚓是「生態系統工程師」,可以吃掉牛糞、雞糞等農業有機廢棄物,它的排洩物,還能作為有機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