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古學家考證:早在800萬年前,在我們廣表的中華大地上就有了人類生存的痕跡。另據分子人類學的研究證實,人類並不是由某一種古猿直接進化來的,而是某種人猿超科動物不斷分化的結果。

發現於我國雲南的臘瑪古猿就屬於人猿超科動物,其頭部特徵為:頜骨短縮,牙床不像猿類那樣呈馬蹄型,而是近似於人的拋物線形狀,下犬齒小而短,枕骨大孔明顯且靠前,因而學術界稱之為正在猿中分化出來的,他們的體質形態屬於完全形成的形成中的人。這些古猿生存於距今大約800萬年前人,人類學家把他們稱之為能人。

發現於我國湖北建始、巴東和廣西南寧的古人類化石就屬於南方古猿的一種,距今大約300萬年左右,人類也便是從不過,人類最終是從一種稱為纖細型的南方古這個時候起,實現了與動物的根本分界。體質形態已經開始向人的方向進化,被當作人的直接祖先

南方古猿又分為纖細型和粗壯型兩種。纖細型又稱非洲南猿,身高在12米左右,顱骨比較光滑,沒有矢狀突起,眉弓明顯突出,面骨比猿較小。粗壯型又叫粗壯南猿,身高約1.5米,顱骨粗壯有明顯的矢狀脊,面骨相對較大。從他們的牙齒型來看,粗壯南猿的門齒、犬齒較小,但白齒碩大頭骨(頜骨也較粗壯),說明他們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而纖細型的南方古猿則是雜食的。一般認石為,纖細型進一步演化成了能人,而粗壯型則在距今大約100萬年前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