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據吉林通化市通報,16日0—10時,通化市在集中管控人員中,經主動篩查發現,核酸檢測49人為陽性,經臨床專家組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均為源升品質生活坊培訓活動引發疫情所產生的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
據此前1月15日通報,吉林省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3例,均與1月13日通報的黑龍江省輸入無症狀感染者3有關聯。至此,吉林出現超級傳播事件。
截至目前,此次超級傳播事件已經導致3市81人感染,分布在通化市(61例)、公主嶺市(19例)、松原市(1例)。
如何看待超級傳播現象?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介紹,新冠肺炎感染者裡有相當高比例的人並不傳播,不會造成二代病例;但有少部分感染者或病人的傳播數會超過基本傳播數——3以上,會傳播超過3個二代病例,這就構成了超級傳播現象,這是新冠肺炎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在各地疫情控制過程中,發現超級傳播現象或超級傳播者並不奇怪。
馮子健表示,減少聚集性活動,是消除超級傳播現象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
國家衛健委:這一波境內聚集性疫情均為境外輸入
1月14日,全國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同志代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會上通報了近期全國聚集性疫情情況。
通報指出,2020年12月以來,北京、四川、遼寧、河北、黑龍江等地相繼發生聚集性疫情。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均為境外輸入。均為境外入境人員或被汙染的冷鏈進口物品引發,隔離場所管理不規範、接觸進口冷鏈物品工人防護不到位等是重要原因。二是波及農村地區。河北石家莊、黑龍江綏化、四川成都等地疫情均發生在農村地區或城鄉接合部。三是感染人數增長迅速。在較短時間內,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四是擴散範圍廣。人員聚集流動、婚宴、集會等活動加劇疫情傳播,呈現向外擴散趨勢。五是處置難度加大。在同一省份或城市出現多條傳播鏈,發現疫情時已經出現社區傳播,疫情防控難度大。
通報指出,從近期聚集性疫情處置情況看,暴露了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突出問題。一是公共場所常態化防控有所鬆懈。幹部群眾疫情防控意識有所淡化,公共場所防控措施有所放鬆,大型聚會活動防控要求未得到落實。體溫監測、查驗健康碼等很多流於形式。二是疫情應急指揮體系不能及時高效發揮作用。指揮體系從常態化轉入應急狀態不夠迅速,應急處置流程不夠明確,信息流轉不暢通,影響疫情處置的速度和力度。三是疫情應急處置準備還不到位。核酸檢測、流調溯源、物資儲備、定點醫院、隔離場所等準備不足,管理和技術人員培訓不到位,沒有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四是農村疫情防控力量薄弱。農村醫療衛生基礎條件較差,技術力量不足,早期發現能力不夠。省市縣統籌應對農村地區突發疫情防控的體制機制還需完善。
通報強調,當前我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疫情防控面臨重大考驗。要堅決落實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處置5項關鍵措施,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健全常態化向應急及時轉換的指揮體系。要及時激活應急指揮體系,確保各項工作在黨委政府的統一指揮下開展,各項防控措施在黨委政府的統一調度下推進。二是切實做好各項應急處置準備。聯防聯控機制各部門相互配合,加強培訓和演練,確保各級幹部都明白幹什麼、怎麼幹。三是提高應急處置科學性精準性。及時科學精準劃定和調整中高風險區域,分區分級實施社區和人員管控、核酸檢測等措施,防止疫情處置措施簡單化、一刀切。四是加強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堅持農村和城市疫情防控一體部署、一體推進。高度重視春節期間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重點人群返鄉前7天核酸檢測,提高早發現的能力,做好早隔離、早治療的準備,做好返鄉後網格化管理,組織開展居家健康監測。加大健康教育防控知識宣傳力度,加強聚集性活動管控。要提前做好各種應急預案和能力準備,一旦發現疫情,堅決果斷處置。
多省市區倡導就地過年
政府、企業提供補貼福利
據央視新聞統計,目前已有29個省區市先後提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東、貴州等。
1月4日,安徽蕭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致蕭縣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向在外務工人員發出倡議,非必要,不返鄉。
1月4日,福建廈門市人社局發出《關於加強「元旦」「春節」兩節期間職工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兩封倡議書:鼓勵彈性休假,倡導非必要不離廈,就地過節。
1月3日,安徽臨泉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發布《致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稱,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國內疫情也時有散發。臨泉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倡議,堅持非必要不返鄉。
1月1日安徽省淮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綜合指揮部辦公室也發布《致淮南籍在省外務工人員的一封信》倡議,如條件允許,請您留在務工地過年,以減輕兩地防控壓力。
1月1日,安徽阜南縣發布《致在外務工父老鄉親的一封信》倡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在外出行不可控因素較多,建議您在務工地過年。
2020年12月31日,河南省漯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通告,「雙節」期間,提倡市民群眾在本地過節,非必要不出行。
12月30日,山東青島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倡議,在元旦、春節期間應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倡導非必要不出青。
12月26日,寧夏銀川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非必要不出行,鼓勵錯峰返鄉返崗。
12月25日,北京市提倡市民群眾在京過大年,黨政機關幹部帶頭在京過節,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確需離京的要嚴格審批管理;
12月25日,上海市也發出倡議,建議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非必要不出行,鼓勵錯峰返鄉返崗。
1月15日,話題#留浙過年員工可享受多項福利優惠#衝上熱搜。
當天,浙江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浙江省總工會副主席張兆都通報稱:
杭州市總工會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為留杭務工人員補貼錯峰返鄉返崗延時車票費,開展讓「愛」回家、兩地親情一線牽、免費電子快遞關愛卡等關心關愛活動。
寧波市總工會安排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留工穩崗,開展「一分乘地鐵、一元看大片、十元看演出、親情話費優惠購、加油優惠購」等系列迎春特惠活動。
溫州市總工會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以「留在溫州過大年」為主題,開展留溫過年先進職工慰問、職工子女託管、約福送福入企賀新春、雲端微課、網紅點打卡、「職工春節七天樂」暖心福利抽獎等系列活動。
據中國新聞網統計,為了引導更多人就地過年,讓更多人就地過一個好年,各地政府和企業也是拼了: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
例如:浙江台州對持有台州公安機關籤發的有效期內《浙江省居住證》且留台州過年的外來員工,給予流動人口積分5分獎勵。而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表示,2021年1月27日至2021年2月14日期間,企業外來員工留在秀洲且符合積分入學申請條件的,其在2021年新居民子女積分制入學時,在原積分結果基礎上一次性加5分(父母雙方可單獨計分)。
專家這樣說
張伯禮: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回
2021年1月1日北京電視臺《養生堂》節目中,張伯禮做出了權威分析,2020年國慶節期間,我國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大家可能會說,春節還可以流動,但是「不行」,因為季節不同。「這個寒冷的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
張伯禮院士強調,多點散發是難以避免的,希望大家在春節的時候少聚集,沒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安排外出旅遊,在北京市也要儘量少聚集、少外出。
鍾南山:國內的一些中風險地區不要去
鍾南山院士此前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雙節」出行需求的增加是必然的,在中國沒必要禁止出行,這是跟國外很大不同。但出行現在確實要更加重視注意。到國外的也是不鼓勵,國內的是可以的,當然對國內的有一些現在已經列為中風險地區,不要去。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是需要的,要是這樣的話,還是可以平安度過新年和春節。
張文宏:儘量減少聚集,不舉辦人群過多的聚會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今年春節,希望大家堅持原來一起抗疫的策略,正視風險。儘量減少聚集,不舉辦人群過多的聚會。
曾光:有基礎慢病的老年人不建議出行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2021年的春節非常關鍵,大家在個人疫情防護方面千萬不能大意。節日期間要儘量避免去室內人多的密閉空間聚集,能少去就儘量少去。對於65歲以上且有基礎慢性病的老齡人群,不建議長途春運勞累奔波,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救治難度更大,死亡風險也更高。
「非必要不離,非必要不返」
今年過年,你願意留下來嗎?
半島新聞客戶端綜合整理,素材來源:央視新聞、北京青年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