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動物,因為其顏值高、戰鬥力強而廣受人們的喜愛,但是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貓科動物的生存現狀並不如意。
貓科動物,下有兩個科:貓亞科和豹亞科,曾經有個獵豹亞科,現在已經併入到貓亞科了,貓科動物有14個屬38種。
根據研究,貓科動物的起源就是在亞洲,那我國的貓科動物資源也是相當豐富,那我國到底有多少種貓科動物,都是怎麼分布的,生存狀況又如何呢?
根據《中國動物志》記載,我國貓科動物種類較多,其中貓亞科中有金貓屬、貓屬、屬、紋貓屬、豹貓屬、雪豹屬,而豹亞科有雲豹屬、豹屬。
猞
猁
一、金貓屬
金貓屬下有一種,即金貓,也稱亞洲金貓,它們是一種中型貓類,外形上與豹有點相似,身長在75釐米-100釐米左右,體重在10千克左右。
亞洲金貓有三種色系:紅色金貓,人稱「紅春豹」,背毛為紅棕色,灰色金貓,毛色為灰棕色,人稱「芝麻豹」,最後一種為灰棕色背毛,人稱「狸豹」,此外,還有一些過度的類型,如近黑色的黑金貓。
亞洲金貓在我國14個省份有發現,其中江西、福建、廣西、湖南、四川、雲南數量最多。金貓的數量在我國本來就不算多,民間將金貓骨作為豹骨入藥,當大型貓科動物數量減少,甚至消失時,金貓也成為獵捕對象。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的數據顯示,中國分布的金貓種群數量約為3000-5000隻(汪松,1998)。中國沒有實際地針對金貓開展的研究項目。
2016年9月,中國四川省新龍縣環林局與貓盟CFCA對野外貓科動物開展調查工作,確認四川甘孜州新龍縣分布有亞洲金貓。2018年在高黎貢山捕獲到野生亞洲金貓的影像。
根據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金貓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二、貓屬
1. 荒漠貓
荒漠貓,也稱漠貓,體型比家貓稍微大點,尾巴和四肢比較長,耳朵頂上有一撮短毛,體長在0.6-0.68米,體重約在5公斤左右,最大可達8公斤。它們生活在荒漠、高山灌叢、草甸等環境惡劣的地區。
在我國內蒙古、四川、青海、甘肅、寧夏、陝西等地方發現有荒漠貓的存在,國外至於蒙古人民共和國有分布。
對荒漠貓的數量,我國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調查,種群數量難以估計。加上它們生性警覺,生活區域屬於氣候惡劣的偏遠地區,荒漠貓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讓人覺得非常神秘。
2016年,四川新龍縣環林局與貓盟CFCA開展的野外貓科動物調查,發現該縣有荒漠貓存在。2018年,三江源地區首次記錄到荒漠貓撫育幼崽影像。
2020年6月29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開展野外調查,在野外設立的18臺相機,在9天內拍到荒漠貓13次,有人目擊荒漠貓7次。
目前,荒漠貓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 叢林貓
叢林貓可以說,屬於另類的貓科動物,它們身上沒有其他貓科動物那樣明顯的斑紋,四肢比較長,而且尾巴相對比較短,身上為棕灰色或者灰黃色。
嗅覺和聽覺發達,在奔跑和跳躍方面,都是能手。能爬樹,還喜歡用尿液標記自己的領地。主要食物是鼠和蛙,有時候也吃鳥。
叢林貓從分布在埃及、中東地區、中亞、再到印度、中國,我國屬於叢林貓分布的邊緣地帶,數量非常稀少,僅僅在雲南和西藏南部發現有少數,國內尚未對叢林貓種群數量進行全方位調研,因此種群數量尚不明確。
根據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叢林貓從原來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可見它們的生存狀況不是很樂觀。
3. 兔猻
兔猻,大小與家貓相差不多,體重一般在兩三千克,體型粗短,額頭比較寬,吻部短,瞳孔為淡綠色。全身披著非常密的軟毛,頭部為黑色,背部棕黑色。
兔猻有三個亞種:指名亞種背部為青灰色,背毛基部淺灰色,毛尖黑褐色。高原亞種背面為沙黃色,基部為淺灰色,毛尖鏽棕色。西亞亞種體背為淺紅棕色,棕黃色或者銀灰色。
兔猻棲息在荒漠草原、荒漠和戈壁中,還有些生活在山林、丘陵。
兔猻分布在中東地區、北亞、中亞等地區,在國內,北京,內蒙古,寧夏,青海,甘肅,陝西,四川,西藏,新疆等地區有發現。
兔猻在我國西北地區的草原、山區分布較多,在西藏也有健康的種群,我國在其分布範圍內還沒有開展過種群現狀調查,種群數量不可估計。
但在西藏,現在約有2000-2500隻。而在20世紀50年代,兔猻的數量還非常多,那時候,一年兔猻皮毛的收購量可達1萬張,但到80年代,收購數量僅幾十張,可見其數量在急劇減少。
兔猻目前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4. 野貓
野貓,體型粗壯,比家貓稍大,長0.5-0.7米,體重在3-5千克不等。背上是淡沙黃或淺黃灰色,腹面淡黃灰,身上有斑點但沒有無條紋,尾巴處有5-6條棕黑色橫紋。
野貓已經被確認的亞種多到27個,其體型大小,毛色、花紋各不相同。
野貓與家貓的區別在於,野貓上頜的吻凹缺失,吻突比家貓短。
野貓在各大洲都有分布,而在我國,只在西北地區有分布,而種群數量,在以前的考察中,只在新疆、甘肅、寧夏等省區獲得了一些收購來的皮張,在野外沒有見過活體,種群非常稀少,現存數量尚難估計。
目前,野貓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今年6月份出臺的徵求意見稿,保護等級沒有變化。
三、猞猁屬
猁屬下僅一個種:,它們是貓科動物中比較大型的一種,被人們所熟悉。體型粗壯,而尾巴很短,還不到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一。
猞
猞猁
耳尖上有黑色聳立的簇毛,就像頭頂著天線,非常有辨識度。身上為淺棕色、土黃棕、淺灰褐色。
猁喜歡寒冷,廣泛分布在歐洲和亞洲北部,總共有七個亞種,而在我國的為西伯利亞亞種,曾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河北等地區的山區,但現在,在許多地方都已經消失不見了。
猞
以前,全國野生種群大約有7萬隻左右,70年代以前,那時候可以任意獵殺猁,青藏高原每年捕獲的猁在1000隻以上,1971-1981年,在黑龍江省捕捉了801隻,平均每年80隻。
猞
猞
1986年,吉林曾開展區域調查,累計調查面積3330公頃,僅遇見7隻;2006年-2009年,內蒙古罕烏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對猞猁進行調查,僅發現猞猁9隻。
沒有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過猞猁種群數量調查,種群數量難以估計。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