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7日訊(記者 朱曉航)據中國駐黎巴嫩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4月24日,駐黎巴嫩大使王克儉接受《獨立》報阿文網絡版專訪,就近期涉疫情熱點問題回答提問。
王克儉表示,當前中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復工復產復市復學也在有序推進,但依然面臨較大境外輸入壓力,每天仍有一些新增確診病例,因此還不能說徹底戰勝疫情。中國的防控工作一直沒有鬆懈,各項嚴格的措施一直在進行,確保內防反彈,外防輸入。
針對指控中國借新冠病毒發動生物戰的言論,王克儉回應,新冠病毒不分國籍,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中國是第一個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國家,截至4月23日,中國已經有超過8.4萬人確診感染,其中4642人不幸病逝。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無端指責不僅對抗擊疫情毫無幫助,還會在人群中製造恐慌、偏見和對立,損害國際抗疫合作的努力。
近期,有人不斷炒作武漢病毒實驗室的謠言,甚至以1981年出版的小說《黑暗之眼》中的內容作為依據,王克儉對此表示,世界上有很多文學和影視作品以傳染病為題材或提及傳染病,不少人認為好萊塢影片《傳染病》(Contagion)的情節也同新冠肺炎疫情有相似之處。該片編劇曾表示,編寫這部影片是為了表明現代社會遲早會受到疫情爆發的衝擊,我們應該對此預做準備。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相關題材作品的創作初衷。人類社會應該對致命傳染病等共同挑戰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和重視,並攜手努力、積極應對。病毒起源是一個科學問題,我們應該依靠科學家和專業人員的研究報告,而不是從任何文學或影視作品中尋求答案。
對於將中國人飲食習慣和疾病傳播相關聯的指責,王克儉強調,中國自古就是人口大國,也同其他很多國家一樣,受到過鼠疫、天花等疫病肆虐的危害,導致大量人口死亡。中國政府長期高度重視對公共衛生的投入,採取了完善疾病防控法規、普及疫苗接種、加強傳染病監測預警能力、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等一系列措施,也在應對SARS、禽流感等疫情的過程中汲取了很多經驗和教訓。如今,中國已有效控制鼠疫、肺結核、愛滋病等一些曾對中國人民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重大傳染病,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了解到保持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關於美國總統對世衛組織的攻擊,王克儉說,疫情發生以來,世界衛生組織秉持客觀科學公正的立場,積極履行自身職責,為協助各國應對疫情、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近期,聯合國秘書長及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很多國家都對世衛組織表示了支持。日前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肯定世衛組織的作用。前不久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發表聲明也強調,完全支持並承諾進一步增強世界衛生組織在協調國際抗疫行動方面的職責,這體現了國際社會的普遍立場。
王克儉表示,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在中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困難的時刻,國際社會給了我們寶貴的支持和幫助。為了全人類的福祉,我們願意在繼續做好國內疫情防控的同時,繼續向其他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員,看到越來越多人因疫情失去生命,伸出援手是最正常、最自然的反應,而袖手旁觀、落井下石的舉動才是沒人性、受到譴責的。
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國際格局,王克儉說,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再次表明,人類命運緊密相連、休戚與共。類似新冠肺炎這樣的重大突發事件不是第一次,也可能不是最後一次,世界還將面臨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的考驗。在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無論多麼強大,都做不到在全球性危機中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相信通過攜手抗疫,世界各國將會更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團結協作,堅持多邊主義,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才能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中方不認同一些人所持的國強必霸、零和博弈觀念。中國一直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維護者和踐行者。在此次抗疫鬥爭中,中國一直倡導並踐行多邊主義,積極進行抗疫國際合作,堅定支持聯合國和世衛組織發揮領導作用,積極協調國際社會合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注入強大正能量。
《獨立報》是英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之一,2016年紙質版停刊後轉型為網絡媒體,其阿文網絡版主要面向中東地區。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