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物理之力和運動的關係總結

2020-12-05 知識點總結小能手

中學物理力學部分單獨力的相關知識已經基本介紹完成,運動的相關知識也在上一篇中詳細介紹。本篇介紹物體受力與運動之間的關係,物體受力是其運動狀態改變的根本原因,受力不同,運動表現也不同。這裡要提前介紹的一點是,物體運動可以根據運動軌跡劃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結合物體運動速度,如果一個物體做直接運動且速度保持不變,則物體為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做直線運動但速度並不恆定,則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速度是一個矢量,包括大小和速度兩大要點,任一因素改變,則速度即發生改變,所以曲線運動的速度是實時改變的,是不一樣的衡量標準,我們後續詳細介紹。

牛頓第一定律很好的概括了運動狀態與受力之間的關係,它指出-若物體不受任何外力的情況,它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作用在物體上,使它改變運動狀態。這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也間接的指出了物體慣性特徵,當物體受力改變狀態時,它會傾向於表現出之前的狀態,比如你在汽車上,汽車突然減速行駛,你由於習慣了之前的速度,會慣性使然不受控制的作出前傾的動作。

對於坐在汽車上的人進行受力分析,如果以地面為參照物,則汽車和人可以作為一個整體,看作做同樣的運動;但是單獨把人拎出來,選擇汽車作為參照物,對人進行受力分析,則結果不同。首先人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汽車的支持力,如果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人同樣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人只受到這兩個力,處於平衡狀態。

如果汽車突然加速運動,此時人由於慣性會有向後運動的趨勢,除受豎直方向上的兩個力外,人在水平方向上還受到一個向前的摩擦力;如果地球突然減速,同樣的分析,人受到水平方向上向後的摩擦力。正是因為摩擦力的存在,使得人能克服這種趨勢;若是一個小物件,比如溜溜球,可能就因為摩擦力較小,產生了速度,在汽車上運動起來。

弄清力和運動的關係主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若物體不受力或者受到的為平衡力,則物體會保持穩定的運動狀態,不會發生改變;若物體受到非平衡力,則物體會改變它的運動狀態,包括運動速度的大小、方向。在分析物體受力情況時,要畫出物體受力示意圖,任何一個力都不能漏掉,然後根據物體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來判斷物體的運動速度和方向。

以上為本人觀點,如有錯誤,多謝指出!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總複習,力和運動的關係,力的示意圖萬能畫法
    大家好,歡迎來到李老師的物理課堂,這節課咱們來複習運動和力。作為一個畢業班老師,能幫助到一些愛學習的孩子,也算實現了我作為一個老師的價值,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哦,老師文章字數不會太多,但都是精髓,一般5分鐘就能結束。
  •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運動和力
    運動和力知識總結 1、知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知道1N的大概概念,可能會出現在選擇題的一個選項 4、力的三要素,可能會出現在填空或選擇 5、力的示意圖考作圖 6、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並會用來解釋某些現象
  • 中考物理知識點:運動和力的關係
    中考物理知識點:運動和力的關係   1、慣性: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2、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個規律叫做牛頓第一定律,也成為慣性定律。   3、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原因。
  • 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運動和力知識專題總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運動和力知識專題總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測量   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測量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   (2)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   (3)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3.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儘量減小誤差。
  • 中考物理奇蹟般地錯誤總結——力和運動
    前,各地中學物理正處於一輪複習中,對於各個模塊的內容都有常錯易錯題。今天解答學生常犯錯「力和運動」章節題如下:一、對牛頓第一定律的深刻理解掌握——1.看到「靜止」和「勻速」,即「受力平衡」,此時「合外力為零」,運動狀態不變,也就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
  • 初中物理小練習--運動和力--摩擦力
    溫馨提示:建議橫屏閱讀或電腦閱讀「本練習內容是初中物理摩擦力基礎知識和應用練習題,自主學習自主練習
  • 初中物理知識點——運動與力總結大全,絕對乾貨
    今天乾貨大放送,給大家準備了一系列的物理總結大全:首先要大家明白第一章力的概念。(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一切物體都受力的作用。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 通過這五點全面掌握理解「摩擦力」!消滅中學物理重難點!
    摩擦力是中學物理力學內容的一個重難點!怎麼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摩擦力呢?作為一線中學物理教師,我一直給學生們強調這一點:「學習物理的成敗關鍵在力學,而力學的成敗關鍵之一就在摩擦力!」必須深刻理解各種類型的摩擦力,並能做到會判斷摩擦力種類、會求摩擦力大小、會判斷摩擦力方向、並能避免摩擦力的相關易錯點!今天我就從這幾個方面來說一下如何理解摩擦力!一、摩擦力種類:在中學物理中,摩擦力分為「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 「高中物理」運動圖像的規律總結和解題步驟
    關注我,學習物理不迷路圖像能夠簡潔科學地呈現出物體的運動狀態,在中學物理中,圖像結合題是常見的考查題型。學生要學會讀懂圖像,理解圖像所傳達的物理意義並能準確地進行描述。運動圖像按照物體數量分類可分為單物體和多物體兩種運動圖像;按照過程分類可分為單過程和多過程兩種運動圖像。
  • 衡水中學物理秒殺口訣
    衡水中學物理秒殺口訣對于衡水中學來說,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這個號稱高考工廠的一所中學,是如何學習的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衡水中學物理的學習技巧。高考物理選擇題秒殺口訣1.F等ma,牛頓二定律,產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 高中物理《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係》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物體的質量一定時,受力越大,它獲得的加速度越大;物體受力一定時,它的質量越小,加速度也越大;【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性實驗,了解加速度與力成正比關係,與質量成反比的關係,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物理在生活中的運用,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 中學物理之功和功率的基本知識總結
    之前已經介紹過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本次引入一個新的物理量-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跑步過後很累,尤其是夏天會出很多汗」,「爬山的時候,即使爬的很慢,也會越來越累」……這都跟我們運動做功有關,如果想知道這些感受的根本原因,需要進一步了解「功」。
  • 八年級物理「力、力與運動」必考點總結,看到就是賺到!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5)讀數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說明: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製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製作的儀器有:溫度計、彈簧測力計等。
  • 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
    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於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係數(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
  • 力與運動的關係,力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接著上一篇,咱們現在來介紹力與運動的關係。歡迎關注我!早在古希臘時代,先賢亞里斯多德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通過觀察,他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比如推著一個箱子走,當我們停止推動時,箱子也就停下了。從經驗上來看,力似乎確實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經歷了漫長的中世紀,歐洲進入了文藝復興時代,近代科學也開始萌芽。伽利略通過實驗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科學實驗正式進入科學研究的殿堂。關於力與運動的關係,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進行了探討。
  • 中考物理知識點:物體的運動和力
    物體的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2.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 高中物理:《力和運動》的常用的兩種實驗方法
    在研究滑動摩擦力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係時,應用了這種方法。例1. 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系列實驗,以下是部分實驗步驟(實驗過程中保持長木板水平且固定)。
  • 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力知識歸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力知識歸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什麼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的總結和歸納
    19.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能量發生了轉化,所以說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以此解題就是利用功能關係解題。   20.滑動摩擦力,空氣阻力等做的功等於力和路程的乘積。  21.靜摩擦力做功的特點:  (1)靜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負功也可以不做功。
  • 2020年中考物理輔導—力和運動(2)
    2.如何求速度(v)、路程(s)和時間(t)     (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等,這種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