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總複習,力和運動的關係,力的示意圖萬能畫法

2020-12-04 桃李物理

大家好,歡迎來到李老師的物理課堂,這節課咱們來複習運動和力。作為一個畢業班老師,能幫助到一些愛學習的孩子,也算實現了我作為一個老師的價值,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哦,老師文章字數不會太多,但都是精髓,一般5分鐘就能結束。

運動和力這部分在中考試題中,近6年平均佔7分,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用心去理解掌握。主要以填空、選擇、實驗題的形式考查,考查的重點是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慣性的理解、力和運動的關係等,力的示意圖考查頻率較高。本講在中考試題中的新特點是:以真實情景為素材,通過系列問題綜合考查力和運動的關係,試題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探究欲望,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2019年預計對運動和力的考查,仍會側重於生活中物體的受力分析,會用作圖題的方式考查力的三要素,考查的知識點為: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圖,重力、摩擦力的概念,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及其使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現象,二力平衡條件及其應用等。

還和往常一樣,老師不講太多,太多了你也吸收不了,講兩個知識點就可以了。

第一個是運動和力的關係,需要注意: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但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與力無關;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但運動狀態不一定改變,要看物體受到的是平衡力還是非平衡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該物體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例題:如圖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車上由AB兩個物體,兩物體與小車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勻速運動。BA的正前方,B的質量小於A的質量。假設小車的上表面足夠長,不計空氣阻力,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後,AB兩物體(選填「會」或「不會」)相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題雖然很簡單很多學生都會出錯,他會認為質量大慣性大,所以應該A會撞到B。其實這個題是考查的慣性定律,而並不是比較慣性大小。當小車突然停止時,A和B都由於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前進。所以A和B速度都是相等的,也就是相對靜止,由於小車上表面足夠長,所以不會相撞。故而答案為:不會;小車表面光滑,當小車停止運動時,由於慣性,A、B兩個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勻速運動,因此兩物體不會相撞。

第二點是力的作圖題,這個按照老師的步驟來做,以下題為例:

如圖所示,放在小車上的木塊隨著小車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請作出木塊受力的示意圖。(圖中0點為木款的重心)

力的作圖題,為了避免同學們漏掉一些力,老師總結了以下步驟:

1、畫已知力。即題目中明確提到的力,如果沒有就忽略。

2、畫重力。因為大都是在地球上,所以必然受到重力。

3、畫彈力。找接觸面,一般只要接觸,並且有擠壓就會有彈力。表現為支持力、壓力、拉力、推力等。

4、畫摩擦力。如果表面光滑就是沒有摩擦力的,如果表面粗糙,那就運用受力分析,看是否存在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方向等。

這個題,先畫重力,再畫支持力,通過受力分析可知,不能存在摩擦力,所以就只有這兩個力。不知道同學們學會了嗎?

中學生朋友們,歲月如梭,距離中考只有90多天了,加油,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一定要轉好哈。

相關焦點

  • 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力的示意圖的畫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物理知識點:力的示意圖的畫法》,僅供參考!
  • 中考物理知識點:槓桿示意圖的畫法
    中考物理知識點:槓桿示意圖的畫法   為了研究槓桿,必須學會畫槓桿的示意圖.一個完整的槓桿示意圖要能反映出槓桿的五要素,即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以螺絲刀撬圖釘為例畫動力臂.   速記口訣   找支點,畫力線(力的作用線),從點(支點)向線(力的作用線)引垂線,力臂就是此線段.
  • 中考物理知識點:運動和力的關係
    中考物理知識點:運動和力的關係   1、慣性:我們把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2、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個規律叫做牛頓第一定律,也成為慣性定律。   3、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原因。
  • 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力知識歸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力知識歸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什麼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運動和力
    運動和力知識總結 1、知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3、知道1N的大概概念,可能會出現在選擇題的一個選項 4、力的三要素,可能會出現在填空或選擇 5、力的示意圖考作圖 6、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並會用來解釋某些現象
  • 2020年中考物理輔導—力和運動(2)
    摩擦力     在中考時,主要考察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滾動摩擦遠小於滑動摩擦.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壓力的大小及兩物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 2021年中考物理易錯點:運動和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易錯點:運動和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2.相對於參照物,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即物體運動了。   3.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 中學物理之力和運動的關係總結
    中學物理力學部分單獨力的相關知識已經基本介紹完成,運動的相關知識也在上一篇中詳細介紹。本篇介紹物體受力與運動之間的關係,物體受力是其運動狀態改變的根本原因,受力不同,運動表現也不同。這裡要提前介紹的一點是,物體運動可以根據運動軌跡劃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 初中物理簡單機械知識點:槓桿示意圖畫法
    槓桿示意圖的畫法:   (1)根據題意先確定   支點O;(2)確定動力和阻力並用虛線將其作用線   延長;(3)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垂線,並用l1和   l2分別表示動力臂和阻力臂。如圖所示,以翹棒為例。
  • 物理微課-力與運動的關係(內含習題+答案)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也就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物體的運動是由其自身的性質(慣性)決定的。
  • 新初三物理預習筆記精選:運動和力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     二、運動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單位是:m/s;km/h。
  • 中考物理知識點:物體的運動和力
    物體的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2.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初二物理運動和力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九年級物理第十二章《運動和力》測試題   班級姓名得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C、只有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才具有慣性D、物體的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 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運動和力知識專題總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物理知識點之運動和力知識專題總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測量   1.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測量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   (2)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   (3)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3.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儘量減小誤差。
  • 初中物理小練習--運動和力--摩擦力
    溫馨提示:建議橫屏閱讀或電腦閱讀「本練習內容是初中物理摩擦力基礎知識和應用練習題,自主學習自主練習
  • 易錯清單 | 力與運動專項
    從近幾年中考來看,對本部分的考查呈現如下趨勢:1.本專題中考題題型一般為填空題、選擇題、作圖題和實驗題.2.考試內容為力的概念、力的測量、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和慣性等內容.重力、摩擦力、慣性、力與運動的關係為中考熱點.
  • 初中物理:電梯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和重力的關係
    老師們提出的電梯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和重力的關係,應該是指在不同情況下,電梯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和其重力的大小關係。這個問題顯然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電梯(物體)處於不同的狀態,物體所受支持力和其重力就有不同的對應關係。這個問題對眾多初中物理老師來說有一定的價值,其價值就在於給我們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怎樣使學生頭腦中孤立的知識點聯繫起來?
  • 「中考複習」第一輪 課標點點清 課時八 力和機械(課標及解析)
    【中考複習】第一輪 課標點點清課時八 力和機械課標要求1.知道什麼是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本知識點考查的關鍵: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真題2(浙江省無錫市)為製作彈簧測力計,某物理實驗小組對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係作了探究。下表是他們利用甲、乙兩根不同的彈簧做實驗時所記錄的數據。
  • 八年級下冊物理《力》測試題解析
    解析:重力是物體在地面附近由於地球的吸引所受到的力,在飛船環繞地球運動時,重力已失去前提條件,所以宇宙飛船內的物體所受重力為零。物體的運動狀態改變就必然受到力的作用,飛船受到的力就是萬有引力。對比下圖就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