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李老師的物理課堂,這節課咱們來複習運動和力。作為一個畢業班老師,能幫助到一些愛學習的孩子,也算實現了我作為一個老師的價值,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哦,老師文章字數不會太多,但都是精髓,一般5分鐘就能結束。
運動和力這部分在中考試題中,近6年平均佔7分,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用心去理解掌握。主要以填空、選擇、實驗題的形式考查,考查的重點是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慣性的理解、力和運動的關係等,力的示意圖考查頻率較高。本講在中考試題中的新特點是:以真實情景為素材,通過系列問題綜合考查力和運動的關係,試題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探究欲望,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2019年預計對運動和力的考查,仍會側重於生活中物體的受力分析,會用作圖題的方式考查力的三要素,考查的知識點為: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圖,重力、摩擦力的概念,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及其使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現象,二力平衡條件及其應用等。
還和往常一樣,老師不講太多,太多了你也吸收不了,講兩個知識點就可以了。
第一個是運動和力的關係,需要注意: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但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與力無關;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但運動狀態不一定改變,要看物體受到的是平衡力還是非平衡力;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該物體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例題:如圖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車上由A、B兩個物體,兩物體與小車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勻速運動。B在A的正前方,B的質量小於A的質量。假設小車的上表面足夠長,不計空氣阻力,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後,A、B兩物體(選填「會」或「不會」)相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題雖然很簡單很多學生都會出錯,他會認為質量大慣性大,所以應該A會撞到B。其實這個題是考查的慣性定律,而並不是比較慣性大小。當小車突然停止時,A和B都由於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速度繼續前進。所以A和B速度都是相等的,也就是相對靜止,由於小車上表面足夠長,所以不會相撞。故而答案為:不會;小車表面光滑,當小車停止運動時,由於慣性,A、B兩個物體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繼續勻速運動,因此兩物體不會相撞。
第二點是力的作圖題,這個按照老師的步驟來做,以下題為例:
如圖所示,放在小車上的木塊隨著小車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請作出木塊受力的示意圖。(圖中0點為木款的重心)
力的作圖題,為了避免同學們漏掉一些力,老師總結了以下步驟:
1、畫已知力。即題目中明確提到的力,如果沒有就忽略。
2、畫重力。因為大都是在地球上,所以必然受到重力。
3、畫彈力。找接觸面,一般只要接觸,並且有擠壓就會有彈力。表現為支持力、壓力、拉力、推力等。
4、畫摩擦力。如果表面光滑就是沒有摩擦力的,如果表面粗糙,那就運用受力分析,看是否存在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方向等。
這個題,先畫重力,再畫支持力,通過受力分析可知,不能存在摩擦力,所以就只有這兩個力。不知道同學們學會了嗎?
中學生朋友們,歲月如梭,距離中考只有90多天了,加油,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一定要轉好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