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中考來看,對本部分的考查呈現如下趨勢:
1.本專題中考題題型一般為填空題、選擇題、作圖題和實驗題.
2.考試內容為力的概念、力的測量、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和慣性等內容.重力、摩擦力、慣性、力與運動的關係為中考熱點.
3.受力分析是學習力學知識的基本技能,因此畫力的示意圖也屬於常考題;實驗題一般考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相同點:
(1)兩個力大小相等;
(2)兩個力的方向相反;
(3)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不同點:
互為平衡的兩個力同時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而相互作用的兩個力是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
2.慣性和慣性現象
(1)物體所具有的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是物體所具有的一種基本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2)慣性與慣性定律不同,二者不可混淆.
(3)慣性不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是物體間相互作用產生的.力有三要素,而慣性與外界條件無關,慣性只有大小,物體慣性的大小跟它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
3.慣性和動能
慣性是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不論物體是否運動都具有慣性;動能是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運動的物體有動能,靜止的物體沒有動能.物體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而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都有關係,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防錯重點】
1. 正確把握力與運動的關係
2. 增大、減小摩擦:
增大有益摩
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車輪胎做上花紋;
(2)增大壓力,如騎自行車捏閘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變滾動為滑動,如汽車急剎車時車只滑不滾;
(4)變溼摩擦為幹摩擦.
減小有害摩
擦的方法
(1)使接觸面變光滑;
(2)減小壓力;
(3)用滾動代替滑動;
(4)使接觸面分離;
(5)變幹摩擦為溼摩擦.
3. 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辨析: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一對平衡力
相同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概念
作用力與反作力是指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間的一對作用力
二力平衡是指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涉及物體
只涉及兩個物體
要涉及三個物體(兩個施力物體,一個受力物體)
力的性質
性質一定相同
性質不一定相同
依賴關係
相互依存,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無依賴關係,不一定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注意:
1. 正確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有力存在,必有受力物體與施力物體,力不可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 一個力如果找不到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這個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施力的同時也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一個施力物體同時也是一個受力物體.
2. 理解慣性
(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把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慣性.
(2)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
注意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或「受到慣性」.
(3)慣性的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物體的慣性與物體是否受力、運動狀態如何、運動狀態是否改變等無關.
3. 運動與力
(1)如果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是平衡力,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反之,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則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2)不受任何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當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物體會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反之,凡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物體一定是受平衡力的作用。
(3)物體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時,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當物體在一個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狀態將發生變化.反之,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時,物體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所受合力不為零。
一、 選擇題
1. (2014·安徽合肥·模擬一)每年的春運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即「春運返程高峰遭遇雨雪天氣,高速關閉高鐵限速」,其中「限速「可以( ).
A. 減小列車的慣性
B. 減小列車的動能
C. 增大列車與軌道之間的摩擦
D. 使列車的運動狀態更易於改變
2. (2014·天津·模擬)摩託車做飛躍障礙物的表演時為了減少向前翻車的危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應該前輪先著地
B. 應該後輪先著地
C. 應該前後輪同時著地
D. 哪個車輪先著地與翻車的危險沒有關係
3. (2014·甘肅嘉峪關·三模)下列有關運動和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給正在運動的物體再施加一個力,物體一定比原來運動得更快
B. 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時將會慢慢停下來
C. 推出去的鉛球繼續前進是因為受到了慣性的作用
D. 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降時機械能逐漸減小
4. (2014·四川廣安·模擬四)下列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某同學沿杆勻速向上爬升時,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 圖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靜止時,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C. 圖丙中在力F拉動木板B使其速度逐漸變大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逐漸變大
D. 圖丁為每隔相等時間拍攝的向右運動的某個同學的位置圖片,由圖可知該同學運動越來越快
1. B [解析] A. 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慣性與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該選項不正確;B. 動能指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因此限速可以減小列車的動能,該選項說法正確;C. 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無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 列車的運動狀態的難易改變程度取決於列車的質量,與列車的速度無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
2. B 3. D
4. A [解析] A. 圖甲中某同學沿杆勻速向上爬升時,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因為重力豎直向下,故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說法正確;B. 圖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靜止時,受重力、提筷子的力和摩擦力作用,因為重力豎直向下,提筷子的力豎直向上,並且,提筷子的力大於筷子的重力,故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下,說法錯誤;C. 圖丙中在力F拉動木板B使其速度逐漸變大的過程中,A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由於A、B間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即摩擦力不變,故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故C錯;D. 從圖丁中可知,在相等時間內,第一段距離最大,第三段距離最小,因此該同學的速度是逐漸減小的,故D錯誤.故選A.
5. (2013·江蘇崑山·模擬)如圖是一款利用電磁懸浮技術製作的沒有「地軸」的地球儀,其原理是:將空心金屬球放在通電的線圈上,電磁場在金屬球表面產生渦流,渦流與磁場作用形成磁力,從而實現地球儀的懸空靜止,地球儀懸空靜止的原因是( ).
A. 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 由於慣性的作用
C. 沒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 磁場的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
6. (2013·江蘇太倉·模擬)下列事例中利用慣性的一組是().
①汽車行駛時,司機繫著安全帶
②火車進站前,撤去動力,仍能進站
③上岸後的鴨子,振動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④比賽中,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冰壺在冰面上繼續向前運動
A. ②③④B. ①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②③
二、 填空題
7. (2014·江蘇中考·模擬)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質量為1kg的長方體.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長方體靜止不動,此時它所受的摩擦力(填「小於」「等於」或「大於」)4N;拉力增大至6N時長方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拉力增大至8N時長方體所受的摩擦力為N.
8. (2014·浙江杭州·模擬)運輸液體貨物的槽車,液體上有氣泡,如左下圖所示.當車開動時,氣泡將向運動;剎車時,氣泡將向運動,其原因是具有慣性.
9. (2014·福建泉州·模擬二)如圖所示,大頭用8N的力水平推著一輛重100N的購物車勻速前進,突然發現前面有臺階,他馬上用20N的水平力向後拉購物車,使其減速.則購物車減速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為 N,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為N.
7. 等於6 [解析] 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長方體靜止不動,所以物體所受的拉力與摩擦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都為4N.拉力增大至6N時長方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仍處於平衡狀態,受拉力與滑動摩擦力相互平衡,都為6N.若拉力增大至8N時,由於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仍為6N.
8. 前後液體
9. 828[解析] 購物車在8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地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即處於一種平衡狀態,所以說,購物車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經分析可知,此時水平方向上只存在兩個力:水平向前的推力和水平向後的阻力,這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8N.當購物車突然減速時,水平方向仍然存在兩個力:水平向後的拉力20N和水平向後的阻力8N,因兩者方向相同,所以,合力為20N+8N=28N.
10. (2014·遼寧大連·模擬)傳感器發出的超聲波遇到物體後反射回傳感器,傳感器收到信號後,顯示物體的距離(s)時間(t)圖像和物體的速度(v)時間(t)圖像.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傳感器在發出信號後0.02s收到從物體反射回來的信號,物體距傳感器m.
(2)如圖乙所示,一物體在0至10s內,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線運動,在10到15s內撤去拉力F.若顯示物體的s-t圖像如圖甲,物體在0至10s的運動情況是.
(3)若傳感器顯示物體的v-t圖像如圖丙.在0至10s物體受到的拉力的功率為W,在10到15s內撤去拉力F,物體受到的摩擦力N.
11. (2013·江蘇太倉·模擬)如下頁圖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裝置.讓同一小車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開始運動,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塊上.目的是探究小車動能的大小與的關係;若小車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越大,說明小車對木塊越多,從而判斷小車的動能越.
12. (2013·浙江衢州·模擬)如圖有一條平直的軌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輛電動小車在A位置由靜止向右運動.小車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和是一對平衡力.小車經過B點後將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
三、 實驗與簡答題
13. (2013·江蘇泰州·模擬)如圖,物塊靜止在斜面上,請分別畫出物塊所受重力、摩擦力的示意圖.
14. (2013·浙江台州·模擬)小紅周末在家洗碗時發現,在潮溼的水平大理石檯面上輕推空塑料碗,塑料碗會滑動一段較長的距離,而同樣推動陶瓷碗,滑動距離明顯變短,她認為與碗所受摩擦力有關.那麼兩隻碗的摩擦力為何不同呢?下圖是她回校後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1)比較甲、丙可得出結論:.
(2)小紅觀察到兩個碗底差不多光滑,請你幫她分析塑料碗與陶瓷碗所受摩擦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10. (1)3.4(2)勻速直線運動(3)3015
11. 速度做功大
12. 重力勻速(或勻速直線)
13.
14. (1)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物體所受摩擦力越大
(2)陶瓷碗對臺面的壓力大於塑料碗對臺面的壓力,光滑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碗所受的摩擦力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