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錯清單 | 力與運動專項

2021-01-19 初中物理


從近幾年中考來看,對本部分的考查呈現如下趨勢:

1.本專題中考題題型一般為填空題、選擇題、作圖題和實驗題.

2.考試內容為力的概念、力的測量、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和慣性等內容.重力、摩擦力、慣性、力與運動的關係為中考熱點.

3.受力分析是學習力學知識的基本技能,因此畫力的示意圖也屬於常考題;實驗題一般考查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


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相同點:

(1)兩個力大小相等;

(2)兩個力的方向相反;

(3)兩個力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不同點:

互為平衡的兩個力同時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而相互作用的兩個力是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上.


2.慣性和慣性現象

(1)物體所具有的保持其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是物體所具有的一種基本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2)慣性與慣性定律不同,二者不可混淆.

(3)慣性不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是物體間相互作用產生的.力有三要素,而慣性與外界條件無關,慣性只有大小,物體慣性的大小跟它的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


3.慣性和動能

慣性是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不論物體是否運動都具有慣性;動能是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運動的物體有動能,靜止的物體沒有動能.物體的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而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速度都有關係,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防錯重點】

1. 正確把握力與運動的關係


2. 增大、減小摩擦:

增大有益摩

擦的方法

(1)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車輪胎做上花紋;

(2)增大壓力,如騎自行車捏閘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3)變滾動為滑動,如汽車急剎車時車只滑不滾;

(4)變溼摩擦為幹摩擦.

減小有害摩

擦的方法

(1)使接觸面變光滑;

(2)減小壓力;

(3)用滾動代替滑動;

(4)使接觸面分離;

(5)變幹摩擦為溼摩擦.


3. 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辨析: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一對平衡力

相同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概念

作用力與反作力是指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間的一對作用力

二力平衡是指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這兩個力就彼此平衡

涉及物體

只涉及兩個物體

要涉及三個物體(兩個施力物體,一個受力物體)

力的性質

性質一定相同

性質不一定相同

依賴關係

相互依存,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無依賴關係,不一定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注意:

1. 正確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有力存在,必有受力物體與施力物體,力不可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 一個力如果找不到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這個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施力的同時也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一個施力物體同時也是一個受力物體.


2. 理解慣性

(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把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慣性.

(2)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一切物體的固有屬性.

注意慣性不是力,不能說「慣性力」或「受到慣性」.

(3)慣性的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物體的慣性與物體是否受力、運動狀態如何、運動狀態是否改變等無關.


3. 運動與力

(1)如果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是平衡力,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反之,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則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2)不受任何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當物體受平衡力作用時,物體會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反之,凡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物體一定是受平衡力的作用。

(3)物體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時,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當物體在一個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體的運動狀態將發生變化.反之,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時,物體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也就是說物體所受合力不為零。



一、 選擇題

1. (2014·安徽合肥·模擬一)每年的春運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即「春運返程高峰遭遇雨雪天氣,高速關閉高鐵限速」,其中「限速「可以(  ).

A. 減小列車的慣性

B. 減小列車的動能

C. 增大列車與軌道之間的摩擦

D. 使列車的運動狀態更易於改變


2. (2014·天津·模擬)摩託車做飛躍障礙物的表演時為了減少向前翻車的危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應該前輪先著地

B. 應該後輪先著地

C. 應該前後輪同時著地

D. 哪個車輪先著地與翻車的危險沒有關係


3. (2014·甘肅嘉峪關·三模)下列有關運動和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給正在運動的物體再施加一個力,物體一定比原來運動得更快

B. 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時將會慢慢停下來

C. 推出去的鉛球繼續前進是因為受到了慣性的作用

D. 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降時機械能逐漸減小


4. (2014·四川廣安·模擬四)下列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某同學沿杆勻速向上爬升時,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B. 圖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靜止時,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上

C. 圖丙中在力F拉動木板B使其速度逐漸變大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逐漸變大

D. 圖丁為每隔相等時間拍攝的向右運動的某個同學的位置圖片,由圖可知該同學運動越來越快


1. B  [解析] A. 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慣性與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速度無關,該選項不正確;B. 動能指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因此限速可以減小列車的動能,該選項說法正確;C. 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無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 列車的運動狀態的難易改變程度取決於列車的質量,與列車的速度無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

2. B  3. D

4. A   [解析] A. 圖甲中某同學沿杆勻速向上爬升時,受重力和摩擦力作用,因為重力豎直向下,故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說法正確;B. 圖乙中筷子提米在空中靜止時,受重力、提筷子的力和摩擦力作用,因為重力豎直向下,提筷子的力豎直向上,並且,提筷子的力大於筷子的重力,故筷子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下,說法錯誤;C. 圖丙中在力F拉動木板B使其速度逐漸變大的過程中,A受到滑動摩擦力作用,由於A、B間的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即摩擦力不變,故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故C錯;D. 從圖丁中可知,在相等時間內,第一段距離最大,第三段距離最小,因此該同學的速度是逐漸減小的,故D錯誤.故選A.


5. (2013·江蘇崑山·模擬)如圖是一款利用電磁懸浮技術製作的沒有「地軸」的地球儀,其原理是:將空心金屬球放在通電的線圈上,電磁場在金屬球表面產生渦流,渦流與磁場作用形成磁力,從而實現地球儀的懸空靜止,地球儀懸空靜止的原因是(  ).

A. 只受到磁力的作用

B. 由於慣性的作用

C. 沒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D. 磁場的磁力和重力相互平衡


6. (2013·江蘇太倉·模擬)下列事例中利用慣性的一組是().

①汽車行駛時,司機繫著安全帶

②火車進站前,撤去動力,仍能進站

③上岸後的鴨子,振動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④比賽中,運動員將冰壺推出,冰壺在冰面上繼續向前運動

A. ②③④B. ①③④

C. ①②④D. ①②③



二、 填空題

7. (2014·江蘇中考·模擬)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質量為1kg的長方體.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長方體靜止不動,此時它所受的摩擦力(填「小於」「等於」或「大於」)4N;拉力增大至6N時長方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若拉力增大至8N時長方體所受的摩擦力為N. 


8. (2014·浙江杭州·模擬)運輸液體貨物的槽車,液體上有氣泡,如左下圖所示.當車開動時,氣泡將向運動;剎車時,氣泡將向運動,其原因是具有慣性. 


9. (2014·福建泉州·模擬二)如圖所示,大頭用8N的力水平推著一輛重100N的購物車勻速前進,突然發現前面有臺階,他馬上用20N的水平力向後拉購物車,使其減速.則購物車減速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為 N,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為N. 


7. 等於6   [解析] 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長方體靜止不動,所以物體所受的拉力與摩擦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都為4N.拉力增大至6N時長方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仍處於平衡狀態,受拉力與滑動摩擦力相互平衡,都為6N.若拉力增大至8N時,由於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所受滑動摩擦力大小不變.仍為6N.

8. 前後液體

9. 828[解析] 購物車在8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地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即處於一種平衡狀態,所以說,購物車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經分析可知,此時水平方向上只存在兩個力:水平向前的推力和水平向後的阻力,這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即8N.當購物車突然減速時,水平方向仍然存在兩個力:水平向後的拉力20N和水平向後的阻力8N,因兩者方向相同,所以,合力為20N+8N=28N.


10. (2014·遼寧大連·模擬)傳感器發出的超聲波遇到物體後反射回傳感器,傳感器收到信號後,顯示物體的距離(s)時間(t)圖像和物體的速度(v)時間(t)圖像.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傳感器在發出信號後0.02s收到從物體反射回來的信號,物體距傳感器m. 

(2)如圖乙所示,一物體在0至10s內,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線運動,在10到15s內撤去拉力F.若顯示物體的s-t圖像如圖甲,物體在0至10s的運動情況是. 

(3)若傳感器顯示物體的v-t圖像如圖丙.在0至10s物體受到的拉力的功率為W,在10到15s內撤去拉力F,物體受到的摩擦力N. 



11. (2013·江蘇太倉·模擬)如下頁圖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裝置.讓同一小車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開始運動,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塊上.目的是探究小車動能的大小與的關係;若小車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越大,說明小車對木塊越多,從而判斷小車的動能越. 




12. (2013·浙江衢州·模擬)如圖有一條平直的軌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輛電動小車在A位置由靜止向右運動.小車靜止時受到的支持力和是一對平衡力.小車經過B點後將做運動(不計空氣阻力). 


三、 實驗與簡答題

13. (2013·江蘇泰州·模擬)如圖,物塊靜止在斜面上,請分別畫出物塊所受重力、摩擦力的示意圖.




14. (2013·浙江台州·模擬)小紅周末在家洗碗時發現,在潮溼的水平大理石檯面上輕推空塑料碗,塑料碗會滑動一段較長的距離,而同樣推動陶瓷碗,滑動距離明顯變短,她認為與碗所受摩擦力有關.那麼兩隻碗的摩擦力為何不同呢?下圖是她回校後在老師指導下進行的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1)比較甲、丙可得出結論:. 

(2)小紅觀察到兩個碗底差不多光滑,請你幫她分析塑料碗與陶瓷碗所受摩擦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10. (1)3.4(2)勻速直線運動(3)3015

11. 速度做功大

12. 重力勻速(或勻速直線)

13. 

14. (1)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物體所受摩擦力越大

(2)陶瓷碗對臺面的壓力大於塑料碗對臺面的壓力,光滑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碗所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物理易錯點:運動和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易錯點:運動和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2.相對於參照物,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即物體運動了。   3.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 高中物理力學部分16個易錯點整理.
    隨著外力或者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而發生突變.要分清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只有滑動摩擦力才可以根據來計算Fμ=μFN,而FN並不總等於物體的重力。易錯分析:要搞清楚杆的彈力和繩的彈力方向特點不同,繩的拉力一定沿繩,杆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對物體的彈力方向一般要結合物體的運動狀態分析。
  • 高中物理力學部分十六個易錯點,複習專用,建議收藏
    易錯點4 對摩擦力的認識不夠深刻導致錯誤 易錯分析:摩擦力是被動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為前提,並與物體間相對運動情況有關.它會隨其他外力或者運動狀態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分析時,要謹防摩擦力隨著外力或者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而發生突變.要分清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只有滑動摩擦力才可以根據來計算Fμ=μFN,而FN並不總等於物體的重力
  • 中考物理奇蹟般地錯誤總結——力和運動
    前,各地中學物理正處於一輪複習中,對於各個模塊的內容都有常錯易錯題。今天解答學生常犯錯「力和運動」章節題如下:一、對牛頓第一定律的深刻理解掌握——1.看到「靜止」和「勻速」,即「受力平衡」,此時「合外力為零」,運動狀態不變,也就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
  • 高中物理:霍爾效應的易錯點!錯誤率太高,本文精準破解!
    2、原理如下圖,在導體中通入向右的電流I,再施加一個垂直導體面向裡的一個勻強磁場B,結果導體中的電荷受到洛倫茲力,嚮導體的上下兩個面偏轉,導致出現電勢差,這樣的現象,叫霍爾效應。3、易錯點學生易錯的地方是應該判斷正電荷受力還是判斷負電荷受力,課本上的圖與資料上的很多題,怎麼不一樣?到底誰錯了?都沒有錯,錯在學生沒有認真分析思考,到底是什麼電荷在運動?誰運動,判斷誰受力,誰發生偏轉。下面具體講解不同的導體。
  • 易錯02阿伏加德羅常數判斷
    易錯02阿伏加德羅常數判斷【知識清單】判斷一定量的物質中所含某種粒子數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題的熱點之一。以阿伏加德羅常數為基礎點進行輻射,將相關知識總結歸納,在準確把握各量與阿伏加德羅常數之間關係的前提下,著重關注易錯點,並通過練習加強理解掌握,這樣才能通過複習切實提高得分率。
  • 力與運動的關係,力並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從經驗上來看,力似乎確實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經歷了漫長的中世紀,歐洲進入了文藝復興時代,近代科學也開始萌芽。伽利略通過實驗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科學實驗正式進入科學研究的殿堂。關於力與運動的關係,伽利略通過斜面實驗進行了探討。
  • 高中物理易錯題歸納總結,內含答案解析+答題技巧,給你洪荒之力
    透過這份《高中物理易錯題歸納總結》,帶大家一起分析學霸學習的全過程,希望大家都能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文中有《高中物理易錯題歸納總結,內含答案解析+答題技巧》分享)學霸的學習過程我們團隊的物理主講老師許鹿冰,清華大學在讀。
  • 《原地投擲沙包(或壘球)》易錯指導_教師資格面試小學體育(視頻)
    《原地投擲沙包(或壘球)》易錯指導_教師資格面試小學體育(視頻) 來源:中國教師資格網  時間:2019-11-07 18:35:35 --> 《原地投擲沙包(或壘球
  • 中考物理高頻易錯的9個知識點你不可不知!
    易錯點一: 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區別 易錯點二 : 二力 平衡的條件易錯點三: 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 易錯點四 :液體壓強和壓力 易錯點五 : 阿基米德原理 和浮沉條件 >易錯點六 : 機械效率 公式的選擇 易錯點七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易錯點八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易錯點九 :內能、溫度、熱量 三者 的關係知識點一: 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區別
  • 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
    (2)理解:① 它說明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與物體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運動狀態無關)。② 它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③ 它是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的,它不能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
  • 變「卡脖子」清單為任務清單,「B計劃」是科研創新必答題
    圖片來自國新辦網站「我們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中科院「率先行動」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並表示「率先行動」第二階段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進行布局,包括航空輪胎、軸承鋼、光刻機等,集中全院力量聚焦國家最關注的重大領域攻關。消息一出,引發廣泛關注。
  • 通過這五點全面掌握理解「摩擦力」!消滅中學物理重難點!
    必須深刻理解各種類型的摩擦力,並能做到會判斷摩擦力種類、會求摩擦力大小、會判斷摩擦力方向、並能避免摩擦力的相關易錯點!今天我就從這幾個方面來說一下如何理解摩擦力!一、摩擦力種類:在中學物理中,摩擦力分為「滑動摩擦力」、「靜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 高考數學:三角函數易錯點知識清單!2019高考數學二輪微專題
    三角函數易錯知識清單1.任意角的三角函數(1)注意易混概念的區別:象限角、銳角、小於90°的角是概念不同的三類角.第一類是象限角,第二類
  • 10個必考易錯初二物理期中知識點!若不掌握直接影響中考!
    今天我們來總結歸納一下初二物理力學內容中的幾個必考易錯知識點,主要包括力、壓強、浮力這三大塊內容。1.受力分析時,要防止多力!方法是尋找施力物體,若找不到施力物體則此力不存在!比如說「上衝力」、「上滑力」、「下滑力」,這些所謂的「力」都找不到施力物體,因此是不存在的。
  • 高考物理母題揭秘——力與運動綜合計算題,拿下它考場不丟分
    力與運動綜合計算題,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運用力學概念和規律解題的能力,一直以來都是高頻考點。想要快速提分的同學注意了,如果你把這部分題做對了,逆襲很容易。高考物理題型分析通過分析歷年來高考真題和考試大綱,【力與運動綜合計算題】呈現出這樣的特點:過程複雜、能力要求高,經常作為試卷的壓軸題出現。其中,「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等相關知識,是考試中經常用到的知識點。需要同學們重點掌握。
  • 八年級物理 力的概念的知識點與易錯點
    一、力的概念八年級下學期《力》中,「力」屬於抽象物理概念,同時也是物理學習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貫穿了整個「力學」,是學習「力和運動」「壓強、浮力」「簡單機械」等知識的重要基礎。所以,對於「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很重要的。
  • 2019山東教師資格面試:小學數學《圓的周長》易錯指導
    2019山東教師資格面試:小學數學《圓的周長》易錯指導 教資面試時間:2020年1月4日,要參加面試的小夥伴們抓緊時間準備起來吧。
  • 高中物理易錯點總結,學好物理很輕鬆
    高中物理是很多學生的薄弱科目,80%的學生理綜沒有靠高分,其主要原因就是物理拖了後腿,那麼如果高中物理的易錯點難點有哪些了,以下為高中物理重點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 力和運動速度的糾葛
    普通人的日常體驗自古以來人們都有這樣的直接感覺:力產生運動,力大運動速度快,力小運動速度慢,力與運動速度緊密相關。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產生這種感覺是很自然的。在自然界除了日月星辰是在運動以外,一切幾乎都是靜止的,但是當用力推一下桌子,桌子移動了,若不再用力,桌子又不動了。這說明力可以產生速度,有了速度,就有了運動;天上飛的小鳥,地下奔跑的動物,還有人的生產生活運動,都是有力作用在上面,就是拂動的一草一木也是因為風力在作用,沒有力就不會運動。再看一輛馬車,兩匹馬拉馬車具備一定的速度,如果換成四匹馬拉,馬車的速度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