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

2021-03-01 高中學習幫

1. 牛頓第一定律

(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理解:

① 它說明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與物體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運動狀態無關)。

② 它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產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

③ 它是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的,它不能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

 

2. 牛頓第二定律

內容:物體的加速度a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

 

3. 牛頓第三定律

(1)內容:

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2)理解: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時性。它們是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後有反作用力。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質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屬同種性質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賴性。它們是相互依存,互以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疊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生其效果,不可求它們的合力,兩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4. 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範圍

對於宏觀物體低速的運動(運動速度遠小於光速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是成立的,但對於物體的高速運動(運動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觀粒子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就不適用了,要用相對論觀點、量子力學理論處理。

 

易錯易混

(1) 錯誤地認為慣性與物體的速度有關,速度越大慣性越大,速度越小慣性越小;另外一種錯誤是認為慣性和力是同一個概念。

(2) 不能正確地運用力和運動的關係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中速度和加速度等參量的變化。

(3) 不能把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其受到的合外力的瞬時對應關係正確運用到輕繩、輕彈簧和輕杆等理想化模型上

在平衡狀態時,物體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大小等於物體的重力.當物體在豎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就不等於物體的重力.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大於物體的重力,這種現象叫超重現象.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向下時,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小於物體的重力,這種現象叫失重現象.對其理解應注意以下三點:

(1) 當物體處於超重和失重狀態時,物體的重力並沒有變化.

(2) 物體是否處於超重狀態或失重狀態,不在於物體向上運動還是向下運動,即不取決於速度方向,而是取決於加速度方向.

(3) 當物體處於完全失重狀態(a=g)時,平常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液體柱不再產生向下的壓強等.

 

易錯易混

(1) 當外力發生變化時,若引起兩物體間的彈力變化,則兩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一定發生變化,往往有些同學解題時仍誤認為滑動摩擦力不變。

(2) 有些同學在解比較複雜的問題時不認真審清題意,不注意題目條件的變化,不能正確分析物理過程,導致解題錯誤。

(3) 有些同學對超重、失重的概念理解不清,誤認為超重就是物體的重力增加,失重就是物體的重力減少。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總結,新學期預習/複習必備!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總結,新學期預習/複習必備!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典型例題總結,一份全搞定!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內容,是力學知識的核心內容,也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將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學知識結合可推導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動量守恆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將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結合,可研究天體運動規律;此外,牛頓運動定律在電磁學,熱學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因此,牛頓運動定律實際上幾乎貫穿了經典物理學的全部內容。
  • 中考物理知識點:理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中考物理知識點:理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叫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上述的「沒有受到外力作用」需要正確理解,實際當中不受外力的物體少見,這裡指的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外力作用相互抵消,相當於沒有受到外力。
  • 高考物理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   (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梳理
    一、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意義: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定義了慣性,即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
  • 高中物理必修1:牛頓第三定律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1:牛頓第三定律1.牛頓第三定律(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表達式:F=-F′.牛頓第三定律的適用範圍:牛頓第三定律是個普遍定律.所闡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不僅適用於靜止的物體之間,也適用於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這種關係與作用力性質、物體質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觸還是不接觸)、物體運動狀態及參考系的選擇均無關. 3.
  • 《牛頓運動定律》資料匯總!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2。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瞬時加速度問題
    牛頓第二定律的瞬時性所謂瞬時性,就是物體的加速度a與其所受的合外力F有瞬時對應的關係,每一瞬時的加速度只取決於這一瞬時的合外力。瞬時加速度的求解分析物體在在某一時刻的瞬時加速度,關鍵是分析瞬時前後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再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瞬時加速度。
  • 牛頓第一定律,在初高中是很重要的,掌握這個知識點物理將變簡單
    在初中下冊開始接觸牛頓第一定律,相信我們很多同學能夠把它背下來,但是在應用這個知識點這一塊,顯得很是生疏。這個知識點如果只是在初中學也就好了,可是到了高中還要學它。這就讓人有點難過了,不過這個知識點要理解也很簡單。我們只要抓住這3個點,這個定理是怎麼發展過來的?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高考難點+解析+知識點+學霸推薦
    運動和力的關係是怎樣的?從遠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尋著。但從亞里斯多德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到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力的真正效應不是使物體運動,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 人教版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基礎+拓展
    滑板車、列車等運動的物體,停止施加動力,還會繼續運動嗎?為什麼最終要停下來?亞里斯多德認為:如果要使物體持續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伽利略則認為: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運動之所以會停止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你同意誰的觀點?要回答以上問題,就涉及到今天需要輸出的知識點了:牛頓第一定律。在《物理》八下第七章中我們對力、彈力、重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等力學知識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 牛頓第一定律與二力平衡|中考物理專題考點+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
    中考物理專題之牛頓第一定律與二力平衡的考點分析+重難點探究+實驗突破,備考的考生可以放心的學習了,時間緊迫,科學的備考才能提高效率。首先,緊扣考點的分析,更加精細化的知識點梳理,應考生可以輕鬆掌握本專題的重難點,為更深入的複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針對本專題牛頓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的重難點考點的重點突破,通過真題的實戰解析,手把手教你學會做題的方法。
  •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練習:牛頓第一定律
    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於課前)   1.大量事實表明,原來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原來處於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_________不變的性質叫做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過實驗和觀察,科學家認識了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並把這種物質屬性稱為慣性。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    內容: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表達式:F=-F'    意義:牛頓第三定律揭示了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的聯繫機制,也是對力的物質性的進一步說明,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適用範圍:低速、宏觀、慣性系、實物粒子。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順口溜!
    運動何須力維持,改變狀態才需力,慣性大小看質量,物體天生就具備.
  • 牛頓為什麼會研究力和運動?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定律是這樣產生的
    如果是這樣,月球的運動肯定受到重力的影響,或許它因此有可能保持在它的軌道上。」克卜勒第三定律的準確性在那時是受到懷疑的。證明上述猜想,需要的正是牛頓的天才。牛頓雕像萬有引力定律產生了。從物理學的發展史來看,科學家們(伽利略等)是先認識到力不是住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的雛形。後來由牛頓進行了總結,產生了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
  • 第八章《運動和力》知識點總結以及中考中常考題型
    對本章知識點進行提煉、總結和詳解一、牛頓第一定律1.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2.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實驗直接來驗證。(2)牛頓第一定律對任何物體都適用,不論固體、液體、氣體。(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4)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做勻速直線運動(保持它的運動狀態)。(5)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時保持靜止狀態(保持它的靜止狀態)。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總結
    牛頓第二定律是力學中的核心規律,後續的動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等都要用到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也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個途徑。務必要理解牛頓第二定律,掌握牛頓第二定律基本應用。一、知識與技能要求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學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3.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是怎樣定義的;4.會用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要求:認真聽,認真看,認真做筆記,課後整理,當天完成,及時上交。
  • 運用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定律和牛頓運動第二定律推導萬有引力定律
    首先, 回顧一下我們之前使用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第二定律證明[1]了二體問題中行星以恆星為焦點繞恆星沿著橢圓軌道運行, 此即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 第三定律, 也可以證明 (雖然也比較短, 但是偶最近實在沒有太多多餘的時間; 看以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