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定律和牛頓運動第二定律推導萬有引力定律

2021-02-08 數林筆談

首先, 回顧一下我們之前使用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第二定律證明[1]了二體問題中行星以恆星為焦點繞恆星沿著橢圓軌道運行, 此即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 第三定律, 也可以證明 (雖然也比較短, 但是偶最近實在沒有太多多餘的時間; 看以後啦!——其實, 相關證明, 讀者完全可以從本篇中悟出來; 您不妨嘗試一下).

其次, 吐槽一下微信的「原創聲明」——敲了好幾頁數學公式竟然不算?!——因為符號不算, 純文字不夠300字!!順道我們也聲明一下, 我們的文章都是原創的 (自己構思自己碼的), 如果引用別人, 一般我們都會進行說明 (——這樣聲明, 好無聊).

最後, 進入正題!!——運用克卜勒行星運動三定律和牛頓運動第二定律推導萬有引力定律!

設行星軌道坐標是 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一定律), 我們有

並且我們知道 

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二定律又告訴我們

這裡 

即 

其中最後一步我們運用了牛頓運動第二定律 

以及

這樣, 力的方向確定了!!

下來只需求力的大小: 橢圓軌道

的近恆星長軸方向 (即極軸方向) 的單位向量為 

兩邊關於時間求導, 得

遂有

類似於我們昨天那一期文章[2]得到的向量函數求導分解公式 (區別在於: 其中的第一項係數不展開;其實展開也行, 只不過那樣在後續推理步驟上會有一些小小的不同), 我們有

以及

再對其首尾兩邊關於時間求導 (下式第二個等號), 不難發現

其中第一個等號我們用到了前面對 

第三個等號引用了

消去公因子 

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三定律告訴我們

這裡 

不妨設 

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二定律 (和第三定律)

因此我們推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本文摘自歌者的筆記《為三七六九》。齊民友先生的《重溫微積分》一書中相關章節對本文形成具有很大的啟發借鑑作用,謹表致謝!!

參考資料[1]

證明地球繞著太陽沿著橢圓軌道運行: https://mp.weixin.qq.com/s/Lo_U5468vDwr7dkL0gLCww

[2]

三維向量函數求導的一個漂亮分解: https://mp.weixin.qq.com/s/LcOsrU1IEVkiGO2Miqr-LA

相關焦點

  • 經典力學:克卜勒運動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
    是否都反應一個原理克卜勒在對第谷等人的大量精密觀測數據的研究基礎上,從1609年到1619年先後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1.克卜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軌道的偏心率都比較小,例如地球軌道的偏心率只有0.0167,很接近圓。
  •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證明
    這個解釋出現在1687年,當時艾薩克·牛頓出版了他的著名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本書和其他許多偉大的發現一起,通過使用他的力和加速度理論推導出數學上的克卜勒定律,將天文學和物理學聯繫了起來。運動方程我們將從控制行星運動的方程中推導出克卜勒定律。我們從牛頓第二定律F=ma開始。力是:在這個方程,G是萬有引力常數,M是太陽質量的,m是軌道行星的質量,r是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以及箭頭符號是徑向方向上的單位矢量。
  • 萬有引力 | 克卜勒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知識點總結
    克卜勒第一定律(軌道定律):所有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2.克卜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此定律也適用於其他行星或衛星繞某一天體的運動。
  • 【物理】萬有引力 | 克卜勒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知識點總結
    克卜勒第一定律(軌道定律):所有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2.克卜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此定律也適用於其他行星或衛星繞某一天體的運動。
  • 他被稱為「天空立法者」,細說克卜勒行星三大定律
    在科學前進的道路上,人類收穫了一棵棵碩果,克卜勒行星三定律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顆,克卜勒也被稱為「天空的立法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克卜勒行星三定律。我們的地球是時刻圍繞著太陽旋轉的,在太陽系的大家庭中,像地球這樣比較大的行星還有七顆,它們像八個兄弟姐妹一樣環繞著太陽這個共同的母親。可是你知道這八大行星的運動規律嗎?
  • 克卜勒定律和牛頓
    克卜勒定律    行星在軌道中的運動符合克卜勒(Kepler) 所發現的一種規律, 因此該定律就叫「克卜勒定律」(Kepler'slaws
  • 科普:克卜勒第三定律的推導與萬有引力------微積分是個啥?(7)
    1609年,克卜勒發表了前兩條定律,即第一和第二定律,在1619年出版的《宇宙和諧論》發表該了克卜勒第三定律。這三條定律分別是:克卜勒第一定律,也稱橢圓定律、軌道定律、行星定律。每一行星沿各自的橢圓軌道環繞太陽,而太陽則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在此定律以前,人們認為天體的運行軌道是:「完美的圓形」.
  • 牛頓為什麼會研究力和運動?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定律是這樣產生的
    正如牛頓所猜想得,也如胡克、惠更斯、哈雷、雷恩和其他人所猜想到的那樣,即如果克卜勒第三定律(行星運轉的時間的平方與它們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的立方成正比)是正確得,那麼,地球和太陽系的其他行星與太陽之間的吸引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萬有引力定律
    能力目標   1、使學生能應用萬有引力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能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和圓周運動知識解決行星繞恆星和衛星繞行星運動的天體問題.   教學建議   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固然重要,讓學生了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過程更重要.建議教師在授課時,應提倡學生自學和查閱資料.教師應準備的資料應更廣更全面.通過讓學生閱讀「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讓學生根據牛頓提出的幾個結果自己去猜測萬有引力與那些量有關.教師在授課時可以讓學生自學,也可由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也可由教師展示出克卜勒三定律和牛頓的一些故事引導學生討論
  •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你應該知道什麼?丨高中物理
    這部分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歷程:「地心說、日心說、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你需要知道每一種學說的代表人物,和存在的主要問題(見上面思維導圖)②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的內容和簡單運用。克卜勒三定律是行星運動定律中的主要內容。你需要知道克卜勒三定律分別說了什麼,能用來怎麼判斷問題。
  • 高中物理:克卜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
    克卜勒第一定律克卜勒第一定律即為橢圓軌道定律,其內容為: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 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能解釋星球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嗎?
    當有人把這個問題提給牛頓的時候,牛頓知道他必須回答,因為當時他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長,也是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的發現者,實際上回答這個問題的困難之處正跟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有關。№1:萬有引力定律是一條優美、和諧、簡單的定律萬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與兩者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間距離成反比,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宇宙中的行星受到恆星的吸引,行星運轉時產生向外的離心力,離心力的大小與恆星對它的引力相等
  • 萬有引力與航天考點微專題1、 克卜勒第三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2020.10.30
    «萬有引力與航天»考點微專題1  克卜勒三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一 知能掌握1.克卜勒三定律定律
  • 克卜勒傑出的德國天文學家,他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
    約翰尼斯·克卜勒(Johanns Ke-pler,1571—1630),傑出的德國天文學家,他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分別是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周期定律,這三大定律可分別描述為:所有行星分別是在大小不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在同樣的時間裡行星向徑在軌道平面上所掃過的面積相等;行星公轉周期的平方與它同太陽距離的立方成正比。
  • 高中物理常考十大公式之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天體運動是一種處於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典型的圓周運動。本文系統闡述萬有引力定律,及處於萬有引力作用下的天體運動。  萬有引力定律的概念  萬有引力定律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的重要貢獻。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
  • 【物理定律】1687年萬有引力定律就已問世,為何直到1798年才測出地球質量
    約翰尼斯·克卜勒而這三定律揭示了太陽系內行星的運行規律:①克卜勒第一定律:行星繞著太陽運行的軌道都是橢圓,且太陽的位置位於橢圓兩焦點其一②克卜勒第二定律:行星與太陽之間的連線,在相等時間段內,掃過的面積相等③克卜勒第三定律:行星軌道半長軸的三次方與其公轉周期的平方比值相等克卜勒在提出這三大定律後,還對為什麼行星會如此運動產生了疑惑,他提出了一種太陽磁力流假說,認為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都受到太陽的磁力控制,但後來我們知道,克卜勒的這個假說是錯誤的。
  • 1687年萬有引力定律就已問世,為何直到1798年才測出地球質量?
    直到17世紀初,約翰尼斯·克卜勒在其老師第谷·布拉赫的基礎上,經過艱辛的整理、思考、試驗、計算,最終提出了克卜勒三定律。:行星繞著太陽運行的軌道都是橢圓,且太陽的位置位於橢圓兩焦點其一②克卜勒第二定律:行星與太陽之間的連線,在相等時間段內,掃過的面積相等③克卜勒第三定律:行星軌道半長軸的三次方與其公轉周期的平方比值相等克卜勒在提出這三大定律後,還對為什麼行星會如此運動產生了疑惑,他提出了一種太陽磁力流假說
  • 學者: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是慣性 不需要萬有引力
    早在十七世紀初,克卜勒根據前人第谷·布拉赫的觀測數據,總結出太陽系行星運行規律,並提出行星運動三大定律。這三大定律分別涉及太陽系行星的軌道形狀、運行速度以及運行周期,對行星運動的軌道規律進行了說明。  克卜勒的行星運動三定律真正使太陽成為太陽系行星軌道的中心,也讓科學家開始思考,為什麼行星會圍繞著太陽運動?是什麼支配著它們的運動?
  • 非常物理《必修二》——《萬有引力定律》
    1.了解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內容。2.知道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3.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4.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重點:知道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難點:理解萬有引力定律的內容、公式並能解答有關問題。
  • 高中物理 | 6.1行星的運動(克卜勒三大定律)詳解
    克卜勒第一定律 克卜勒第一定律即為橢圓軌道定律,其內容為: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如圖。此定律說明不同行星的橢圓軌道是不同的。克卜勒第二定律克卜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積定律,其內容為:連接太陽和行星的連線(矢徑)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