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定律
行星在軌道中的運動符合克卜勒(Kepler) 所發現的一種規律, 因此該定律就叫「克卜勒定律」(Kepler'slaws) 。這定律的第一條我們已經說過,就是行星軌道是橢圓形的,太陽在其一焦點上。
第二定律是行星離太陽愈近,運行愈快。用更數學化些的語言,較確切地說:凡在相等時間內行星與太陽的連線所掃過的面積相等一我們很容易能想明白,當行星與太陽距離較近的時候,為了在相同的時間內能讓連線掃過同樣的面積,行星就得運動得更快些。
第三定律說的是,行星距太陽平均距離的立方與其公轉周期的平方成正比。我們簡單地來說明一下這條定律,假定有一行星距太陽比另一行星遠4倍,於是它繞太陽一圈比另一顆行星要慢8倍。這數目的求法是,先求出4的立方64,再求其平方根,就得8。
值得一提的是、克卜勒三定律是在第谷留下的資料的基礎上,花費了克卜勒無數的精力,單純由觀測和猜測得來的,並最終發表在1619年出版的《宇宙和諧論》中而這個結論到了一個世紀後,卻被牛頓從另外一條途徑獨立地得到了-一任何一個高中生都可以運用引力定律的知識,純粹從數學上得到這三條結吉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