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識點:牛頓運動定律

2020-11-27 高考網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運動狀態為止。

  (1)運動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定律說明了任何物體都有慣性。

  (3)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是建立在大量實驗現象的基礎之上,通過思維的邏輯推理而發現的。它告訴了人們研究物理問題的另一種新方法:通過觀察大量的實驗現象,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從大量現象中尋找事物的規律。

  (4)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不能簡單地認為它是牛頓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時的特例,牛頓第一定律定性地給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定量地給出力與運動的關係。

  2.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即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與物體的受力情況及運動狀態無關。因此說,人們只能"利用"慣性而不能"克服"慣性。(2)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3.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達式F合=ma

  (1)牛頓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即知道了力,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出物體的運動規律;反過來,知道了運動,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況,為設計運動,控制運動提供了理論基礎。

  (2)對牛頓第二定律的數學表達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別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3)牛頓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間效果。即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它的效果是瞬時對應關係,力變加速度就變,力撤除加速度就為零,注意力的瞬間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4)牛頓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與F合的方向總是一致的。F合可以進行合成與分解,ma也可以進行合成與分解。

  ★4.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1)牛頓第三運動定律指出了兩物體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總是成對出現的,它們總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同種性質的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生其效果,不可疊加。

  5.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範圍:宏觀低速的物體和在慣性系中。

  6.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體有向上的加速度稱物體處於超重。處於超重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FN(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於物體的重力mg,即FN=mg+ma。(2)失重:物體有向下的加速度稱物體處於失重。處於失重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FN(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於物體的重力mg。即FN=mg-ma。當a=g時FN=0,物體處於完全失重。(3)對超重和失重的理解應當注意的問題

  ①不管物體處於失重狀態還是超重狀態,物體本身的重力並沒有改變,只是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不等於物體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現象與物體的速度無關,只決定於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減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減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狀態下,平常一切由重力產生的物理現象都會完全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體不再受浮力、液體柱不再產生壓強等。

  7、處理連接題問題----通常是用整體法求加速度,用隔離法求力。

推薦閱讀:

2016高考資訊 | 2016藝考 | 2016自主招生 | 2016中國大學排行榜 | 最美校花盤點

1月高考關注:特殊類型招生與港澳高校內地招生

中國校友會網:2016年中國各類型大學排行榜

2016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權威解讀(共9科)

25所高校招辦解讀2016年藝術類專業招生政策

調查稱2015年高校畢業生月起薪平均為4187元

武漢大學女神黃燦燦 清純扮相引人眼球(組圖)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知識點:理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中考物理知識點:理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叫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上述的「沒有受到外力作用」需要正確理解,實際當中不受外力的物體少見,這裡指的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外力作用相互抵消,相當於沒有受到外力。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典型例題總結,一份全搞定!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內容,是力學知識的核心內容,也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將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學知識結合可推導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動量守恆定律和機械能守恆定律;將牛頓運動定律與萬有引力結合,可研究天體運動規律;此外,牛頓運動定律在電磁學,熱學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因此,牛頓運動定律實際上幾乎貫穿了經典物理學的全部內容。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梳理
    一、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2、意義:揭示了力與運動的關係,即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定義了慣性,即任何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
  • 《牛頓運動定律》資料匯總!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2。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總結,新學期預習/複習必備!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總結,新學期預習/複習必備!
  • 牛頓第一二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高中物理必考
    很多高中學生對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公式內容是什麼都不太清楚,當然這是高考物理必考內容,而且每年考試佔的比重都非常大。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它又被稱作為慣性定律。
  • 高中物理:一份牛頓運動定律之傳送帶解題方式,助你攻克難關!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在傳送帶問題中的應用。傳送帶問題是困擾高中學生的一個典型問題,水平的傳送帶還行,特別是傾斜的傳送帶,有時候更是一籌莫展。為什麼傳送帶問題這麼難呢?小編根據以上原因總結一份高中牛頓運動定律在傳送帶問題中的應用,建議大家列印收藏(文末有免費領取方式)由北大博士團隊一起總結《高考秘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文末方式免費領取,根據高考考點總結各科的解題技巧與必考知識點,既能快速提高成績和學習效率也能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 在物理高考中哪個知識點考查最頻繁——近三年全國卷雙向細目表
    下面先來看物理必修一的知識點考查情況,從圖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與圖像,共點力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考查最頻繁。在難度上也是不是有難度較大的題出現,所以以上三個知識點也必將是2020高考的重點。
  • 高中物理:牛頓運動定律,高考難點+解析+知識點+學霸推薦
    運動和力的關係是怎樣的?從遠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尋著。但從亞里斯多德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到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力的真正效應不是使物體運動,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 高考必備|高中物理必修一、二知識點全面大總結,提分必看!
    重慶2021屆高考實行「3+1+2」的政策 :「 3」即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1」是在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中選擇1門(必須選一門);「2」是考政,地,化,生四門學科中任選兩門。「3+1+2」共有十二種選科組合方式,具體的數據如下:
  • 高中物理必修1:牛頓第三定律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1:牛頓第三定律1.牛頓第三定律(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表達式:F=-F′.牛頓第三定律的適用範圍:牛頓第三定律是個普遍定律.所闡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不僅適用於靜止的物體之間,也適用於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這種關係與作用力性質、物體質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觸還是不接觸)、物體運動狀態及參考系的選擇均無關. 3.
  • 人教版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基礎+拓展
    滑板車、列車等運動的物體,停止施加動力,還會繼續運動嗎?為什麼最終要停下來?亞里斯多德認為:如果要使物體持續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伽利略則認為: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運動之所以會停止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你同意誰的觀點?要回答以上問題,就涉及到今天需要輸出的知識點了:牛頓第一定律。在《物理》八下第七章中我們對力、彈力、重力、摩擦力、力的作用效果和二力平衡等力學知識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 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
    牛頓第一定律:(1)內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2)理解:① 它說明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慣性與物體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運動狀態無關)。
  • 高中物理 | 4.5牛頓第三定律詳解
    力的性質一定是同性質的力不一定是同性質的力力的大小關係大小相等大小相等力的方向關係方向相反且共線方向相反且共線轉換研究對象法在受力分析中的應用:轉換研究對象法是A物體作為研究對象無法求結果時,可以選與A相互作用的B物體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求解的方法,該方法往往用到牛頓第三定律
  • 牛頓為什麼會研究力和運動?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定律是這樣產生的
    再有運動和力的關係用一個規律不能說明那麼多的問題,所以牛頓用了三個。隨著人們對物理現象的研究,人類的正確認識也是逐步完善的。從物理學的發展史來看,科學家們(伽利略等)是先認識到力不是住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的雛形。後來由牛頓進行了總結,產生了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
  • 2019全國卷II高考物理必考20題,第六題:牛頓第二定律,選擇題
    在高中物理中,牛頓第二定律是核心內容,在各個部分的內容中都會有所考查,只要涉及到力和運動關係的,實際上就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知識點。這個知識點本身非常容易,就是一個物體所受的合力等於該物體的質量乘以物體的加速度。由於在電學和磁學中也經常用到,所以該知識點不一定會單獨命題。
  • 牛頓第一定律,在初高中是很重要的,掌握這個知識點物理將變簡單
    在初中下冊開始接觸牛頓第一定律,相信我們很多同學能夠把它背下來,但是在應用這個知識點這一塊,顯得很是生疏。這個知識點如果只是在初中學也就好了,可是到了高中還要學它。這就讓人有點難過了,不過這個知識點要理解也很簡單。我們只要抓住這3個點,這個定理是怎麼發展過來的?
  •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知識點練習:牛頓第一定律
    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於課前)   1.大量事實表明,原來靜止的物體,具有保持靜止狀態的性質;原來處於運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性質。我們把物體保持_________不變的性質叫做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過實驗和觀察,科學家認識了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並把這種物質屬性稱為慣性。
  • 2017年高考物理考點預測和分析
    馬上要上高考的戰場了,物理複習沒方向怎麼行!下面是小編根據考綱和往年考試預測本年考試考點,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物理考點預測和分析資料,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高考物理母題揭秘——力與運動綜合計算題,拿下它考場不丟分
    力與運動綜合計算題,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運用力學概念和規律解題的能力,一直以來都是高頻考點。想要快速提分的同學注意了,如果你把這部分題做對了,逆襲很容易。高考物理題型分析通過分析歷年來高考真題和考試大綱,【力與運動綜合計算題】呈現出這樣的特點:過程複雜、能力要求高,經常作為試卷的壓軸題出現。其中,「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等相關知識,是考試中經常用到的知識點。需要同學們重點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