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32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授時系統完全不輸GPS!

2021-01-09 中國科普博覽

我國第32顆北鬥導航衛星系統除了導航定位服務,它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授時。北鬥授時,結束了我國電力運行時間完全依賴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的歷史,使得以往缺乏安全保障的「美國授時」變為「中國授時」。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董工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北京時間7月10日04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導航衛星系統第32顆。該北鬥衛星作為北鬥二號衛星的「替補」星,屬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後,將接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除了導航定位服務,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授時。

說到授時,好多人都表示不知道這玩意是幹啥的,都覺得離自己生活很遠,其實在現在社會沒有什麼比時間更重要了。授時網絡建設是每個國家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像中國這種地域遼闊的國家,時間統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看過肖恩.康納利的《偷天陷阱》麼,兩個大盜就是利用兩地時間不統一來竊取巨款的,所以啊,時間真的就是金錢啊,各個國家都不惜重金打造自己的時間統一網絡。

我們國家在西安設有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通過各種授時手段發出,主要使用的有:網際網路授時,短波授時(BPM),長波授時(BPL),還有就是咱們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授時。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圖片來源:中科院授時中心官網)

網際網路授時,能夠達到一秒以上的精度,平時看的智慧型手機上時間就是這麼來的,獲取方便,但是精度太低,只能滿足日常使用;短波授時,能夠達到1ms精度,精度算是一般吧,還需要使用短波接收設備,配短波電臺和接收天線;長波授時,能達到1us精度,精度較高了,但是這玩意天線太大,功率太高,主要是船上用的,或者,你得專門給它修個房子……

相比於比這些手段,使用北鬥衛星授時效果如何呢:首先看精度,北鬥授時設備能夠達到10ns以上的精度,在常用的無線授時手段裡算是很高的了,可以直接應用到各種精密操作場景;同時,由於接收機天線長度與波長成正比,短波波長10-100m,長波波長1000m以上,北鬥導航衛星信號波長在0.2m左右,所以它的接收天線才能做到釐米級的尺寸,放進你的手機裡。一般授時用蘑菇頭天線加上防雨天線罩直徑也就10cm左右。

圖片來源:www.frbiz.com

因此北鬥接收機在體積、功耗上都遠小於短波設備和長波設備,兼具高精度和小體積,易安裝的特點,在花費上價格也要遠低於長波授時設備,但精度卻高了兩個數量級。

這就好像智慧型手機與大哥大比,比你輕,比你好用,還比你便宜。可以說衛星授時的出現給各個需要精密時間的領域都帶來了質的飛躍,讓我們終於有了小型化、高精度、易安裝而又廉價的時間源。

現在北鬥授時已經服務於金融、電力、大型工程等領域,金融能理解了吧,電力是怎麼回事,這還不簡單,少收北京城一毫秒的電費是多少錢???

開個玩笑,這並不是主要作用,重點是安全、安全、安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電力網絡是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裡邊有各種需要做動作的繼電保護裝置、自動化裝置、安全穩定控制系統、能量管理系統(EMS)和生產信息管理系統等,如果沒有統一的時間基準,一旦動作不同步,很容易發生電網事故,事實上各國也都有過,加上中國的電網跨地域,覆蓋廣,系統更加龐大,精確授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用上北鬥之前,我國的電力授時是完全依賴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的,導致其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嚴重影響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現在有了北鬥授時,結束了我國電力運行時間完全依賴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的歷史,使得以往缺乏安全保障的「美國授時」變為「中國授時」。像我們生產的電力授時產品,能夠達到ns級別的授時精度,完全不輸GPS的。

想想波及美國東北部、加拿大南部持續幾十個小時的北美大規模停電事故,想想三哥動不動就沒電,一年電網都不知道能故障多少次,再想想你有多久沒經歷過突發停電了?我國的電網可稱得上是同等規模電網系統中最為穩定安全了,在保障電網系統安全運行上,北鬥授時功不可沒。

即便不是高精度授時專用的北鬥接收機,達到1μs以上的精度還是很隨意的。1ns是十的負九次方秒,1μs是十的負六次方秒,人類的反應速度才是0.1s,我們要這麼高的精度有啥用呢?

圖片來源:www.toutiao.com

例如,中國那麼多基建項目,架橋,修路什麼的,在大橋合攏或者在海底鋪沉管的時候,都需要很多臺工程機械配合,比如讓一段100米長的沉管向北平移1米,怎麼實施呢,可能是有四五臺起重機一起合作,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讓它們一起行動呢?在對講機裡喊「1、2、3,預備,起!」那肯定是不行的,怎麼也得對個表吧,比如設定各機都是在1:00:30開始移動。如果都用的各自計算機從網際網路獲取時間,那麼這幾臺起重機的所謂「同時」行動就存在±1秒的差距,比用對講機是強了不少,然而遠遠不夠用。使用北鬥授時就不一樣了,各分機之間的時間精度差距降低至納秒的級別,這樣的「同步」精度,甚至比你用長電纜把他們一個個連起來搞所謂「同步控制」的電信號傳輸延時還要小的多,這才是「真·同步」。看起來是各幹各的,誰都沒搭理誰,其實卻是「心有靈犀」,動作做到分毫不差。

各個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建設現場,動輒上千米的作業面,時間上差上一點,那就真是失之毫釐謬以千裡,所以北鬥授時意義相當重大,你可能不會直接使用到,但是它一直在保障你的生活。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均已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中國第9顆北鬥導航衛星2次雷電間隙成功發射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點擊查看更多軍事圖片中新網西昌7月27日電 (張利文 孫自法)北京時間27日5時4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將第九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這是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組網的第四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 中國成功發射第四十六顆北鬥導航衛星 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07次...
    6月25日凌晨2時09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四十六顆北鬥導航衛星。資料圖這是北鬥三號系統的第二十一顆組網衛星、第二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後,這顆衛星將與此前發射的20顆北鬥三號衛星組網運行,適時提供服務,進一步提升北鬥系統覆蓋能力和服務性能。此次發射的北鬥三號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07次飛行。
  • 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搭載的原子鐘等都是「西安造」
    2020年3月9日19時55分,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在舉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又一個來自中國航天的振奮人心的消息。位於西安航天產業基地的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為該衛星提供了導航分系統、天線分系統、轉發器分系統等有效載荷產品。
  • 中國的GPS?--析「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圖)
    海珊,他們所使用的炸彈都是一種:聯合攻擊炸彈(JDAM),這些炸彈之所以都能夠精確的打擊目標,是因為他們都是通過衛星定位來實現定位,提供這種定位服務的正是由24顆美國衛星組成的全球定位系統--GPS。   2003年5月25日零時3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地將第三顆「北鬥一號」導航定位衛星送入太空。
  • 打開手機導航的定位為什麼還是GPS,而不是中國的北鬥?
    BDS全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手機上的定位一般理解成定位,或者定位服務,從字面上看,GPS的叫法相對更貼切一些,而GPS也叫習慣了,也可以理解成一個統稱。
  • 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 西安科技助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迎賽點
    西安分院舉行北鬥三號第二顆GEO衛星進站動員會。 賈荷儀 攝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西安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迎來賽點中新網西安3月10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昊)9日19時55分,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從「北鬥」淺談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已經發射衛星55顆(另有4顆實驗衛星),除去失效退役的衛星,在軌有效衛星45顆(含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系統)。北鬥系統的星座由中圓地球軌道衛星(MEO)、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組成。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
    2020-07-29 17:43:23來源:FX168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入網】7月29日,據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微信公眾號通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 ?
    不。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北鬥導航系統究竟有多少顆衛星,還真是個燒腦的科技問題。先看下面的報導:5月17日23點48分,我國使用長徵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45顆衛星。什麼?第45顆?這就是問題所在。
  • 26年鍛造終成北鬥星座!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導航服務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2020年年底前,北鬥二號系統還將發射1顆地球靜止軌道備份衛星,北鬥三號系統還將發射6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進一步提升全球基本導航和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並實現全球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國際搜救、精密單點定位等服務能力。 基本導航服務。
  •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成功 原標題:   中新網西安11月2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2日透露,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第17顆衛星已成功發射。
  • 中國北鬥導航系統 2020 年前再發射 12 顆衛星:完成全面建設
    IT之家12月27日消息 2018年12月27日下午,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建成及提供全球服務情況發布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召開。大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宣布,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於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 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成功發射
    梁珂巖攝 本報西昌電(陳飈孫欣記者彭溢)1日23時5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1顆北鬥導航衛星。 這顆衛星屬於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17顆全球組網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北鬥三號系統中功能最強、承載最大、壽命最長的衛星。該星經測試入網後,將成為世界現役功能最強的導航衛星之一。 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介紹,這顆衛星除提供基本導航服務(RNSS)外,還將提供短報文服務(RDSS)、星基增強服務(SBAS)。
  • 我國成功發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
    2019年9月23日 5 時 10 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顆北鬥導航衛星。  兩顆衛星均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目前在建的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衛星。經過 3 個多小時的飛行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在軌測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2020年前再發射12顆衛星
    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今日開始提供全球服務。北鬥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世紀90年代啟動研製,按照「三步走」戰略實施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北鬥三號系統建設,先有源後無源,先區域後全球,2012年底開通亞太服務,如今終於開啟了全球時代。
  • 從觀象授時到北鬥衛星精準授時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的同時,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全球組網後即將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全球定位導航和精準授時服務。衛星導航授時系統作為一個國家重要的空間信息基礎設施,是一個國家自主和安全的保障基礎,無論是對於國防,還是社會生產、日常生活,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中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2019-04-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飛行次數上百  新華社西昌4月20日電(記者謝佼、李國利)4月20日深夜,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4顆北鬥導航衛星。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我們除了有「中國速度」,同樣有「中國精度」
    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甚至是基礎設施中的支撐和基礎。從時間上來講,導航系統提供的時空基準不可或缺。精確的時空基準,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戰略資源,通信、電網、金融等行業,都需要導航衛星的精準定位和授時功能。從防禦上來講,導航衛星也尤為重要,在保衛國家安全的時候,很多武器裝備的制導、導航都離不開衛星。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將向全球提供服務
    《瞭望》:公開的「北鬥」導航衛星秘密   北鬥系統已進入了衛星發射布網的高峰期。按計劃,到2020年,北鬥將與美國GPS一樣,成為一個向全球提供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  第7顆北鬥導航衛星於2010年12月18日成功發射。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到底能做什麼?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34;)第55顆衛星搭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標誌著自1994年開始預研的北鬥系統終於完成全部組網星座發射任務,正式建成!同時,北鬥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三種完全不同軌道的導航星座:中圓軌道衛星,靜止軌道衛星和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後兩者著重覆蓋亞太地區,進一步提高相應導航定位與授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