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z iss1200連續式多腔體濺鍍系統應用於薄膜太陽能電池鍍膜 有效...

2021-01-08 索比光伏網

索比光伏網訊:

manz

目前可供應整個薄膜製程鏈的生產設備 •ISS1200也可應用於生產TFT顯示器面板、觸控螢幕及OLED有機發光面板的製造 •中國當地生產,以最快的速度供應核心市場

•Manz 目前可供應整個薄膜製程鏈的生產設備

•ISS1200也可應用於生產TFT顯示器面板、觸控螢幕及OLED有機發光面板的製造

•中國當地生產,以最快的速度供應核心市場

Manz 為全球領先的高科技設備製造商,我們推出了垂直式基板鍍膜專用的創新真空系統ISS 1200,藉此補足薄膜太陽能市場的相關產品需求。所謂「補足」意指在Manz的整廠解決方案(Manz Total Fab Solution)為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新增了製程環節,此新增的製程環節標榜與原來的設備及技術能夠相互的配合運作,並與市場的技術同步化。在此概念下,所有製程的相關步驟會依據彼此需求完美量身訂作,包括雷射加工技術、化學溼製程工藝,現在還加入真空鍍膜工藝,以及其全自動的連結與智能控制。ISS 1200以物理氣相沉積法 (PVD) 為運作基準,在物理製程的協助下,將鉬之類的原料轉換為氣態,然後再沉積到玻璃基板上成為導電膜層。其佔地面積小且模塊化的連續式多腔體濺鍍系統,讓製造商達到更好的原料利用率。

我們的濺鍍系統能縮短生產間隔時間,幾乎無須維護,並可與新舊生產線輕易整合。創辦人暨執行長 Dieter Manz 表示:「有了ISS 1200,我們得以徹底削減太陽能電池相關部分的生產成本。」PVD 真空鍍膜系統是整合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的重要關鍵,完整整合了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線,造就了薄膜電池生產的整廠解決方案,同時將薄膜電池的效率提升至與晶矽電池一般。就如同Manz CIGSfab為銅銦鎵硒電池生產的整廠解決方案。2012 年 9 月初,我們發表效率達 14.6% 的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突破先前所創下的世界紀錄,彰顯了我們依然為市場上技術領導的廠商。

從全新的 ISS 300 到 ISS 1200 皆由 2010 年成立於德國卡爾斯坦的 Manz Coating GmbH 所研發,憑藉著長期建立的技術及系統概念建立鍍膜相關製程設備。除了太陽能產業外,濺鍍系統也適用於其他高技術需求的市場,例如TFT顯示器面板與觸控螢幕,以及有機發光二機體 (OLED)面板的製造。我們目前與客戶的項目為利用濺鍍系統製造 OLED 發光基板,在這極具潛力的市場,我們將把OLED的技術製造在玻璃上。

由於濺鍍系統未來的重要市場將在亞洲,因此一開始我們便安裝此系統於我們集團內最大的蘇州廠。擁有在中國當地生產這些機器的實力,讓我們與歐洲競爭對手相比得以大幅節省成本。結合 Manz Coating 在德國的專長,我們期許將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此領域的市場。

全球領先的高科技設備製造商 Manz AG 利用垂直式基板鍍膜專用的創新真空濺鍍系統,補足薄膜太陽能市場所需的真空鍍膜系統。

相關焦點

  • Manz發布雙面鍍膜新設備 進軍真空鍍膜市場
    2012年8月6日高科技產業整合解決方案供應商Manz AG宣布將正式進軍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真空鍍膜市場,並借參展於法蘭克福舉行的歐洲光電太陽能會議暨展覽會(EU PVSEC)期間,推出新型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PECVD)垂直鍍膜設備VCS 1200,該設備能對晶體矽太陽能電池進行正面與背面的雙面鍍膜
  • 真空多腔高功率脈衝磁控濺鍍系統結果公告(包1)
    1、項目名稱:真空多腔高功率脈衝磁控濺鍍系統2、項目編號:[350200]D111-1A032103電子工業專用生產設備高真空多腔高功率脈衝濺鍍系統
  • How It’s Mad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崛起
    繼2009年和2012年的早期關鍵實驗之後,人們對這些生產設備的興趣激增,目前正在進一步優化它們的性能,並尋找可行的商業應用路線。本文,我們將帶您看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製造過程和相關技術。 什麼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顧名思義是由鈣鈦礦材料作為核心部件製備的太陽能電池。
  • 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
    交谷太陽能浙江生產基地主要從事薄膜組件、單晶組件、多晶組件、雙玻組件、太陽能瓦,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獨立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薄膜電池太陽電池除了平面之外,也因為具有可撓性可以製作成非平面構造其應用範圍大,可與建築物結合或是變成建築體的一部份,應用非常廣泛。
  • 沙特科學家研製出超薄無毒薄膜太陽能電池
    不過現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研發出不含銦的超薄太陽能,雖然效率比不上傳統矽晶太陽能,但是可以採用噴塗製程與可撓基板,不論靈活性還是可塑性,都略勝一籌。根據實驗,全新電池輕薄到能直接貼在肥皂泡泡上。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中,銅銦鎵硒型(CIGS)太陽能轉換效率最高,小面積電池效率已經達到20.3%,模塊的效率也已達14%。
  • 薄膜太陽能電池現狀與發展趨勢
    太陽能是各種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質能、風能、水能等都來源於太陽能。太陽能電池是是一種通過光伏效應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的一種裝置,是利用太陽能的一種重要形式。目前,人們根據所選用的半導體材料將太陽能電池應用技術分為晶矽和薄膜兩大類。
  • 薄膜太陽能電池,你了解多少?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幾年來,太陽能電池越來越受到科研人員的重視,發展迅速,前景光明。除了傳統的晶體矽用於太陽能電池的製備中,現在薄膜太陽能電池板也發展得如火如荼,那麼薄膜太陽能電池有哪些?它們的性能如何?跟著小編看看吧!隨著基礎科學的發展,太陽能電池板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板正逐漸成為主流。
  • 沙特研製出超薄無毒薄膜太陽能電池
    不過現在沙烏地阿拉伯科學家研發出不含銦的超薄太陽能,雖然效率比不上傳統矽晶太陽能,但是可以採用噴塗製程與可撓基板,不論靈活性還是可塑性,都略勝一籌。根據實驗,全新電池輕薄到能直接貼在肥皂泡泡上。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中,銅銦鎵硒型(CIGS)太陽能轉換效率最高,小面積電池效率已經達到20.3%,模塊的效率也已達14%。
  • 夢得杯—鍍覆技術論文大賽丨高功率脈衝磁控濺射沉積(AlCrNbSiTiV)N薄膜提升刀具的切削性能【劉志偉 何靖國 等】
    由高熵合金與氮化合金結合而成的高熵氮化合金將是嶄新且充滿可能性的新領域,刀具、模具等工件表面披覆高熵合金薄膜能夠有效增強其機械強度及耐高溫軟化、耐高溫氧化、耐磨、耐腐蝕等性能。與傳統合金鍍膜相比,高熵合金應用層面非常多元,有著無數的驚喜等待發現。
  • 太陽能光伏PECVD鍍膜設備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概述前面幾章已經介紹了太陽電池生產線上的清洗制絨、擴散和刻蝕等設備結構及性能參數。本章將著重闡述鍍膜設備———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lasmaEnhancedChemicalVaporDeposition,簡稱PECVD)。
  • 光伏TCO鍍膜玻璃的應用技術分析
    TCO玻璃首先被應用於平板顯示器中,現在ITO類型的導電玻璃仍是平板顯示器行業的主流玻璃電極產品。近幾年,晶體矽價格的上漲極大地推動了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目前薄膜太陽能電池佔世界光伏 市場份額已超過10%,光伏用TCO玻璃作為電池前電極的必要構件,市場需求迅速增長,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高科技鍍膜玻璃產品。
  • 薄膜太陽能電池國產化之路
    雖然各種薄膜電池的效率記錄不斷地被刷新,但在國內國際,眾多薄膜企業或破產或退出薄膜電池業務。與太陽能電池市場上晶矽電池的一片火爆相比,薄膜電池的市場份額顯得尤其寒酸刺眼。 2013年,由於轉化效率始終無法突破10%,且光致衰退效應嚴重,80%-90%的矽基薄膜太陽能電池廠商紛紛倒閉。
  • 鍍膜光伏玻璃與太陽電池匹配性淺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領跑者」計劃推進對光伏組件轉化效率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組件技術升級不斷從太陽電池、封裝工藝、封裝材料等方面來降低封裝光學損耗與電學損耗。其中,光伏玻璃透光效果是影響光伏組件發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光伏玻璃表面增加減反射膜可有效提升組件功率,但由於減反射膜選擇的多樣性,組件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使用相同技術指標的光伏玻璃卻產出功率差異較大的組件。
  •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分析
    第一代為單晶矽、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第二代為矽基、非晶矽等太陽能薄膜電池,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就是多結太陽能電池。 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板的應用 銅銦鎵硒薄膜太陽電池具有生產成本低、汙染小、不衰退、弱光性能好等特點,光電轉換效率居各種薄膜太陽能電池之首,接近晶體矽太陽電池,而成本則是晶體矽電池的三分之一,被國際上稱為「下一時代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薄膜太陽電池」。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前途在哪?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在世界上首次報告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狀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 工藝路線漸成熟 薄膜太陽能電池發展前景被看好
    多晶矽投資熱潮還未消退,最近,企業資本又大手筆頻投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繼今年2月份漢能控股集團宣布將投入280億元啟動廣東河源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製造基地之後,3月份,四川又有多家企業近230億資金轉投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
  • 中國薄膜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產量統計
    薄膜太陽能電池可以使用在價格低廉的陶瓷、石墨、金屬片等不同材料當基板來製造,形成可產生電壓的薄膜厚度僅需數μm,目前轉換效率最高可以達13%。薄膜電池太陽電池除了平面之外,也因為具有可撓性可以製作成非平面構造其應用範圍大,可與建築物結合或是變成建築體的一部份,應用非常廣泛。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
  • 日本科學家利用磷化銦納米線來提升太陽能電池效能
    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y)與日本廠商Honda集團以圖案化的二氧化矽薄膜為模版,利用區域選擇性外延(selective-area epitaxial)技術處理化合物半導體,共同研究出磷化銦(InP)的核殼(core-shell)結構納米線太陽能電池,並宣稱其個別轉換效率高達12.3%。
  •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雷射加工應用分析
    該雷射器的一項有趣的應用領域是薄膜加工,在該應用中,有選擇性的燒蝕過程結合了高精度和高速度的特點,使得超快雷射器具備了無可比擬的優勢。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加工都還是基於納秒雷射燒蝕和機械刻線。這些加工過程在理論上都是可行的,但是在大規模生產過程中,仍然需要提高重複頻率和生產成本。                歷史上,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採用了矽片的生產技術。該技術運用了低成本的浮法玻璃作為基底材料,而不是用昂貴的矽片。低成本基底結合了薄膜塗層作為作用層,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 科研光伏電池靶材技術
    在CVD設備中,氣態前體化學物質流入裝載了矽晶圓的工藝腔體。這些氣態前體在晶圓表面發生反應,形成所需的薄膜,同時副產物將從腔體中抽走。將晶圓裝載到MOCVD系統中,然後將純淨氣體輸入反應器中。氣流由化學前體組成,並在反應器中分解。該化學反應使晶片的晶體層得以生長。因此這個過程被稱為「外延」,即在襯底上沉積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