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便可致命」的相思子究竟是什麼?

2021-01-15 百家號

最近,一則《世界毒性最強植物雞母珠現身廣州》的報導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報導中說,廣州機場海關從一位由衣索比亞回國的旅客行李中,檢獲到了0.1公斤雞母珠。報導中還稱,「(雞母珠)毒性劇烈,一顆便可致命,被民間列為『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植物前五名』」。

其實,這個事件本身,是因為這位乘客夾帶國外植物種子入境,違反了我國海關檢驗檢疫條例而發生的。不過,很多網友看到報導配圖中那顏色鮮紅,一端還帶著黑色的植物種子,與自己在國內購買到的、用作配飾和觀賞的所謂「相思子(豆)」或「紅豆」十分相似,由此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恐慌。那麼,報導中的雞母珠究竟是什麼?它和「相思豆」、「紅豆」有什麼關係?它真的具有如此大的毒性嗎?

雞母珠、相思子和紅豆

其實從植物學上說,「雞母珠」其實是相思子的俗稱,屬於「同物異名」,而「紅豆」的概念,則更為寬泛。

相思子這個名稱,既是對植物名稱,也是對植物所結種子的稱呼。對植物來說,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屬(Abrus)植物的統稱。全世界相思子屬植物共有約12種,廣泛分布於從世界各地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在我國,有四種相思子分布,其中以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這一種最為常見,此外在我國廣東、海南等地,還有不少毛相思子(A. mollis)、廣州相思子(A. cantoniensis)分布。而如果是對於種子來說,那麼相思子,則特指相思子這種植物所結的種子。

相思子的植物本身平淡無奇,本身是攀緣的藤本植物,長有豆科植物典型的偶數羽狀複葉,每年夏季時節會開出一串串紫色的小花。在廣東等地,相思子植株,以及廣州相思子、毛相思子等植株的根莖,被稱為「雞骨草」來煲湯或做草藥使用。而相思子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種子:它的種子和普通的綠豆大小相仿,大部分呈現鮮豔誘人的紅色,而在胚根一端約1/3的部位則呈現黑色。這紅配黑的搭配,使得它顯得十分獨特。由於紅底配著黑色,頗似雞眼睛,因此在閩粵臺灣一帶被稱為「雞目珠」,久而久之訛傳為了「雞母珠」。而在廣西一帶,還有著「猴子眼」的俗稱。

如果說是配色使得它引人喜愛的話,王維膾炙人口的《紅豆》一詩則使得它更為出名。「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相思子的稱呼,和這首名詩不可謂沒有關係。不過根據後人考證,王維詩中的「紅豆」,並非這黑紅分明的相思子,而更有可能是豆科海紅豆屬(Adenanthera)的海紅豆(Adenanthera pavonina),亦或是紅豆屬(Ormosia)的紅豆(Ormosia spp.)。後面這二者,種子都完全是鮮紅色,籽粒也更大,並且在歷史上的確有作為信物相贈的傳統。古人們沒有區分這幾種紅豆的意識,使得「相思子」之名旁落別家,也的確令人唏噓。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由於《紅豆》這首詩,使得一些人反而給相思子戴上了「紅豆」的名稱,這下,使得相思子和我們日常食用的紅豆(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或赤小豆Vigna umbellata)成了「異物同名」。這種混淆的影響就不僅僅是文學圈的爭吵,而是會鬧出人命的:因為相思子的確含有劇毒成分,如果和食用的紅豆相混淆而導致誤食,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相思有「毒」

在報導中,對相思子的毒性描述為「一顆便可致命」。那麼,這是真的嗎?

相思子劇烈的毒性,來自於種子子葉細胞中含有的一類蛋白質成分:相思子毒蛋白(abrin,在臺灣地區被稱為雞母珠毒素)。目前人們發現相思子毒蛋白可包含四種,分別以a-d命名,其中 b和c型毒性較低,而起到主要毒性作用是a和d型。完整的相思子毒蛋白,是由A、B兩條多肽鏈結合、摺疊而成的,十分類似於另一種廣為人知的植物毒蛋白——蓖麻毒素,而後者則因為曾多次被間諜組織用於暗殺活動而名噪一時。相思子毒素的毒理學也與蓖麻毒素十分類似,在進入人體後,B鏈可以與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結合,並誘發細胞向內轉運毒蛋白,使得毒蛋白進入細胞內部。進入細胞後,A鏈則會和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工廠——核糖體結合,水解核糖體蛋白組分,使得核糖體失去蛋白合成的能力,最終造成細胞的死亡。這一過程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人體往往要經過數小時乃至數天的潛伏期才會出現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發燒、出血、循環衰竭等,嚴重時則會導致死亡。

那麼,攝入多少相思子會造成生命危險呢?根據測算,對於純化的相思子毒蛋白粉末,成年人經口攝入的半數致死劑量大約為7μg/kg(微克每千克),而通過呼吸道吸入的半數致死量則為前者的一半,約3.3μg/Kg(這大抵是一些報導中「3微克就會致命」的錯誤的來源)。換句話來說,對於70kg體重的成人來說,吃下約0.5mg(1mg=1000μg)或吸入約0.24mg相思子毒蛋白純品,就有一半可能性致命。那麼考慮到相思子毒蛋白在種子內約2%的含量,以及相思子約70mg的平均重量計算,那麼的確半顆相思子中所含的毒蛋白量就足夠致命了。

面對相思子,我們怎麼辦?

不過,上面描述的,都是相思子中所含毒蛋白被人體充分吸收時的理想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購買或佩戴相思子製作的飾品,倒不至於「見相思子而色變」。首先,相思子毒蛋白存在於子葉細胞內,而它外面被一層緊密的種皮緊緊包裹。因此觸摸完整的相思子,並不會導致中毒。其次,相思子毒素並不具有揮發性,因此也並不會被吸入而導致中毒。此外,我們的皮膚附著的角質層,也能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因此即使接觸少量破碎的相思子,只要及時擦除,也不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事實上,相思子和其製品最大的危險性在於被誤食,以及加工過程中形成的粉塵吸入。由於相思子具有「紅豆」的俗稱,因此在使用時可能同能夠食用的紅豆相混淆;而幼兒、寵物等,則可能不慎誤食。因此一定要注意全紅的食用紅豆,和紅黑相間的相思子的區分。如果家中有幼兒、寵物等,也應將相思子儲藏、放置在幼兒寵物無法觸及的地方。而在加工相思子時,也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鑽孔等操作產生的粉塵被吸入體內。

如果已經購買了相思子製作的飾品,那麼在拋棄、封存之餘,還有其他保證安全的辦法嗎?辦法是有的,那就是加熱處理。根據實驗,相思子毒素在80℃處理1小時以上,100℃處理30分鐘以上後,其毒性就會由於蛋白質變性而消失。因此將這些飾品進行至少半小時以上的高溫處理(烘烤或水煮),就可以去大大降低其毒性,讓其變得更為安全。當然,即使是處理後的相思子製品,也應妥善保管,確保萬無一失。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廣州少女與母賭氣吞十餘相思子 專家稱一顆就致命
    請注意,相思子外表豔麗的植物有劇毒,專家稱一粒小小果實就足夠置人於死地。 青春期少女賭氣服毒幸獲救 前不久,小媛的媽媽從某個親戚那裡拿回一些相思子,全家人都不知道這種植物叫什麼,只覺得這種果實黑紅相間,晶瑩剔透,特別好看。小媛也很喜歡,經常拿在手裡把玩,還特意帶去學校給同學欣賞。
  • 一顆就要命!「雞母珠」到底是啥?
    報導中還稱:「(雞母珠)毒性劇烈,一顆便可致命,被民間列為『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植物前五名』。」不過,很多網友看到報導配圖中那顏色鮮紅,一端還帶著黑色的植物種子,與自己在國內購買到的、用作配飾和觀賞的所謂「相思子(豆)」或「紅豆」十分相似,由此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恐慌。那麼,報導中的雞母珠究竟是什麼?它和「相思豆」、「紅豆」有什麼關係?它真的具有如此大的毒性嗎?
  • 相思子的毒性有多大 如何辨別相思子和紅豆
    相思子很多人都聽說過,看起來和可以食用的紅豆很像。如果不認真區分的話,特別容易買錯。相思子是中藥,不可隨便使用。因為其毒性很大,吃錯了會導致人體中毒,嚴重的話則容易休克,甚至是死亡。那麼相思子的毒性有多大呢?建議大家來了解一下,多了解一些知識,才能保健身體健康。
  • 世界最毒的植物之一,不要輕易觸碰,一顆就能致命
    世界最毒的植物之一, 不要輕易觸碰, 一顆就能致命人們經常說一些東西越漂亮,它們就越有毒。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蘑菇,一些蘑菇長得很鮮豔,其實他們是不能食用的,反而一些長相一般的蘑菇倒是可以食用很安全。這句話也是非常適合一些花草,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外表亮麗但毒性很大的一種植物。
  • 「相思子」是王維詩中紅豆嗎?吸入3微克就能致死(1)
    經鑑定,該批紅色種子為雞母珠,又名相思子,是一種具有劇毒的植物。若人體吸入3微克雞母珠毒蛋白就會致命。如此劇毒,南京地區是否存在呢,這種子究竟又有何用?   愛要謹慎再美也有毒  雞母珠南京地區沒有 但網上有賣「雞母珠又名相思子,毒性確實大,不過並非觸摸就會中毒,它外殼堅硬,只要沒破損還是安全的。」中山植物園花卉博士李梅介紹,植物園目前沒有該植物,在廣東、廣西、雲南等熱帶地區都有分布。
  • 紅色「相思子」原是劇毒種子 吸入3微克就能致死
    經鑑定,該批紅色種子為雞母珠,又名相思子,是一種具有劇毒的植物。若人體吸入3微克雞母珠毒蛋白就會致命。如此劇毒,南京地區是否存在呢,這種子究竟又有何用?據悉,3微克雞母珠毒蛋白就會致命,而1顆雞母珠的含毒量要大於3微克,民間將其列為「世界上毒性最強植物的前五名」。有資料指出,吸入雞母珠粉塵而中毒的人,會出現呼吸困難、發燒、噁心和肺積水等症狀。如果有人誤食外層薄膜破損的雞母珠則會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和脫水症狀,並最終導致腎臟、肝臟、脾臟衰竭。中毒者一般在中毒後三至四天內死亡。
  • 紅色「相思子」最相思? 吸入3微克就能致死!
    經鑑定,該批紅色種子為雞母珠,又名相思子,是一種具有劇毒的植物。若人體吸入3微克雞母珠毒蛋白就會致命。如此劇毒,南京地區是否存在呢,這種子究竟又有何用?據悉,3微克雞母珠毒蛋白就會致命,而1顆雞母珠的含毒量要大於3微克,民間將其列為「世界上毒性最強植物的前五名」。有資料指出,吸入雞母珠粉塵而中毒的人,會出現呼吸困難、發燒、噁心和肺積水等症狀。如果有人誤食外層薄膜破損的雞母珠則會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和脫水症狀,並最終導致腎臟、肝臟、脾臟衰竭。中毒者一般在中毒後三至四天內死亡。
  • 雞母可美容不靠譜 專家稱雞母珠劇毒 可能會致命
    記者搜索發現,這種飾品在網上出售價格是每200克30元,有不少網友購買,但是店主卻不知道「雞母珠」劇毒可致死。昨天,記者走訪發現,在一些潘家園的手釧店可以接受預定。專家稱,雞母珠確實有毒,嚴重可致命,要提防誤食,佩戴當飾品不會中毒,但應謹慎保管。網上熱賣店主不知危害大「前兩天在網上買了一個雞母珠串成的手釧。現在特別的火,很多人都買來帶。
  • 「相思子」是王維詩中紅豆嗎?吸入3微克就能致死
    經鑑定,該批紅色種子為雞母珠,又名相思子,是一種具有劇毒的植物。若人體吸入3微克雞母珠毒蛋白就會致命。  如此劇毒,南京地區是否存在呢,這種子究竟又有何用?  據悉,3微克雞母珠毒蛋白就會致命,而1顆雞母珠的含毒量要大於3微克,民間將其列為「世界上毒性最強植物的前五名」。有資料指出,吸入雞母珠粉塵而中毒的人,會出現呼吸困難、發燒、噁心和肺積水等症狀。如果有人誤食外層薄膜破損的雞母珠則會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和脫水症狀,並最終導致腎臟、肝臟、脾臟衰竭。中毒者一般在中毒後三至四天內死亡。
  • 劇毒雞母珠網上當飾品賣 專家:誤食可能致命
    中科院植物學博士、果殼網科普作者郗旺告訴北青報記者,雞母珠確實有毒,嚴重可致命,一定要提防誤食,佩戴當飾品不會中毒,但應該謹慎保管。他還提醒,旅客在出國旅遊後入境時一定要注意攜帶的物品有無違反海關檢驗檢疫相關規定。
  • 中山植物園正展出有毒「相思子」
    2月26日,廣州機場在進行安檢時截獲超級劇毒植物種子,該種子從衣索比亞帶入境內,經鑑定,這種紅色種子叫雞母珠,又名相思子,如果人體吸入3微克雞母珠毒蛋白就會致命。這種子究竟又有何用?   在南京中山植物園多肉多漿植物展館,正舉行猴植物展,今天在這裡記者見到雞母珠種子的標本。這是個造型色彩非常豔麗的猴子圖案,拼成猴子圖案的植物叫猴子眼,有圖告知,猴子眼也叫雞母珠、相思子,但特別提醒「有毒勿觸切勿食用」。   記者發現,雞母珠每個直徑約0.5釐米,鮮紅的種子上還有一塊凸出的黑點,猴子眼的別名也由此而來。
  • 一顆要命,「相思」有毒!男子半夜誤喝十幾顆,然後……
    36歲的劉先生(化名)平時喜歡種植花花草草,他看到紅豆這種植物外形漂亮,便在網上購買了一些雞母珠種子,用來種植觀賞。 種植之前,雞母珠種子需要先用溫水浸泡一晚。上周,他挑選了十幾顆優質飽滿的雞母珠種子,泡在一個玻璃杯裡。 事發當天半夜,劉先生感覺有些口渴,當時睡得迷迷糊糊,看到桌子上有水杯,拿起來就咕咚咕咚大口大口喝起來,隨後又回房間繼續睡覺。
  • 雞母珠,這個致命的毒藥一定要分清楚
    最近,一條因為誤食雞母珠(相思子)的新聞上了熱搜。看了這個好多人才知道,原來雞母珠的毒性這麼致命!好多人也因為不了解這個植物,提出了很多疑問。那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梳理一下和雞母珠長得很像的幾兄弟吧!相思子是相思子族相思子屬的藤本植物,別名雞母珠、猴子眼、相思藤等。
  • 34.廣州相思子Abrus pulchellus subsp. cantoniensis——雞骨草茶
    第一次喝到雞骨草茶是去年在恩平調查水生植物的時候,在一個不起眼的快餐店,點了一份烤鵝飯,外帶送了一碗湯,當時並不知道雞骨草茶就是廣州相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