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缸長藻再也不用問別人,有它就夠啦

2021-01-18 瘋狂水草

一、絲藻


絲藻(Thread Alagae)是黑孢藻屬(Pithophora)的藻類,有時候容易與水棉屬(spirogyra)的發藻(Hair Algae)相互混淆。 絲藻通常長在葉片的邊緣, 長度可達 30 cm 的細絲狀。 絲藻與發藻也經常一起出現並糾纏在一起。

絲藻的誘發原因還不是很清楚。 雖然絲藻在池塘也常造成很大的困擾,利用控制水質的方式來抑制絲藻的效果有限。 有一種說法是過量的鐵質容易引發絲藻, 因此有人建議使用固態鐵肥,而非液態鐵肥。 但是這種說法,遭到部分草友的駁斥

至於絲藻的清除, 可利用筷子或牙刷加以捲起丟棄。生物防治法方面,飛狐或大和米蝦都是清理絲藻的好幫手。 此外玫瑰鯽對清理絲藻的功效,也頗受草友們的肯定。

個人覺得其實鰟鮍最經濟適用


二、發藻


發藻(Hair Algae)其實就是水綿屬(spirogyra)的植物, 常常附著於成長慢速的水草、底床或沉木上, 發藻的呈現灰綠色, 摸起來滑沾的感覺, 其長度通常不超過 4 cm。 這和絲藻(Thread Algae)是不一樣的。

光靠控制營養來著手, 並無法有效的抑制發藻的成長。 預防的措施比較重要, 任何新加入水族缸的水草或魚蝦, 都要先做好消毒防範的工作, 例如使用雙氧水或者漂白水來消毒。

一旦看見發藻的蹤跡,就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一旦發藻的成體或孢仔突破了這一道關卡, 後續的根除就比較麻煩了。


手動清理的方式包括使用筷子或牙刷將發藻卷除, 不要指望發藻會自動消失。

一旦發藻附著在底砂上, 最好的方式是翻動底砂上的發藻, 並將之埋入底砂下方 2 cm 以上, 將其活埋入無光照的底砂中致死。

附著在水草上的發藻, 必須好好的修剪, 這的確很麻煩, 但至少我們也學到了教訓, 日後不會等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才想到要清除整理。

過濾器也得徹底的清洗, 以免殘存的發藻成體與孢子日後有機可乘。

發藻的生物防制法效果不錯, 或者說發藻其實是不少魚蝦的零食與補品。 包括黑殼蝦與大和米蝦都是常用的除藻生物, 一眉道人清理髮藻的功效備受美草友的推賞。


三、絨毛藻


絨毛藻(Fuzz algae)是鞘藻屬(Oedogonium)的絲狀綠藻, 經常附著在水草的葉片或莖節上, 但也有可能自由漂浮, 絨毛藻的長度一般在 5-8 mm 左右。

很多藻類會混和成長:絨毛藻通常不超過 8 mm,而發藻通常不超過 4 cm。

水草缺素造成葉片養分的滲漏,可能是造成絨毛藻附著成長的原因。絨毛藻並不須要強光來成長, 受感染的水草可能因為蒙受缺素影響成長, 而使得葉片的養分滲漏至水中。 提供水草豐富的營養,能有效預防絨毛藻的發生,尤其是 CO2。


大和米蝦清理絨毛藻的功效卓著, 此外飛狐、小精靈、大鬍子異形、茉莉魚對絨毛藻的清理也很有幫助。

個人感覺上述三種藻在缸內形成的原因還是營養過多造成(對文中絨毛藻成因持懷疑) ,個人採用的對策就是減食減光換水配合微量的除藻類藥劑使用。

四、黑毛藻


黑毛藻(BBA, Black Brush Algae)可向來說是水族缸排名第一最難纏的藻類, 黑毛藻是旋毛藻屬(Audouinella)的藻類, 黑毛藻與鹿角藻都是紅藻, 外觀也有幾分相似, 因此也有不少草友相互混淆。

黑毛藻的誘發原因,就是缺乏 CO2 水中 CO2 不足或不穩定。

黑毛藻的韌性特別的強, 從酸性至鹼性的環境中都可存活, 尤其在硬水當中, 堅硬的刷毛使得唯一可能會啃食黑毛的食藻魚~飛狐~對黑毛藻也興趣缺缺。

新添購的水草在入缸之前, 最好能做防疫的工作, 將水草放入漂白水中浸泡 2 分鐘, 之後再種植到自己的水族缸。 漂白水則建議稀釋成 1/20 來浸泡。

一旦成長出來的黑毛藻,很難自動消失。 則必須動手加以清理,最好連同遭殃的水草一起剪除。

對策就是增加CO2和修剪


五、剛毛藻


剛毛藻(Chladophora)是絲狀、綠色的分支狀藻類,集結生長時看起來很像是個墨絲球。 剛毛藻摸起來並不會有滑滑的感覺, 而且絲線感覺起來又硬又細。

剛毛藻主要生長在直接受到光照的巖石或沉木上頭, 在嚴重的情況下, 也會長在水草上面。 不過剛毛藻通常會集中在某個地點, 很容易便能加以移除。

剛毛藻是屬於相當高等的藻類, 其體內所含有的葉綠素與高等植物是一樣的, 都是葉綠素 a 與 b 。


剛毛藻對低 CO2 的適應能力很強, 當水中 CO2 不足時, 很快就能利用 HCO3- 來當成碳元素的來源, 而不像其他水草還需要一段的時間來適應。 所以與其說剛毛藻被視為低 CO2 的指標, 不如說剛毛藻對低 CO2 環境適應比一般水草還要快。 所以想以化學**對付剛毛藻並不容易 。

六、藍綠藻


藍綠藻(BGA, blue green algae)也稱藍藻或藍綠菌(cyanobacteria)。 藍綠藻在大量繁殖時, 會形成藍綠色的薄膜, 並且於很短的時間內便會覆蓋所有的東西。 如果放任不處理的話, 藍綠藻將佔據整個水族缸, 並且會害死水草與魚類。

藍綠藻可以用物理的方式來處理和移除, 但如果水質沒有配合改善的話, 很快的又會死灰復燃。

藍綠藻由於是屬於細菌的關係, 也可以使用抗生素來殺死。 最常用的抗生素是紅黴素(Erythromycin)。 紅黴素用來治療魚病時, 建議劑量是連續五日以每 38 公升使用 200 mg 來投藥; 但如果要殺死藍綠藻, 建議只連續四日使用 2.5 ppm 的劑量即可。

不過使用紅黴素的結果, 也可能也同時會殺死過濾器與底砂中的硝化細菌, 再加上藍綠藻大量死亡腐敗的結果, 很可能造成水中的NH4因而升高; 況且未死亡的硝化細菌也需要氧氣將 NH4 轉變成 NO2 或 NO3, 所以水中也可能發生缺氧或者硝化作用因而減緩。 因此在以紅黴素治療至前最好儘可能將所有看得見的藍綠藻清除, 以緩和大量腐敗所早成的後遺症, 在治療之後也必須進行換水, 以降低水中的 NH4 濃度, 並且提供新鮮的氧氣。

對付藍綠藻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遮光法,是以黑色的材料將整個水族缸包裹起來, 不但關閉水族缸的照明, 也要避免間接光源的影響, 同時還要配合使用 KNO3, 將水中的鉀肥與 NO3 濃度一併提高, 一般建議的 NO3 濃度為 10-20 ppm。 經過了 3 日以後再進行一次進行大量的換水。 但在執行遮光法以前, 我們也必須先清除藍綠藻, 清洗過濾器與底砂, 然後大量換一次水。

水族缸中藍綠藻的發生與 NO3 過低有關, 因此日後維持水中相當穩定的 NO3 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的建議是維持 NO3 在 10-20 ppm。 藍綠藻也不喜歡 pH 偏低且 CO2 偏高的環境, 也不喜歡太強的水流。

七、褐藻(硅藻)


硅藻(Diatom)就是一般水族愛好者口中所稱呼的褐藻(brown algae)。 硅藻可說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 佔了整個地球總生物質量的 1/4, 況且單單硅藻就能提供地球上 30% 的氧氣供應量, 而大型生物如鯨魚或微小生物如細菌者, 也都以要硅藻為生。

水族愛好者往往忽略了藻類的重要生態功能。 但是硅藻在水族缸內有礙觀賞,但也很少造成草友們的困擾, 因為以硅藻為生的食藻生物很多, 例如小精靈、螺類和蝦, 很容易就將硅藻清理掉。 但硅藻所謂的消除, 其實並非真正的消失, 只不過是眼不見罷了。


硅藻發生的原因, 從水中的低氮(N)高磷(P)以及二氧化矽(SiO2)過高都有關係。 目前比較接受的說法是水中的矽酸過高加上弱光是硅藻最喜好的環境。 尤其是新設置的水族缸之巖石或底砂, 如果含有高濃度的矽酸, 是硅藻誘發的環境。

而我們的水族缸通常在新設缸時比較會發生硅藻, 在一兩個星期後硅藻往往也會自動消失, 新設缸的硝化系統尚未完整建立, 水中的 NH4 會比較高, 這也是NH4 才是誘發硅藻大量繁殖的重要觀察。

解決對策:建立硝化系統,加強光照,使用小精靈等工具魚。

八、鹿角藻


鹿角藻(Staghorn Algae)此一藻類具有如雄鹿的鹿角一般的分枝狀。

大部分的草友也把鹿角藻誤認成黑毛藻。 鹿角藻與黑毛藻同屬紅藻, 但是並不同一屬, 鹿角藻是美芒藻屬(Compsopogon sp.)的紅藻.只要看到了分枝狀的就是鹿角藻, 如果沒有分枝狀的就是黑毛藻。

鹿角藻呈現出灰綠色且有如鹿角的分枝狀, 成長在某些水草與一些設備上。 鹿角藻有個優點是, 喜歡呆在水族缸中的某個特定位置, 而不會快速繁殖。 鹿角藻比較容易拔除, 但在嚴重的情況下, 整片遭侵犯的葉片也得修剪丟棄。


水中的氨氮偏高, 例如飼養密度過高或者攪動底泥, 再加上二氧化碳濃度偏低, 這是鹿角藻誘發的主要原因。

白玉飛狐會啃食鹿角藻, 對清理鹿角藻頗有幫助。 同時也要配合水草的修剪, 而水中氨氮濃度也必須加以抑制, 例如在修剪水草後進行換水, 降低養殖密度與投餌量等等, 都有助控制鹿角藻的蔓延。

有時單一束鹿角藻成長得很長,也會被誤認成灰色的絲藻。


九、綠斑藻


綠斑藻(GSA, green spot algae)是直徑小於 0.5 mm 的綠色斑點狀藻類, 偏愛較強的照明, 通常附著於光線較強的水族缸玻璃面或者成長緩慢的水草上面。 當水族缸的 CO2 或者磷酸(PO4)濃度偏低時, 綠斑藻便出現了。

預防綠斑藻的方式很容易, 注意水中的磷酸與二氧化碳的濃度。 當綠斑藻出現是, 可考慮使用 K2HPO4 或 KH2PO4 來增加水中的磷酸濃度, 將磷酸控制在 0.3~0.5 ppm 能有效的抑制綠斑藻,我們可以將綠斑藻視為水中磷酸濃度的「指標生物」。

綠斑藻質地很堅硬,對成長在玻璃面上的綠斑藻, 我們也可以用人工刮除的方式來清哩, 例如刀片或信用卡都是不錯的工具。 常見的食藻魚對清除綠斑藻的功效實在有限。 目前來說唯一能有效刮除綠斑藻的生物, 就非斑馬螺(Neritina sp. zebra snail)(也有人稱彩蛋螺)莫屬了。

十、綠塵藻


綠塵藻(GDA, Green Dust Algae)事實上是遊動孢子(zoospores), 通常發生於水族缸的玻璃表面上。 綠塵藻形成一層灰塵狀的綠色黏膜, 在嚴重的情況下會整個覆蓋住水族缸的玻璃。

綠塵藻到底怎麼誘發的, 還不是很清楚。 但綠塵藻偏愛強光。 將玻璃面的綠塵藻刮乾淨了, 並無助於綠塵藻的再發。 因為綠塵藻就在水裡面, 況且能夠在水中漂浮 30-90 分鐘後, 再度依附至玻璃面上。

目前根除綠塵藻最好的方法, 是不必理會綠塵藻並且任其成長, 在 10-20 天的日子裡都不必去刮玻璃, 過了這段時期以後, 綠塵藻開始形成一大塊厚度不一的薄膜, 而且開始由水族缸的玻璃面上自己剝落。 當整片綠塵藻開始自然剝離時, 正是整片將綠塵藻移除的好機會。 利用此一方法, 綠塵藻便能受到很好的控制。


相關焦點

  • 除藻方法大全,再也不用擔心缸裡爆藻了!
    非常適合小型缸草缸除藻用可以有效清除葉片上面的綠斑藻生命力比鮑魚螺要強NO.6 洋蔥螺>如果是器材上面長藻包括進出水管、co2細化器、溫度計等等拆下來清洗或者用84消毒液浸泡但是確保衝洗乾淨再使用;缸壁上的藻類可以用刮藻刀刮去
  • 草缸變形記:草缸翻缸造景過程
    如果草缸成景了有什麼「下場」?翻掉!如果開了草缸會出現什麼狀況?爆藻!如果草缸成景了有什麼「下場」?翻掉!……這似乎是一種循環。調整了植物的位置,去掉了最左側的細葉鐵,前景的迷你矮珍珠也分種了↓陽性水草適應得很快↓就如所有的草缸一樣,藻類還是如約而至不請自來↓黑毛藻、絨毛藻、絲藻……都來了,
  • 草缸中怎麼除藻、除螺、除油膜?
    草缸工具魚可以分為除藻、除油膜、除螺這三類,我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每一個類別比較好用的工具魚蝦。根據食性選擇不同的控藻生物說到爆藻,所有草友都深惡痛絕,它是草缸的最大敵人。草缸中常見的藻類有以下十種,小編對每種藻類給出了除藻效果最好的前三名生物。
  • 魚缸裡為什麼長藻?對寵物魚是好事還是壞事?如何除藻最有效?
    魚缸裡為什麼長藻?對寵物魚是好事還是壞事?如何除藻最有效?今天我們就把這幾個問題搞清楚,期待得到養魚大神的互動,也期待可以給養魚新手一點有益的幫助。同學們請坐好,讓我們走進藻類到的奇幻世界。本文適合龍魚和金魚新手玩家,也適合錦鯉和熱帶魚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 觀賞魚缸裡長藻怎麼辦?3分鐘揭秘你所不知道的藻類存在意義
    生命的存在,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和道理,因為藻類容易死亡,所以也容易生長,只要有一定的營養物質,甚至只要有光,藻類就能生長。當然啦,不同的藻類還是有不同的生長方式的,至於藻類有多少品種,講實話,瘋瘋人也沒研究懂。其實咱們也不是做科研,沒必要去研究。不過如果有感興趣的朋友,咱們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探討。
  • 草缸不用水草泥,可以養好水草嗎?看一下兩種情況的區別
    可能是年底的原因,很多新手準備開一個草缸,但是,他們遇到最多的問題是,不用水草泥能不能把水草養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首先我要的說的是,新手最好使用水草泥開缸,不要使用替代產品,例如陶粒,河沙等物質,因為水草泥當中,已經添加了大量的微量元素,可以很好的給水草提供肥力,保證魚缸內的水草,可以茁壯成長,正所謂,存在即合理,草缸使用的水草泥,正是給專業玩家提供的最佳產品。其實,我知道很多朋友不會聽我的勸導,開草缸還是會選擇沙子或者陶粒,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使用陶粒如何把水草養好。
  • 養蘇蝦,草缸最後的倔強
    草缸有一種倔強叫養蝦。成都玩家 笑臉男人 有一個150cm的草缸,設備很硬,不玩草缸以後設備繼續發光發熱,留著養蝦了……草缸剛剛建立時期。缸體尺寸150X60X60cm↓這麼大一坨佔地方,設備也都很好,出二手不划算,喜歡養蘇蝦的笑臉男人就乾脆用這一套現成的草缸設備開了個蘇蝦缸。不用擺骨架,不用種水草,該安裝的設備安裝好、該放缸裡的放缸裡就可以了。
  • 為什麼每次修剪水草後草缸都愛長絲藻?
    這個時候,玩草缸的水族玩家們往往也不會閒著,趕在年前修剪一下水草缸,讓春節期間草缸造景煥然一新,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可是草缸修剪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如果忽略了這些細節,很容易在修剪完水草之後不久,草缸裡就會出現惱人的絲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聽老青年跟大家細細道來。
  • 草缸常見的蝦,各有優劣,你的草缸裡有哪些?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很多朋友的草缸中,都會有蝦的身影。我總結了一下,草缸內的蝦大至分兩種:觀賞蝦和工具蝦。下面我逐一分析一下兩種蝦的特點和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我之前養過大眼賊,有網友說大眼賊性情溫和,我靠!對付青鱂那叫一夾一個準!鰲蝦就更不用說了,那對大大的鰲鉗我見猶怕,更別說魚了。所以,想養鰲蝦的朋友,建議單養,不要跟魚混養。有名的克氏鰲蝦,也就是我們常吃的小龍蝦,鬥魚見它也要繞著走!
  • 水族魚缸草缸為什麼要換水?如何換水?
    我用下面這口90*45*45CM水族魚缸為大家做詳解換水時在積趣水管上套一個小棉套,就不用擔心魚蝦被吸走了,很實用的小技巧,管子用專用管夾固定換水時可以順便清理下水族魚缸草缸裡的碎葉黑毛藻,不要用牙刷刷,飄到哪裡長哪裡,直接用水管吸走。用手指按住後一拽,就被吸走了,這個方法適合處理MOSS等水草葉片上的藻。
  • 草缸除藻常用四種方法介紹及實例對比優選
    水族玩愛好者中有相當一部分玩家鍾情於水草缸。而最讓草友們撓頭的就是自己精心設計培育的造景缸總是會遇到絲藻等各種爆藻的煩惱所困擾。草缸除藻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大家廣泛採用的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用物理擦除法。也就是用磁力刷或者除藻鏟來清除缸壁上的藻類。
  • 魚缸長藻怎麼辦?工具魚選哪種?黃金鬍子魚你值得擁有
    有沒有辦法可以自動清除呢,有的,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工具魚--黃金鬍子魚,這種工具魚啊,就是兼顧觀賞並且有自己的工作的魚,清除魚缸藻類就是它的工作。當然啦,工具魚有很多,今天在這裡不一一列舉啦,需要重點推薦的就是我養過的黃金大鬍子魚,有這些好處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 草缸滅藻,1周搞定,看懂方法讓你的魚缸再也沒有藻類
    玩草缸的還有誰不知道戊二醛?這個被大家提到次數最多的滅藻神器,真的有那麼厲害嗎?用它滅藻,魚缸的魚蝦會不會一同被滅掉?草缸使用戊二醛除藻,有兩種辦法,是被廣大草缸玩家所推崇的,下面我們來看看,兩種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和它們的優缺點。
  • 草缸裡不用加熱棒和二氧化碳養的水草有哪些?只能是陰性水草
    針對近期很多朋友問我的一個問題:「草缸裡不用加熱棒、二氧化碳養的水草有哪些?」我來簡單說說我的看法吧!草缸裡不用加熱棒、二氧化碳養的水草只能是陰性水草。嚴格來說,沒有加熱棒和二氧化碳,在室內是可以養水草的,但是養不出水草的狀態。不過,在南方溫暖的地區,也能養水草。當然,只有陰性水草勉強能養好。
  • 草缸常見藻類成因及防治
    草缸在養殖過程中,由於水體中營養成分不平衡,光照的強弱、時長等影響都會導致藻類的滋生,「草缸的養殖就是不斷和藻類鬥爭的過程」。藻類就像莊稼地裡的野草,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影響水草的生長。爆藻是令很多玩家頭疼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常見的藻類成因及預防和治理方法。
  • 草缸黑殼蝦的真正作用與缺點
    經常在網上看到水草玩家談論黑殼蝦, 個人感覺黑殼蝦的作用有被誇大之嫌,尤其是新手,他們並不知道黑殼蝦的真正作用,更多只是人云亦云後的跟風之舉,所以我想有必要探討一番
  • 魚缸長藻對觀賞魚無害,帶你看藻類的真面目,看完你還捨得刮掉嗎
    而夜間他們也會吸取氧氣,但是淨釋放出來的氧氣還是有狠多的。藻類還能夠吸收水中多餘的微量元素,使水質一直保持平衡狀態。家庭養魚,藻類並非一定是不好的藻類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取代掉水草的。但是如果你的缸裡面主要種的都是水草,是一個草缸的話,那麼藻類就不需要有。草缸肯定是不適合長藻的,因此發現了藻類就要清除掉。
  • 草缸養蘋果螺,怎麼不除藻?原因很簡單,只是沒想到而已
    現在還有多少魚友,會用蘋果螺為魚缸除藻?因為它的個頭小,繁殖很快,爆缸之後密密麻麻,真的不好看,很多人在想著辦法,控制魚缸內蘋果螺的種群。如果站在除藻便捷性方面考慮,蘋果螺又是一個不錯的除藻工具,平時不用管它,自己繁殖,不斷為魚缸清除綠藻。為什麼有的人感覺蘋果螺除藻能力不行?
  • 草缸除藻利器黑殼蝦,現在正是進缸的好時機
    當時還曾經嘗試過櫻花蝦等其他除藻生物,後來發現,只有大量的黑殼蝦才是草缸除藻的主力。黑殼蝦的除藻能力非常強大,強大到讓你目瞪口呆。有魚友將一條絲藻扯下來放入蝦群中,半個小時後,黑殼蝦就將大部分藻都吃掉了。還有更好玩,有龜友將蝦放入龜缸裡,本以為黑殼蝦會被吃光,結果是烏龜後背上的藻被蝦啃光了。
  • 我的草缸入坑歷程,對草缸玩家的忠告
    說起草缸維護,我還是有一定心得的,雖然我入坑草缸也就幾年的時間,但是,起點還是比較高的,新入坑時,剛好跟草缸造景大師是同事,他可是連續幾年,獲得世界級草缸造景比賽前十名的,其中還包括冠軍名次。有了這個先天條件,我的草缸之路走得比較順暢,我的第一個草缸是25釐米的背濾魚缸,其實也是公司自己的產品,用來做實驗用的,剛好放在了我的辦公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