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9日,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在1996年人工合成出來的第112號元素被正式命名為「Copernicium」,符號為「Cn」,中文譯名為「鎶」。此名稱是為了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Copernicus)而得名的。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早在2009年就向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提出了命名建議,但當時該中心建議新元素的元素符號為「Cp」。由於「Cp」已有其他科學含義,為避免歧義,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與發現第112號化學元素的研究小組共同協商後,最終將新元素的元素符號定為「Cn」。該聯合會選擇2月19日為新元素正式冠名是因為這一天是哥白尼的生日。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於1996年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鋅離子轟擊鉛靶首次成功合成了第112號化學元素的一個原子,2002年又製造出一個112號化學元素的原子。此後,日本的一個研究機構也在2004年合成了這種元素的兩個原子,從而證實了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的發現。這一人工合成的新元素原子質量大約是氫原子質量的277倍,是得到國際正式承認的最重的元素之一。
在目前已命名的111種化學元素中,其英文命名都有一定的淵源。如使用化學史前名稱、天體名稱,或以顏色命名、以其製備方法特殊而得名,還有用形容詞來命名、以發現者的籍貫或工作地命名,以人名命名等。其中類似於第112號元素「copernicium」以人名命名的元素現已有13種。如96號的鋦元素「Cm」是為了紀念法國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居裡夫婦(Curium),99號的鑀元素「Es」是為了紀念瑞士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01號的鍆元素「Md」是為了紀念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等。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裡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孔祥宇 [責任編輯: 呂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