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2月9日 第112號元素鎶被合成

2020-12-07 天極網資訊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的P.Armbruster和S.Hofmann等在用鋅同位素轟擊鉛同位素的實驗中,獲得一個第112號元素的原子。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2010年2月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確認,由該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鎶(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此名稱是為了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Copernicus)。

新元素的原子質量約為氫原子質量的277倍,是人類發現的迄今為止最重的人工可以合成的元素。鎶為過度金屬元素,具有強放射性,常溫下可能是液態或氣態。大部分鎶的同位素可以用粒子加速器轟擊輕元素的方式直接合成,一些較重的只能作為更重元素的衰變產物被觀測到。

鎶是元素周期表中12族最重的元素,位於鋅、鎘和汞下面。科學家預測,鎶與其他較輕的12族元素在化學屬性上有顯著差異。在水溶液中,鎶很可能形成+2和+4氧化態,後者更穩定。在較輕的12族元素裡,+2氧化態是最常見的,而只有汞能呈+4氧化態,但極少見。唯一一個已知的四價汞化合物(四氟化汞,HgF4)也只能在極端條件下存在,但類似的鎶化合物CnF4、Cn2O預計將更加穩定。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創新裡程碑」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2010年2月19日 第112號元素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
    2010年2月19日 第112號元素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2017-02-19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2010年2月19日,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在1996年人工合成出來的第112號元素被正式命名為「Copernicium」,符號為「Cn」,中文譯名為「鎶」。
  • 第112號化學元素獲正式名稱
    第112號化學元素獲正式名稱正式名稱為「Copernicium」元素符號「Cn」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2月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
  • 第112號化學元素正式得名Copernicium 為紀念哥白尼
    新華網柏林2月19日電(記者班瑋)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由該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
  • 德科學家建議用哥白尼命名第112號化學元素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14日宣布,為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他們已建議將第 112號化學元素命名為「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
  • 日本新裝置合成出第112號元素的同位素
    科技日報東京7月24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近日利用新近開發的超重元素實驗裝置「氣體充填型反跳分離器Ⅱ(GARIS-Ⅱ)」,合成出了第112號元素(釒右加哥)的同位素283Cn,並驗證了其衰變能量及衰變時間。
  • 第112號化學元素正式得名「copernicium」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據新華社柏林2月19日電(記者班瑋)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由該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
  • 第112號化學元素正式命名
    新華社電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2月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由該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
  • 歷史上今天航天事件2004年9月9日太原發射實踐六號AB雙星
    歷史上今天的航天事件 2004年9月9日7時14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同時將兩顆「實踐」六號空間環境探測衛星成功地送入了太空。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飛行約11分鐘後,「實踐」六號A星與火箭分離;繼續飛行約1分鐘後,「實踐」六號B星與火箭分離。兩顆衛星均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第9號颱風威馬遜最新路徑圖 或17日進入中國南海
    2014年第9號颱風「威馬遜」最新路徑圖:颱風或17日進入中國南海東部海面。  9號颱風威馬遜最新消息:  7月18日消息:中央氣象臺7月18日06時繼續發布颱風紅色預警。  今年第9號颱風「威馬遜」於今天早晨5點鐘加強為超強颱風級,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偏南方大約235公裡的南海中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8.8度、東經112.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35百帕。
  • 在25年前的今天,1996年2月15日(農曆1995年12月2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失敗,8死57傷.
    點擊上面《尋古探今》看更多內容在25年前的今天,1996年2月15日(農曆1995
  • 科學家首次合成第117號元素
  • 歷史上的今天1996年2月15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失敗,8死57傷
    歷史上的今天1996年2月15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失敗,8死57傷 2013-09-04 10:23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人工合成118號元素 「活」了萬分之九秒(組圖)
    這種超重元素存在的時間極其短暫,約有0.9毫秒,即萬分之九秒,之後即迅速衰變為原子量較小的其他元素:先是從118號元素衰變為116號元素,接著繼續衰變為114號元素,然後又衰變為112號元素,最後一分為二。  這一試驗是由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與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學家聯合進行的,其研究報告發表在今年10月的美國《物理學評論》雜誌上。
  • 1996年5月2日 殺害李沛瑤兇手張金龍被判處死刑
    1996年5月2日 殺害李沛瑤的兇手張金龍被判處死刑  1996年5月2日,殺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沛瑤的兇犯張金龍,經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一、二審審理終結,被依法判處死刑,執行槍決。
  • 紀實| 1996年4月9日,新中國發動第二次全國「嚴打」,重拳應對犯罪...
    23年前的今天,1996年4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出在全國開展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的決定,這與當時貫徹《刑事訴訟法》有關,同時,與當時發生的一系列嚴重危害社會安定的刑事案件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直接領導全國的「嚴打」鬥爭,各省市自治區一把手親自掛帥,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嚴打」春季攻勢。
  •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12號丨關於調整進出境空運運輸工具旅客艙單電子數據項目的公告
    2020年第112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運輸工具艙單管理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72號)規定,為更好發揮旅客艙單數據對海關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作用,現就調整旅客艙單數據報送要求有關事宜公告如下:一、調整進出境空運運輸工具旅客艙單電子數據項目,在原始艙單和承載艙單中增加「旅客座位號」「預定編碼」,在預配艙單中增加「預定編碼」,詳見附件1。
  • 第9號颱風「美莎克」北上影響黑龍江省 9月2-4日部分地區大到暴雨
    東北網8月31日訊(袁長煥 記者 劉嘉)31日,記者從黑龍江省氣象局獲悉,9月2-4日受第9號颱風「美莎克」北上影響,我省自東南向西北將有一次較強風雨天氣,主要降雨時段在3日。預計颱風「美莎克」進入我省時間在4日凌晨,與「巴威」相比,本次風雨強度更強、持續時間更長。據預計,9月2-4日黑龍江省自東南向西北將有一次風雨天氣,開始時間在2日下午,主要降雨時段在3日。
  • 「旅行者2號」四十年帶給人類的大片
    月20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升空。 「旅行者2號」升空 「旅行者2號」在1979年7月9日最接近木星
  • 九種人工合成元素:鉲一克價值10億美金
    元素周期表前26種元素,從氫到鐵都是在恆星內部核聚變過程形成的,而從27號元素鈷起自然存在的元素都是由於超新星爆炸形成的。而還有一些元素是科學家在實驗室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元素是一項艱巨的工作,科學家可能需要十餘年的實驗、檢測,只能得到一剎那成功的喜悅,因為有的人工合成元素只能存在很短的時間。以下是誕生於實驗室的9大人工合成元素。
  • 科技史上9月26日生物圈2號實驗室啟用
    1849年9月26日,「生理學之父」巴甫洛夫誕生。巴甫洛夫生在俄國中部梁贊鎮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1870年考入彼得堡大學物理系生物科學部,後就讀於軍事醫學院,1883年獲帝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博上學位。後赴德國師從C-路德維希及R-海登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