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裝置合成出第112號元素的同位素

2020-11-23 新華網客戶端

  科技日報東京7月24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近日利用新近開發的超重元素實驗裝置「氣體充填型反跳分離器Ⅱ(GARIS-Ⅱ)」,合成出了第112號元素(釒右加哥)的同位素283Cn,並驗證了其衰變能量及衰變時間。

  元素周期表上原子序號104號之後的元素被稱為超重元素,由重離子加速器經過聚變反應人工合成。發現新的超重元素,是回答「原子核存在界限」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超重元素研究的最大看點是,人類最終能夠合成原子序數多大的新元素。截至2016年,人類確定了元素周期表上至118號元素(Og)的所有元素名稱。

  113號元素(釒右加爾)之後的新元素合成,皆應用俄美聯合研究團隊開創的「熱核聚變反應」(以錒系元素為標靶的重離子聚變反應)。理化學研究所之前通過鈣(48Ca)射束照射鋦(248Cm)標靶的熱核聚變反應,成功合成了原子序號為116號的(釒右加立)(292、293Lv)元素。

  現在,為了探索119號元素之後的新元素,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最適合熱核聚變反應研究的新型氣體充填型反跳分離器(GARIS-Ⅱ)。新裝置「一出手」,便成功通過熱核聚變反應,合成出了283Cn。

  在實驗中,研究小組利用重離子直線加速器(RILAC)使鈣(48Ca)射束加速至光速的11%,讓平均每秒5.8×1012個鈣原子(Ca)照射鈾(238U)標靶引發聚變反應,合成出了283Cn。

  研究小組計劃最大限度地利用GARIS-Ⅱ的高分離和收集能力,進行人類尚未涉足的第8周期新元素的探索。研究成果刊發在最新一期的日本物理學會雜誌《日本物理學會學報》網絡版上。

  總編輯圈點

  科學家製造新元素,有點兒像是布勃卡的撐杆跳,雖然難,但還是一公分一公分地刷新紀錄。超重元素剛一「成形」就衰變,沒啥用處,唯一的意義是告訴我們這麼大的原子核還是有可能的。存在原子核的重量極限嗎?好奇心驅使我們催生下一個「胖子」。

相關焦點

  • 第112號化學元素獲正式名稱
    第112號化學元素獲正式名稱正式名稱為「Copernicium」元素符號「Cn」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2月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
  • 1996年2月9日 第112號元素鎶被合成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的P.Armbruster和S.Hofmann等在用鋅同位素轟擊鉛同位素的實驗中,獲得一個第112號元素的原子。
  • 德科學家建議用哥白尼命名第112號化學元素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14日宣布,為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他們已建議將第 112號化學元素命名為「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
  • 第112號化學元素正式得名Copernicium 為紀念哥白尼
    新華網柏林2月19日電(記者班瑋)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由該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
  • 科學家首次合成第117號元素
  • 2010年2月19日 第112號元素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
    2010年2月19日 第112號元素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2017-02-19 00:00 來源: 科普中國 2010年2月19日,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在1996年人工合成出來的第112號元素被正式命名為「Copernicium」,符號為「Cn」,中文譯名為「鎶」。
  • 九種人工合成元素:鉲一克價值10億美金
    元素周期表前26種元素,從氫到鐵都是在恆星內部核聚變過程形成的,而從27號元素鈷起自然存在的元素都是由於超新星爆炸形成的。而還有一些元素是科學家在實驗室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元素是一項艱巨的工作,科學家可能需要十餘年的實驗、檢測,只能得到一剎那成功的喜悅,因為有的人工合成元素只能存在很短的時間。以下是誕生於實驗室的9大人工合成元素。
  • 科技日報:多國科學家聯手合成108號元素超長壽命同位素
    由來自德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國24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德國達姆斯塔特加速器,成功合成了元素周期表上108號元素Hs的超長壽命同位素270(質子數108和中子數162),這標誌著人們向「穩定島」理論又邁出了重要一步。該科研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物理學評論快報》雜誌上。
  • 第112號化學元素正式命名
    新華社電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2月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由該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
  • 人工熱核聚變造出116號元素—新聞—科學網
  • 元素周期表再添四位新成員,第113號或稱「日本元素」
    2015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宣布俄羅斯和美國的研究團隊已獲得充分的證據,證明其發現了115、117和118號元素。此外,IUPAC已認可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的113號元素,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並因此獲得了元素命名權。
  • 俄美計劃明年初合成第元素周期表上的118號元素
    新華網莫斯科2月3日電(記者魏忠傑)俄羅斯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核反應實驗室主任奧加涅相3日說,該研究所計劃與美國科學家一同在明年年初進行實驗,以合成元素周期表上的第118號元素。     據俄塔社報導,奧加涅相說,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用鈣的同位素離子轟擊鉲元素靶,轟擊會導致兩種元素的原子核合併在一起。
  • 第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登上周期表
    據中國科學報1月6日報導,4個新的化學元素如今已經被正式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這也意味著,這張表的第七行終於完整了。多年來,第113號、115號、117號和118號元素早已被用鉛筆寫在了元素周期表上,而來自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的實驗室也曾多次宣稱發現了這些元素。然而對於這4個新元素的官方認可一直等到了2015年年底—— 一組獨立專家日前一致認為,相關證據是有效的。
  • 日本獲得第113號元素命名權
    新華社電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2015年12月31日宣布,其研究小組合成的第113號元素被國際機構認定為「新元素」,並且獲得了命名權
  • 第112號化學元素正式得名「copernicium」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據新華社柏林2月19日電(記者班瑋)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由該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
  • 德科學家就第112號化學元素正式名稱提出建議
    新華社電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7月14日宣布,為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他們已建議將第112號化學元素命名為「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p」。
  • 人工合成118號元素 「活」了萬分之九秒(組圖)
    科學家們觀察到了118號超重元素的原子「衰變鏈」過程,證實了這一新的超重元素的存在。這種擁有118個質子的元素是目前已知最重的元素,也是第一種人造惰性氣體。這種超重元素存在的時間極其短暫,約有0.9毫秒,即萬分之九秒,之後即迅速衰變為原子量較小的其他元素:先是從118號元素衰變為116號元素,接著繼續衰變為114號元素,然後又衰變為112號元素,最後一分為二。
  • 115號元素鏌的合成再次證明穩定島真實存在!
    假如這個猜測正確的話,那麼特定的超鈾元素的同位素比其它同位素要穩定,這些同位素的放射性衰變過程可能非常慢。一旦穩定島理論被證實,人們就可能合成出第八周期的系外元素,繼續擴大我們的元素周期表。穩定島理論簡介穩定島理論最初是格倫·西奧多·西博格提出的。
  • 源自外星文明還是人工合成:115號元素「鏌」
    你知道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15號元素嗎?它簡直就是一個謎。它是在2016年才被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上的,然而幾十年來,由於它被認為與地外科技和外星生命形式有關,所以科學家們對它格外的關注。好吧,在我們弄清楚它與UFO之間是否有聯繫之前,先看看第115號元素到底是什麼?第115號元素(moscovium,中文名:鏌,化學式:Mc)是一種人造的超重元素,其原子核中含有115個質子。」。
  • 日將命名113號元素 系亞洲學者首次發現元素
    113號元素或以日本國名命名 2015年的最後一天,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宣布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正式認定該研究所旗下仁科加速器研究中心的超重元素研究小組「森田研究小組」發現了113號元素,該研究所同時還獲得了113號元素的命名權。與此同時,IUPAC還認定了美俄學者發現的115號元素、117號元素和118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