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語文複習資料]18個常見文言虛詞用法

2020-12-08 新東方網

[2012高考語文複習資料]18個常見文言虛詞用法

2012-04-11 16:35

來源:《作文周刊》

作者:山記

  • 新東方網
  • 高考微信

  十、焉

  (一)兼詞

  1.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

  (2)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3)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在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記》)

  2.相當於「於何」,譯為「到哪裡」。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詞

  1.相當於「之」。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2.哪裡,怎麼。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三)語氣詞

  1.句末語氣詞,了,啊,呢。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2.作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於「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師說》)

  3.置於詞尾,相當於「然」,譯為「……的樣子」「……地」。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十一、也

  (一)句末語氣詞

  1.表示判斷語氣。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

  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齊桓晉文之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嘆的語氣。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宮賦》)

  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崤之戰》)

  (二)句中語氣詞。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

  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十二、以

  (一)介詞

  1.表示工具,可譯為「拿」「用」「憑著」。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憑藉,可譯為「憑」「靠」。

  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所處置的對象,可譯為「把」。

  操當以肅還付鄉黨。(《赤壁之戰》)

  4.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頗藺相如列傳》)

  5.表示依據,可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今以實校之。(《赤壁之戰》)

  (二)連詞

  1.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遊褒禪山記》)

  2.表示承接關係,可不譯。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禪山記》)

  3.表示目的關係,可譯為「來」「用來」「以致」等。

  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廉頗藺相如列傳》)

  4.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

  不賂者以賂者喪。(《六國論》)

  5.表示修飾關係,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辭》)

  (三)助詞

  作語氣助詞,起調整音節作用。

  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四)動詞

  1.以為,認為。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觸龍說趙太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涉江》)

  (五)名詞

  可譯為「緣由」「原因」。

  古人秉燭遊,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六)通「已」,止。

  無以,則王乎?(《齊桓晉文之事》)

  (七)連詞

  連接上、下、東、西、往、來等字,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等界限。

  十三、因

  (一)介詞

  1.依照,根據。

  罔不因勢象形。(《核舟記》)

  2.依靠,憑藉。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過秦論》)

  3.趁著,趁此。

  不如因善遇之。(《鴻門宴》)

  4.通過,經由。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5.因為,由於。

  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夢溪筆談》)

  (二)副詞

  1.於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

  2.原因,緣由,機緣。

  於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

  (三)動詞

  1.根據。

  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五蠹》)

  2.沿襲,繼續。

  蒙故業,因遺策。(《過秦論》)

  十四、於

  介詞

  1.在,從,到 。

  乃設九賓禮於廷。(《廉頗藺相如列傳》)

  2.「在……方面」「從……中」 。

  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遊褒禪山記》)

  3.由於。

  業精於勤,荒於嬉。(《進學解》)

  4.向,對,對於。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

  5.被。

  而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6.與,跟,同。

  (1)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鄒忌諷齊王納諫》)

  (2)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

  7.比。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複習資料:初中語文文言文常用句式與文言文虛詞用法
    初中語文文言文常用句式與文言文虛詞用法 一、判斷句 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上下文判斷。
  • 文言文不再是「噩夢」,複習三步走:中考隨便考,讓你1分不扣
    在語文的學習當中,文言文一定是學生們又愛又恨的一個部分了,這是因為如果學生們真正理解了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後,得分就會比較容易,反之,則非常痛苦。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文言文的複習方法,只要做好下面的三步,文言文便不再是「噩夢」。複習第一步:搞定基礎知識1、理解常用文言實詞的古義。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及通假現象等。
  • 高考理、文科生語文必看,理解透了,考試不用愁
    #加油吧考生##加油吧考生#高考語文必看知識點篇一複習要點:①落實近義詞的區別,積累常見成語的意思和用法。高考語文必看知識點篇三複習要點:①落實高中必背篇目的背誦和默寫。②收集常見名句,適度擴大積累範圍。
  • 2015年教師招聘備考資料: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講解與練習
    【典例解析】【例1】 與「公將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且焉置土石B.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C.寒暑易節,始一反焉D.不復出焉中公講師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文言虛詞「焉」的用法。只有A句中的「焉」與題幹中的「焉」用法相同。答案:A。【例2】 下面句中[ ]中的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雖有千裡之[能] 安求其[能]千裡也B.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以」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以」的用法》,僅供參考!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若」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若」的用法》,僅供參考!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焉」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焉」的用法》,僅供參考!
  • 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則」的用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言文虛詞「則」的用法》,僅供參考!
  • 2012湖北高考語文試題點評:語文總體平穩 默寫題有點怪
    「語文試卷與湖北省四月份樣卷基本吻合,試題體現了新課改精神。」昨日,武漢外校高級教師、教科室主任吳小平說,試題總體上呈現新課改高考第一年,平穩過渡的特點。  語文基礎知識15分,沒有超過高考說明的題目,其中一個文學常識題,與新教材中要求考生考試中有新收穫有關。
  • 武大高分學霸分享高考複習、備考經驗:語文136數學148英語148!
    在家複習效率低?擔心延期高考影響發揮?複習進入衝刺期卻遇到瓶頸?別怕,珞珞珈珈特地為你找到了高考各科成績優異的whuers取經,還貼心地整理好了他們壓箱底的獨家秘笈!今天為大家帶來語文、數學、英語方面的分享,後期還會逐步推出文綜三科、理綜三科、心態調整的經驗專題,一定要密切關注珞珞珈珈哦!
  • 學好語文的「五個一」,做起來很簡單,但效果卻非常好
    那麼,每天一首,花個十分鐘左右時間,做到不間斷。如果哪天時間充足,多賞析幾首未嘗不可。讀得多了,就會有語感,就會有積累,再去面對那些題目,就會從容而有自信。至於要讀多久,我的建議是一直讀下去,讀到高考前。
  • 高考化學複習:常見根價口訣
    高考化學複習:常見根價口訣 2012-10-16 18:30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高考語文最常見的23個易錯考點
    高考語文最常見的23個易錯考點 2017-04-05 17:29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2020軍隊文職考試文學備考資料:古代漢語重點文言虛詞(也、以)
    【導語】: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告即將發布,各位想要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的同學要抓緊時間備考啦,山東中公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軍隊文職人員考試備考資料,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2020軍隊文職考試文學備考資料:古代漢語重點文言虛詞(也、以),希望各位考生考試順利!
  • 解析9月調考 把脈新高考複習
    複習方法:有的放矢   1.過好詞彙關  2012屆是湖北第一屆課改畢業生,結合湖北卷的試題特點以及課改背景,考生在平時的複習備考中一定要注意詞彙知識的積累。多記一個單詞,就多了一份底氣。高考試卷中考查的知識點通常在90個左右,每道題考查的點就達到3-4個,因此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尤為重要。  3.思維是數學的本質,因此提高思維能力才能學好數學,這要求考生平時要多動腦筋、多問、多反思、多總結。解完題後還要思考,還有其他方法沒有,什麼方法最簡單,一題多解,多視角考慮。  4.思想方法是數學靈魂、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掌握。
  • 泰安一中的語文、數學、英語、生物老師這樣說……
    高考衝刺《複習寶典》獻給身邊每一位考生》  複習寶典所有內容,已刊發在今天的齊魯晚報上,另外今明兩天,小編會貼心的附上一份微信版!研究2015年和2016年山東高考語文試題發現,所考詞語均為常見詞語。所以,對字音字形類知識,我們就要加以回爐加溫,喚醒記憶。  近義詞和成語則需要在鞏固舊知的基礎上不斷更新,充實我們的詞彙庫,尤其成語部分,幾乎每年都會在高考的考場上遇到新詞,在最後的複習過程中,我們需要適量地接觸新詞,擴展知識面。
  • 高考考什麼 英語增詞彙 化學難度增大
    老師目送考生進考場 本報資料圖  今年高考各科試卷結構及說明公布,名師幫你分析這三個月咋衝刺  重慶時報訊(記者牟曉暉)今年高考考什麼內容、題型結構如何組成、分值比例怎樣劃分?  語文:教材中找到信息點  王三建(重慶市巴蜀中學 語文教研組長)  閱讀題訓練要重視答題規範,作文要從《考試說明》的研究入手明確要求,在高考中作文提高一個檔次應該是值得期待的。
  • 高考前最後一個月咋複習?聽聽各科名師怎麼說!
    距離高考還有最後一個月時間,如何利用好這寶貴的一個月進行有效的學習和複習?山東省實驗中學的各科名師們這樣建議大家。  衝刺高考語文的策略  山東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長石晶  語文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短時間內大幅提高分數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在最後30天,考生很容易出現對語文的鬆懈狀態。
  • 高中語文:新高一的學生應該如何學好語文
    初中強調「理解文言文基本內容」,淡化詞法、句法考察;而高中則要「掌握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句式、讀懂課文,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思想傾向」,並力爭在實踐中一反三,能力要求明顯增強。④新增精讀的閱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