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光子中微子伽馬射線X射線電磁波引力波這些不是一碼事

2020-12-03 時空通訊

有人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請問引力波、電磁波、光子、x射線、伽馬射線和中微子在本質上相同嗎?

說實話,這個問題本身就說得有點亂。這個問題混淆了物質本身以及物質運動引起的現象這兩類不同性質的問題。

光子、中微子是基本粒子,屬於物質範疇;而引力波和電磁波是物質運動引發的現象。而x射線、伽馬射線屬於電磁波的某些頻段輻射。

電磁波是我們宇宙最廣泛存在的一種輻射波,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的電磁場,具有波粒二象性。頻率是電磁波的重要特性,按照頻率順序把這些電磁波排列起來就是電磁波譜。而題目所說的x射線、伽馬射線只是電磁波譜中的一小段。此外,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紫外線都是電磁波譜中不同頻率的幅射波。以上這些頻率的電磁波不被人的眼睛所見。我們能夠看見的可見光也是電磁波中的一段,波長在380~780nm。

光子則是電磁波的載體,電磁輻射是靠光子來傳播的。所以x射線、伽馬射線、光子、電磁波這一堆名詞都是一個圈子裡的東西。

引力波和電磁波有一定的共性,但更多的是性質不同的兩種存在。

從共性來說,它們都是以「波」的形式傳遞,都有頻率,傳播速度都是光速,它們都是長程力,理論上影響無限遠。

它們的重要區別在於:

首先,它們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種「波」。我們已知宇宙存在四種基本作用力,即萬有引力、電磁力、強力、弱力。引力波從屬於萬有引力,電磁波從屬於電磁力。

其次,它們發生的源頭不同。電磁作用歸根到底是電荷引起的,電磁波起源於偶極輻射;引力是由質量引起,是質量對時空曲率的擾動形成的輻射波,起源於四極子輻射。

再次,它們傳播的媒介不一樣。電磁波傳播媒介是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引力波是對時空的擾動,是時空本身的摺疊和波動,表現為時空漣漪。有人認為引力波傳播媒介為「引力子」,但尚無定論,因此是否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尚無定論。

還有電磁波影響力相對來說比引力波影響要大要明顯很多,我們生活中和宇宙探測中,電磁波到處都存在,並且被廣泛探測到;而引力波則主要在天體運行中出現,很難探測到,影響力很微弱。

2016年人類首次探測到的引力波力度,只移動了LIGO探測器4公裡長臂1個質子直徑的萬分之一尺度,這也是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預言後,科學家們苦苦尋找了100年才得到驗證的原因。

另外在傳遞或者發射過程中,電磁波能與物質相互作用,被反射或吸收。但引力波與物質相互作用非常微弱,會引起與潮汐力類似的伸縮作用,但在物質中通過時的吸收率極低。

這一點非常重要,基於此,引力波能夠穿透電磁波不能穿透的地方,這種時空漣漪能夠帶給人類許多過去無法了解的信息。比如宇宙大爆炸初期那不透明黑暗的30萬年到底發生了什麼,黑洞和一些奇異天體裡面到底在發生什麼故事,暗物質暗能量的秘密等等。

因此,引力波的發現為人類進一步揭開宇宙奧秘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至於中微子,這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基本粒子,是輕子的一種,常用符號為v。

這種基本粒子個頭很小,質量極小,到底有多小尚無定論。中微子幾乎不與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因此可以輕易穿越一切物質,包括自由穿越地球。

中微子是粒子間各種弱相互作用產生出來的,從太陽流出的中微子不計其數,我們人體每秒鐘會有1000萬億個來自太陽的中微子穿堂而過,不管日夜都如此,不過我們沒有感覺。

中微子的運動速度相當光速,但到底是光速還是接近光速尚無最後定論。

中微子與前面所說的電磁波和引力波相比,是兩種不同的事物,無可比性。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物質運動的結果(現象),因此本問題把這些攪在一起,不倫不類。

時空通訊專注於老百姓通俗的科學話題,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原創文章,請尊重作者版權,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引力波、電磁波、光子、x射線、伽馬射線和中微子在本質相同嗎
    標題裡實際上有三種不同的東西:引力波、電磁波和中微子。至於光子、X射線、伽馬射線跟電磁波是同一樣東西,電磁波和光子是同一事物的兩個屬性,科學上稱為波粒二象性,它是電磁相互作用的傳播粒子光子的兩個屬性。而X射線和伽馬射線則是不同頻率的電磁波,也可以說是攜帶不同能量的光子。
  • 我國首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望遠鏡參與監測首個引力波電磁對應體
    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HXMT望遠鏡--在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成功監測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對其伽馬射線電磁對應體(簡稱引力波閃)在高能區(MeV,百萬電子伏特)的輻射性質給出了嚴格的限制,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閃的物理機製做出了重要貢獻,相關探測結果發表在報告此次歷史性發現的研究論文中。
  • 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
    那麼還有比伽瑪射線頻率更高的電磁波嗎?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為了討論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磁波的相關知識。什麼是電磁波?現如今,人類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磁波了。早在19世紀,麥克斯韋就從理論上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認為光也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的速度與光速相同。1888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通過實驗證實了麥克斯韋的預言。因為這些成就,赫茲(Hz)被用作國際單位制下頻率的單位名稱。
  • 引力波「大事件」,中國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斬獲大成果
    我國第一顆空間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HXMT望遠鏡——在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成功監測了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區,對其伽馬射線電磁對應體(簡稱引力波閃)在高能區(MeV,百萬電子伏特)的輻射性質給出了嚴格的限制,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閃的物理機製做出了重要貢獻,相關探測結果發表在報告此次歷史性發現的研究論文中。
  • 引力波跟電磁波的異同、LIGO幹涉儀探測引力波的基本原理
    前文《宇宙的顫抖:引力波》說明了引力波是真實存在的(間接證據),並且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展開了探測和研究的工作(直接探測)。為了進一步了解引力波,我們來討論一下引力波的一些特性。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對照相對熟悉的電磁波來對比一下,以建立引力波的物理圖像。
  • 光子以每秒3億米衝擊人體,為啥沒感覺,光子能殺人嗎?
    如果我說,光子是能殺人的,很多人可能不相信。如果我又說,每秒鐘以3億米衝擊人體而沒啥感覺的光子,並不代表所有光子,你信嗎?那麼,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光子是個啥玩意。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光和光子。光子是電磁波的媒介和載體,因此所有的電磁波都是「光」。
  • 科普知識:什麼是電磁波?
    由同向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
  • 光子怎樣達到光速
    愛因斯坦根據質能方程E=MC^2和光量子能量公式,粗略推導出光子動質量上限,其表達式為:m=hv/c^2。式中,m代表光子動質量上限,h為普朗克常量,v代表任意電磁波頻率,c為光速。
  • (原創)「太陽初級射線」切割磁力線釋放電磁波
    「太陽初級射線」產生的金屬氫的「磁力矩」切割磁力線釋放電磁波——能量。事實上,太空的磁力線非常弱 ,「太陽初級射線」不會大量產生金屬氫釋放電磁波——能量(光子)。在地球磁場的磁力線與「太陽初級射線」垂直處(赤道)金屬氫的「磁力矩」切割磁力線釋放的電磁波最多。
  • 流言揭秘:引力波輻射真的會傷人嗎?
    我們經常聽到的紅外線、眼睛能看到的可見光、醫院拍片子用的x射線以及駭人聽聞的核輻射,統統都是輻射。那麼,為什麼它們有的對人體有害,有的對人體無害?因為不同波段所攜帶的能量大小不同,能量高的電離輻射才有破壞人體的能力,而電離輻射只包括以下4種: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和x射線。
  • X射線探傷原理詳解
    X射線探傷原理詳解 X射線探傷原理 通過實踐證明:X射線探傷應用在生產過程中,作為先進的檢測手段為產品品質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使現場檢測從外觀目視提升到了內部探傷微觀檢測,使我公司的產品品質進人新的階段
  • 石墨烯能用於t波探測?t波也將在醫學掃描中取代x射線!
    這是設計高效太赫茲探測器的重要一步,使網際網路更快,並安全取代x射線用於身體的掃描,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應用》上。石墨烯光電自從Andre Geim和Kostya Novoselov因研究石墨烯獨特的電子特性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人們對這種材料的興趣從未減弱過。石墨烯是二維的:由一層只有一個原子那麼厚的碳層組成,這也是其性能如此驚人的原因之一。
  • 雷射幹涉引力波探測器能看到引力波,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你應該聽說過光是電磁波。光由相中、振蕩、相互垂直的電場和磁場組成,這些場能與附近電磁耦合的任何物質相互作用。同樣,還有一個引力模擬:引力波。這些波紋以與光(c) 相同的速度在太空中移動,但不會產生與粒子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可檢測特徵。相反,它們交替拉伸和壓縮它們,且以相互垂直方向穿過的空間。
  • 仿生龍蝦眼X射線聚焦原理將助力NASA引力波前沿探索
    大龍蝦和引力波來源定位表面上看完全風馬牛不相及,隸屬NASA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管目前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未來啟發自仿生龍蝦眼X射線聚焦結構的光學成像設施將幫助引力波發現這一最前沿的物理學研究。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研究人員努力將 「龍蝦眼」X射線聚焦結構光學成像結構的研究應用於國際空間站瞬態天體物理觀測器(ISS-TAO),通過可行性驗證後儀器將被發射至空間站,其觀測X射線和高能伽馬射線的能力將幫助定位黑洞和引力波來源。在LIGO探測到引力波之前,天文上研究黑洞的一個主要手段是觀測X射線雙星,X射線的探測能夠為全面理解該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閃的物理機制提供極大的幫助。
  • 引力波是怎麼發現的_引力波有什麼實際意義(引力波對人類的意義)
    2、這一發現打開了觀測宇宙的一扇新窗戶。   在天文學幾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人們觀測宇宙的主要手段是觀測光,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天文實驗都是在收集光子。而根據標準宇宙大爆炸理論,大爆炸之後約40萬年,光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混在一起,宇宙處於晦暗的迷霧狀態,光無法穿透。而引力波則不同,它誕生在宇宙大爆炸之初並以光速傳播。
  • 天文科普:宇宙不黑暗,洞察不可見的宇宙——X射線空間望遠鏡
    如果我們定量的來看一般的是把波長在0.01納米至0.1納米之間的光子能量在十千電子伏特到100千電子伏特之間的,然後把波長在0.1納米至十納米之間的軟x射線,那麼它也和紫外線一樣。x射線的也會有另外一種劃分的方法,也就是說把1納米到10納米米之間稱為軟射線,0.1納米到1納米之間稱為1x射線。還有0.01納米到0.1納米稱為超硬x射線。
  • 「醫學圖像處理」X-ray成像之X射線的產生
    較軟(較低能量)的X射線光子會增加患者的劑量,但不會產生圖像,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能量穿過患者到達檢測器。為了減少對患者的這種多餘的輻射劑量,這些X射線光子被去除了。玻璃外殼:包含真空,因此電子不會與目標碰撞。絕緣油:通過傳導將陽極產生的熱量帶走。
  • 地球上存在的七種電磁波
    電磁波在這個世界上無處不在,它們以不同的形式,讓你看到,感覺到或看不到也感覺不到;所有的電磁波都是由光子組成,它們在空間中傳播直到它們與物質相互作用。一些波被吸收,另一些波被反射。通常電磁波分為7種基本類型:無線電波:即時通訊無線電波是我們最熟悉的一類電磁波;不光是手機,電視發射塔等會產生無線電波,許多天然的和人造的物體都會發出無線電波。恆星,行星和其他宇宙物體也會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可將相關信號傳輸到接收器,這些接收器隨後將這些信號轉換為可用信息。無線電波是頻譜中最低的頻率波。
  • 波的科普 1-機械波與電磁波
    《波的科普》系列文章之(一)促使我(原作者)寫這組文章的原因有三個:一、女法醫王雪梅在馬躍案中有一段笑話,「手機……突然接收了一個來自巨大網絡空間的異常信號,導致他的身體周圍突發電磁巨變……這個電磁巨變恰巧超越了……安全設施的最大防護能力」;二、防輻射服顯然是商業騙局,不過打假者方舟子依然在深圳敗訴
  • 從引力波到伽馬暴探測——記在GECAM衛星發射之時
    各不同波段的波長與頻率的對應關係(左)及白光色散光譜(右)作為我們最熟知的電磁波,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對我們認識大千世界、在我們的生命活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當兩個緻密天體發生併合的時候,會輻射出較為可觀的引力波,這些引力波來自兩個緻密天體併合過程中損失的質量。引力波可以幾乎不受阻擋地穿過行進途中的天體,這使引力波可以攜帶有更多的之前從未被觀測過的天文信息。伽馬射線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後宇宙中最強的爆發現象,在很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能量。這種射線暴是恆星在燃燒殆盡時塌縮爆炸或者兩顆鄰近的緻密星體(黑洞或中子星)合併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