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存在的七種電磁波

2021-01-08 科技視頻日記

電磁波在這個世界上無處不在,它們以不同的形式,讓你看到,感覺到或看不到也感覺不到;

所有的電磁波都是由光子組成,它們在空間中傳播直到它們與物質相互作用。一些波被吸收,另一些波被反射。

通常電磁波分為7種基本類型:

無線電波:即時通訊

無線電波是我們最熟悉的一類電磁波;不光是手機,電視發射塔等會產生無線電波,許多天然的和人造的物體都會發出無線電波。恆星,行星和其他宇宙物體也會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可將相關信號傳輸到接收器,這些接收器隨後將這些信號轉換為可用信息。無線電波是頻譜中最低的頻率波。

微波:數據和熱量

微波是頻譜中第二低的頻率波。無線電波的長度可能長達數公裡,而微波的測量範圍則是幾釐米到幾米。由於頻率較高,微波可以穿透會干擾無線電波的障礙物,例如雲,煙和雨。微波爐可以攜帶雷達,電話和計算機數據傳輸,還可以熱飯。

紅外線:看不見的熱量

紅外線處於頻譜中較低頻率的範圍內,介於微波和可見光之間。紅外線的大小範圍從幾毫米到幾微米。較長波長的紅外線會產生熱量,其中包括火,太陽和其他發熱物體發出的輻射;較短波長的紅外線不會產生太多熱量,可用於遠程控制和成像技術。

可見光線

可見的光波讓你可以看到周圍的世界。人們將可見光的不同頻率定義為不同的顏色。頻率從較低的波長(檢測為紅色)上升到較高的可見波長(檢測為紫色)。當然,可見光最自然的來源是太陽。根據物體吸收和反射的光的波長,將物體感知為不同的顏色。

紫外線:高能光

紫外線的波長比可見光短。紫外線可導致曬傷並可能導致生物體內的癌症。高溫過程會發出紫外線;可以從整個天空中的每顆恆星中檢測到這些。檢測到的紫外線,可以幫助天文學家了解星系的結構。

X射線:穿透輻射

X射線是極高能的波,其波長在0.03~3納米之間。X射線是由產生很高溫源發出的,例如太陽的日冕,日冕比太陽的表面溫度高得多。X射線的自然來源包括極高能的宇宙現象,例如脈衝星,超新星和黑洞。X射線通常用於成像技術中,查看骨骼結構。

伽瑪射線:核能

伽馬射線是頻譜中最高的電磁波,並且僅由諸如脈衝星,中子星,超新星和黑洞等能量最高的宇宙物體發射。在地球上,能產生伽馬射線的現象包括閃電,核爆炸和放射性衰變。伽馬射線波長是在亞原子水平上測量的,實際上可以穿過原子內的空白空間。伽瑪射線可以破壞活細胞;

幸運的是,地球大氣層吸收了到達地球的所有伽瑪射線。

點擊關注,看更多有趣的新奇視頻!

相關焦點

  • 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
    核武器和核反應堆中就有它的存在,它能夠對人體產生非常大的危害。那麼還有比伽瑪射線頻率更高的電磁波嗎?電磁波的頻率存在上限嗎?為了討論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磁波的相關知識。什麼是電磁波?通常任何溫度在絕對零度(-273.15℃)之上的物質或粒子都能夠向外界輻射出電磁波,只是人眼只能感知到頻率很窄的電磁波,被稱之為可見光。
  • 可見光不屬於電磁波
    靜態磁場有:相對靜止狀態的磁鐵磁場以及地球和太陽磁場等。 動態磁場有:發電機線圈切割磁力線產生的動態迴路磁場(電流)、電動機從線圈中獲得感應電流,生成磁場並推動轉子旋轉的動態磁場、偶合磁場在次級線圈上感應出電流並通過開放電路發射到空間的電磁波場等等。
  • 地球每天自動向太空洩漏超強電磁波,難道地球是不讓人類生存了嗎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低層的大氣層裡每時每刻都存在著大約2000個伴隨著電閃雷鳴的降雨活動,每秒都會產生50次的閃電,每個閃電就像是一個短暫的電磁波發射器,產生短暫和超強的電磁波。科學家發現的普通的閃電電磁波,一般都會在離地面約100公裡高空之內環境,無法超越100公裡大氣層邊界,但是仍然存在著特殊的巧合情況,這次吃驚發現某次特定波長的電磁波能讓地球的大氣層產生共振現象,這意味著大氣層將無法阻擋這種特定波長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將會洩露到太空中。
  • 驚人的發現-光與電磁波
    因此,一個振蕩中的電場能夠產生振蕩的磁場,而一個振蕩中的磁場又能夠產生振蕩的電場,這樣子,這些連續不斷同相振蕩的電場和磁場循環往復,永不停歇,就像一粒石子扔入湖中產生的漣漪,電磁場的變化也會像水波一樣向四面八方擴散出去,這個擴散出去的電磁場我把它叫做——電磁波。雖然我現在還無法用實驗的方法證明它的存在,但我堅信它一定存在。」很遺憾,天才麥克斯韋只活到48歲就死了,到死也沒能親眼見證電磁波的誕生。
  • 電磁波如何產生
    電磁波   電磁波,是由相同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衍生發射的震蕩粒子波,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的電磁場,具有波粒二象性。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構成了一個不可分離的統一的場,這就是電磁場,而變化的電磁場在空間的傳播形成了電磁波,電磁的變動就如同微風輕拂水面產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稱為電磁波,也常稱為電波。   電磁波首先由詹姆斯·麥克斯韋於1865年預測出來,而後由德國物理學家海因裡希·赫茲於1887年至1888年間在實驗中證實存在。
  • 科普知識:什麼是電磁波?
    由同向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電磁波在真空中速率固定,速度為光速。電磁波伴隨的電場方向,磁場方向,傳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因此電磁波是橫波。當其能階躍遷過輻射臨界點,便以光的形式向外輻射,此階段波體為光子,太陽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可見的輻射形態。電磁波不依靠介質傳播。
  • 電磁離子迴旋波!揭開地球磁層內:等離子體粒子的溫度和密度!
    巨大的帶電粒子環環繞著地球和其他行星,現在一組科學家已經完成了對電磁波的研究,這些電磁波穿過這個被稱為磁層的帶磁性、帶電的環境,加深了對這個區域及其與地球之間相互作用的了解,並為研究銀河系其他行星開闢了新途徑。
  • 為何是21釐米的電磁波?科學家:用它曾收集特殊信號!
    截止到目前為止,人類並未在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發現有任何生命存在的痕跡,但是依舊有很多科學家堅信,在宇宙當中是存在地外生命的,畢竟,在億萬顆星球當中,如果說只有人類這一高等智慧生命體存在,這似乎有些太不合乎常理了,如果宇宙當中真的有更為高級的外星文明,我們又該如何尋找他們的身影呢?兩年來為了尋找他們科學家們付出的努力並不在少數。
  • (原創)「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
    物理理論處於「瓶頸期」已經100多年了,相對論把「物質」與「電磁波」混淆在一起;事實上物質是能量的載體,電磁波的傳播離不開金屬氫「磁力矩」的共振!「高能粒子對撞機」就是用電磁波製造電磁波;雖然電磁波沒有體積與質量,但是高能粒子對撞機裡存在大量「太陽初級射線」。
  • 走出電磁波認知的誤區
    時下,圍繞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與訓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在全軍轟轟烈烈開展。針對一些報章中出現的:諸如「電磁波需要媒質才能傳播」、「電磁波的頻率從零到無窮大」等模糊甚至錯誤的概念表述,急需匡正視聽。
  • 因為對電磁波過敏,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WIFI
    米歇爾在研究食物過敏領域工作了20年,她不曾想到自己在60歲的時候突然患上了這種奇葩過敏症。一天,她正坐在辦公室裡工作,突然抬頭看到窗外的一根電線桿。米歇爾瞬間像被擊中似的,感覺到電磁波向自己的身體灌注輻射。她急忙狼狽地躲到辦公桌下,從此不得不想盡方法抵抗周圍的一切電磁波。她把牆壁塗上厚厚的一層碳漆,再貼上層層錫箔紙。
  • 波的科普 1-機械波與電磁波
    因此,《波的科普》這系列文章嘗試科普跟波相關的一些知識,讓讀者了解波的物理之後,在與之有關的事情上能有自己的判斷。波,通常指有規律傳播著的擾動。機械擾動的傳播形成機械波,電磁擾動的傳播形成電磁波。本文將簡單介紹機械波和電磁波的產生方式和傳播規律。我們先從機械波講起。形成機械波,需要兩個條件:擾動和提供傳播的介質。
  • 科學家如何鑑別普通電磁波和外星信號?
    但毫無疑問,這些「外星信號」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它們都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在動輒以光年計算距離的浩瀚宇宙,地球實在太過於渺小,根據筆者查閱的資料,科學家們發現的疑似「外星信號」的電磁波,至少也要距離地球幾十億光年,許多都在遙遠的幾百億光年之外!對於如此遙遠的距離,我們實在無法判斷這些信息的真假。
  • 科普知識:探索宇宙暗物質與電磁波理論
    人類目前研發的對撞機,和暗物質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猶如在宇宙深處萬億光年的地方觀測地球上一隻小小螞蟻,徒勞無益。不過有科學家認為:探索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的奧秘的關鍵所在,應該要了解電磁波理論。量子力學的波粒二象性揭示了物質的形態與物質的實在性是意識的變現。
  • 電磁波過敏症:對WiFi過敏
    同時,因為外界的無線電磁波,他也只能呆在家中。電磁波過敏症到底是怎麼回事?42歲的勞埃德家住英國加的夫聖弗根,由於患病,他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家中的沙發。為防止身體不適,他必須遠離電視、手機和CD播放機等電器。來訪者也不能將手機、手錶帶到屋裡。同時,因為不能使用加熱和照明設施,他只能通過燒開水來取暖。
  • [靈性功課] 擺脫負面電磁波的影響
    ●訊息提供:光之兄弟群體●莫妮克·瑪修(Monique Mathieu)於2020年8月14日傳導●廬影譯自其法文網站「從天到地」    問:你們說電視、電腦等會發出有害的電磁波,那請問看電視的人、用電腦的人能否保護自己免受這些波的傷害?
  • 光和WiFi信號都是電磁波,光可以用凸透鏡聚焦,WIFI信號可以嗎?
    光是一種電磁波這個概念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我們平時說的光其實指的就是某一段特殊的電磁波,由於我們眼睛中的視錐細胞只能感受到這一段頻率的電磁波,因此,這部分電磁波能夠被我們的人眼所見到,於是我們稱之為「可見光」,而人類所看見的光僅僅只是電磁波中的一小部分。
  • 電磁波輻射檢測儀的使用方法_電磁輻射檢測儀工作原理與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了電磁波輻射檢測儀的使用方法、電磁輻射檢測儀工作原理以及它的應用,詳細說明了電磁波輻射檢測儀產品的特點。   電磁輻射介紹   電磁波(又稱電磁輻射)是由同相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其傳播方向垂直於電場與磁場構成的平面,有效的傳遞能量和動量。
  • 電磁波來了(1855-1888)
    他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對整個電磁現象作了系統、全面的研究,憑藉他高深的數學造詣和豐富的想像力接連發表了電磁場理論的三篇論文:《論法拉第的力線》(On Faraday’s Lines of Force,1855年12 月);《論物理的力線》(On Physical Lines of Force,1862年);《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A dynamical theo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 英國電磁波過敏患者的世界(組圖)
    攝影師記錄英國電磁波過敏患者的生活為了引起更多人對電磁波過敏症及患者的關注,英國攝影師託馬斯·鮑爾(Thomas Ball)走訪了英國各地的電磁波過敏症患者及醫療研究人員,對他們的生活進行拍攝與視頻採訪,並於2013年3月發表了攝影作品《電磁波過敏:科技會殺死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