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今天是讀了兩個月《傳播學史》還沒讀完的七姐上線
先說句大實話,如果你覺得傳播學太複雜,理論太難懂,代表人物太多而經常記串,那麼強烈建議你讀讀《傳播學史》這本書。不要問為什麼,問就是因為七姐作為過來人,有切身體會。這本書非常厚,有500多頁,但當你讀進去後會發現,原來傳播學的那些天才們其實和我們一樣,都過著鮮活的、有苦有樂的生活。
不過你沒時間讀也問題不大,七姐會按照這本書的脈絡幫你梳理清傳播學的「歷史與創建」,以及重新認識下教科書上出現的那些看似有距離感,實則超有趣的傳播學天才們。
今天我們要談的人物,就是芝加哥學派的奠基人之一——庫利。
庫利的幸與不幸
查爾斯·庫利(Charles Cooley),美國傳播學研究鼻祖,是美國早期五大社會學家中唯一對傳播進行過系統研究的學者。
庫利出生於密西根州的小鎮安阿伯,他的一生幾乎都在這裡度過。庫利的父親是密西根大學法學院院長,因此庫利從小衣食無憂,家庭受人尊敬。
然而庫利天生靦腆,不善交際,患有口吃,並受慢性便秘的折磨,健康狀況極差。體力孱弱加之社交無能,導致庫利的童年基本都在閱讀中度過。他喜歡埋頭讀書,並且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在日記中,庫利不斷「反省」自己和周圍人的行為,從中慢慢形成了對世界的認識和看法。
因為身體狀況不好,庫利用了七年的時間才完成密西根大學的學士學位。大學期間為了治療和療養,他先後遊歷了美國以及歐洲很多地方。庫利原本學的是機械工程,但他在接觸了達爾文、斯賓塞等人的作品後,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學習的專業,開始在密西根大學修讀政治經濟學和社會學的博士學位。
1893年,作為博士生的庫利選修了一門由杜威開設的政治哲學課。從那以後,杜威的實證主義思想逐漸開始影響庫利,並將這些課的主要論題與他自己的社會學理論結合。一年後,庫利以論文《交通運輸理論》完成經濟學和社會學博士學位。
1928年後,他的身體每況愈下,被診斷為癌症,1929年,庫利去世。
庫利的傳播學思想
庫利一生的學術生涯都在密西根大學進行。他的研究重點集中在探討個人如何社會化方面,並貫穿於三部極具分量的著作——《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1902)、《社會組織》(1909)和《社會過程》(1918)之中。
事實上, 庫利對傳播學研究的貢獻最早見於他的博士論文《交通運輸理論》。庫利在論文中闡述了他對美國鐵路交通系統所做的調查和思考。他不但研究了鐵路系統作為交通運輸手段對於美國社會產生的影響, 同時也考察了鐵路在傳播信息、凝結美國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庫利認為,鐵路、電報、電話等交通通信技術的發明急劇縮短了物品和思想傳播所需的時間和空間,「物品和觀念的傳播」日益構成現代社會特殊的組成部分。在庫利的論文中暗含著這樣的思想,即傳播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引起人的存在方式的變化。
1894年庫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 彼特·西蒙森認為美國傳播學研究就誕生於這一年。
1 - 首屬群體
首屬群體(primary group)是庫利學術貢獻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首屬群體也稱初級群體,是指個人最早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群體,即具有親密的、面對面交往與合作的群體。比如家庭、兒童遊戲群體和鄰居等群體是最早進入一個人的一生之中的。
首屬群體構成了人們最基礎的社會關係,這些關係使個體對於首屬群體的生活具有認同感。庫利認為,在首屬群體中,人性逐漸產生。首屬群體的觀念會從家庭傳播到區域共同體、國家和世界共同體,整個社會的公眾都具有初級群體中的熱情與同情心,最終整個社會會達成民主與自治的目標。
庫利的首屬群體概念對二級傳播理論、創新擴散理論都有重要影響。
2 - 鏡中自我
鏡中自我(the looking-glass self)是庫利思想中的又一個重要概念。簡單的描述就是,人們彼此都是一面鏡子,映照著對方。我想像在你的眼裡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是什麼樣的人。
受到詹姆斯「自我」概念的影響,庫利將自我也分為「純我」和「社會的我」兩部分,鏡中自我就是研究「社會的我」。庫利認為,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透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我。
★ 比如我被自己非常重視的人評價「畫粉色眼影不好看」,那麼在這之後,我會刻意注意到這一點,然後開始調整自己的妝容,爭取修復理想中的個人形象。
庫利的鏡中自我概念強調個體社會化中的人際傳播的重要性。這個概念後來啟發了米德關於主我、客我的分析。
庫利對傳播學的貢獻
庫利是第一個定義了「傳播」的學者,他將傳播定義為「人類關係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機制一一心靈的所有象徵符號,以及穿越空間傳送它們和在時間中保存它們的手段」。庫利也是最先嘗試解釋傳播媒介如何影響行為與文化的學者,他在其著作《社會組織》中寫道:「傳播歷史是所有歷史的根本」。
他的思想影響了包括米德、戈夫曼和帕克在內的眾多學者,他對人際傳播過程的深刻闡述給人際傳播這一領域帶來了重要影響和啟發,也直接影響了芝加哥學派考察社會時採取的視角,形成了芝加哥學派極具特色的人文視角。
儘管庫利一生都未在芝加哥大學學習或任教,但其思想與芝加哥學派的契合性卻如此之高,並不斷通過與芝加哥學派其他帶頭人的聯繫與交流對學派發揮著影響。
所以,對庫利的了解也很重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