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一輩的父母都喜歡去菜市場買菜,覺得菜市場的更加新鮮,尤其是一些小攤,很多都是自己家裡種的,更加健康環保,也更加的便宜。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去菜市場買菜,寧願多花點錢去潮溼買。為什麼年輕人寧可去超市買菜,也不去菜市場買菜?原因真的很現實!
超市環境更好
菜市場裡面的環境非常的糟糕,狹小擁擠,各種爛菜葉子扔得到處都是,還有股味道。而且,一個小攤上的菜品種類有限,需要走好幾個攤子才能夠找到自己想要買的菜,非常的不方便。但是,超市的環境要更好,乾淨明亮,所有的菜品整齊有序的擺放著,方便挑選。
最起碼還有個買菜車,讓我們把選購的菜放在裡面,而去菜市場卻只能用一個個塑膠袋提著,買的少還行,要是買的多,手都勒腫了!就算有些聰明人,帶個提菜器,可以不勒手,但畢竟也只有少數隻知道這種神器。
菜市場容易被騙
超市的所有菜品都是明碼標價的,但是菜市場的價格確實攤販隨意定的,有些貴,有些便宜,很容易被騙了。而且,以前很多小攤子的菜都是自己家種的,沒有打藥,綠色環保,但是現在也有很多人從外面進了菜,假裝是自己家種的,然後抬高價格賣出去。還有些攤販,有缺斤少兩的習慣,讓人很不舒服。
尤其是缺斤少兩的最噁心人,蔬菜還能好點,特別是海鮮,一斤都不少錢,缺一點自己的錢就飛了!所以,這裡建議大家,如果去菜市場買菜,最好帶一個便攜的電子秤,就當著菜販的面稱,看他還能缺斤少兩不!
時間不合適
很多攤販都是早晨出來,趁著新鮮的時候賣菜的,但是很多年輕人早上都要趕著上班,很多都是晚上下班回來再去買菜的,這個時候去菜市場已經買不到什麼菜了。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看到一些老人家賣菜,心疼老人,也願意買,但是有些人買回家之後,發現菜品買貴了,菜缺斤少兩了,就會覺得自己被欺騙了,不願意再在這種小攤上買了。
其次,現在去菜市場的基本上都是家裡的老人,退休之後,幫忙帶著孩子,順便買買菜做做飯。但每次去菜市場卻買不了太多菜,因為太沉了提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