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法治報訊 記者 陳健鵬 通訊員 張偉濤 張毅濤 廣州海珠警方在「颶風2016-雷霆掃毒」專項行動中,對已破獲案件繼續深入偵查,嚴打涉毒違法犯罪,深化專項行動成效。記者從廣州市公安局獲悉,海珠警方通過對一宗已破獲的跨省市販毒團夥案進行擴線偵查,近日將一名在廣州市內進行販毒違法活動的嫌疑人胡某抓獲,繳獲毒品2.77千克,同時還抓獲正在與其交易毒品的下家嫌疑人蘇某。
正在市場內「買菜」的嫌疑人。 警方供圖
11月下旬,海珠區公安分局禁毒大隊會同新港派出所對一宗已偵破的跨省市販毒團夥案的相關線索進行深入研判分析,排查出一條新線索:上述販毒團夥成員還曾與一名廣州人胡某(男,51歲)交易過毒品。
梳理相關信息後,民警掌握到,嫌疑人胡某長期無業,有多年吸毒史,多次因吸毒被公安機關處理。在其住處門口,民警發現還安裝有視頻監控探頭。
綜合各方信息後,民警分析認為,胡某無收入來源,為了滿足自己吸毒的需求,極有可能繼續通過販毒以販養吸;其在門口安裝視頻監控,目的是為了逃避警方的偵查打擊。
警方對嫌疑人胡某展開全面調查。民警發現,胡某平時非常「低調」,很少與人往來,幾乎足不出戶,只是偶爾會在傍晚時分出門,到住處附近的一個肉菜市場買菜回家做飯,儼然一名「住家男人」。
表面看來,胡某生活很有規律,似乎沒再從事違法活動。然而,細心的民警在耐心的蹲守和觀察中,還是發現了其買菜過程中的異常舉動。
民警發現,胡某在幾次到市場買菜時,都會在市場內「偶遇」一些陌生男子。他與對方點頭示意後,便一起結伴買菜,買完菜又各自離開。在旁人看來,這只不過是胡某和普通街坊之間的正常問候交流。但辦案經驗豐富的民警還是識破了其中的伎倆:胡某在與陌生男子一起買菜時,會趁機把用小塑膠袋包裝的疑似毒品交給對方,對方也會塞錢給胡某。
原來,胡某到市場買菜的最終目的,竟是借買菜的幌子進行販毒違法活動。
識破胡某的販毒伎倆,充分掌握其犯罪證據後,警方立即制訂了抓捕方案。12月1日,民警獲悉,胡某購入了一批2千克以上的毒品藏匿於其住處,準備當晚與一名廣州市內的下家交易。胡某以往在市場內多以「零包販毒」的方式交易,而此次經手的毒品量較大,民警經研判後斷定,其極有可能會帶下家到家中交易。警方立即在胡某住處周邊展開布控,密切注視其一舉一動。
傍晚時分,胡某下樓到住處附近的菜市場與下家蘇某見面。
兩人在市場內買了些菜後,一起返回胡某的住處準備交易。就在兩人開門進屋的一瞬間,民警果斷出擊,將兩人擒獲。隨後,民警在胡某的住處搜出了其準備賣給蘇某的2.77千克毒品。
經審查,胡某交代了其販毒的作案事實。據胡某供述,其自2006年開始吸毒,毒癮深重。因無收入來源,便以販養吸,並因此與販毒團夥成員多有往來。在得知其相熟的販毒團夥主要成員落網的消息後,其猜測自己也已進入了警方的偵查視線,於是挖空心思逃避警方打擊,不僅在住處門口安裝視頻監控,而且想出了在市場內邊買菜邊與下家交易的販毒伎倆。然而,就算其機關算盡,也難逃恢恢法網。
警方繳獲的毒品。 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