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騙取財物,收購廢舊鎳網時在地磅上做手腳,稱重時幹擾,致使過磅重量比實際重量輕,騙取價值30餘萬元的廢舊鎳網。10 月9日,陸某等5人因詐騙罪被山東省昌邑市檢察院提起公訴。
2015年3月,陸某聽說山東昌邑有一批廢舊鎳網要賣,他就想買入再賣出,賺差價。電話聯繫後,對方出價每噸8.2萬元,而陸某聯繫的一家廢品收購站稱鎳網回收價僅為每噸7.8萬元。因價格沒談攏,這筆生意擱置下來。但陸某不甘心,他想到了陳某。
陸某與陳某幾年前通過收購廢舊物品結識。二人商量後,陳某說可在地磅上做手腳,在買鎳網時把稱重的重量做輕,再以實際重量賣出,就有利可圖了。於是兩人準備在地磅上安裝電子幹擾器,因不掌握這種技能,又聯繫了劉某。
劉某很乾脆答應了,他又聯繫了孫某與徐某。三人提前來到陸某事前聯繫過的賣家處。交易前一天,三人翻入賣家院內,找到地磅,把地磅數字顯示器內的主板換成電子幹擾器設備主板。第二天稱重時,徐某拿著遙控器,過磅時,就在旁邊按一下,操縱稱重讀數,最終使實際重量輕了4噸多。過磅顯示「淨重」約為7.7噸,陸某花了60多萬元買入;交易時按實際稱重,賣了90多萬元,淨掙30餘萬元。因對方銀行卡不能即時支付,雙方約定次日結算。
幾人還沉浸在錢財到手的喜悅中,卻在返程時遭遇民警例行檢查。2015年3月31日11時許,民警在車內上查獲了疑似用於詐騙的電子幹擾設備。乘車人均無法說清用途,事有蹊蹺,職業敏感使民警斷定幾人有重大詐騙犯罪嫌疑。經傳喚、訊問,5人供認不諱。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盧金增 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