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對峙現場,臺灣也關注到了,發現了...

2021-02-23 環球視野

這兩天,中國官方發布了去年加勒萬衝突中的中國傷亡數字及現場畫面,不但引起了中印網友的廣泛關注,也讓引起了臺灣方面關注。

 

比如臺「中華戰略協會」研究員張競就說:「從兩邊的著裝與裝備,產生的戰略效果非常大,信息公布出來後,印度那邊所有瘋狂的居民一片沉寂,完全沒有反應,知道兩邊的實力懸殊,就算是拿棍子打架,從裝備以及進退之中、部隊的管制、涉水之間的秩序…,行家一出手,便有有沒有!」

▲視頻截圖

上述說法中,諸如「印度居民一片沉寂」之類的說法,或許多少有點言過,但大體不差。

 

印軍的戰力水平同中國軍隊並不在一個層面上,從公布的現場錄像中可以知道,印軍是蓄謀暴力襲擊,一開始就埋伏了大量人員,人員是我們的好幾倍,並且手持棍棒等攻擊器械、也佩戴了頭盔、盾牌等防護裝備,應該說,在我方增援未到來之前,印軍是佔有絕對優勢的。

 

然而,就是在這種實力極為懸殊的情況下,雙方居然從白天持續到了晚上,等我方增援力量到來時,印軍人員反被打得抱頭鼠竄、四處逃散並丟下大量受傷同伴,最終死亡20人,還被俘虜了包括1名中校、3名少校在內的十多人。

 

總體來講,印度製造的這次對峙應該是得不償失,它花費9個月時間,在冰天雪地裡壘兵幾十萬,耗費巨量資源,最後卻沒撈到什麼便宜,它諸如「蠶食中國領土」的目的,一個都沒實現。

 


印度幸好及時收手,不然可能損失更多。就說空軍,印度的米格、蘇30MKI已經落後,最新的陣風戰機面對中國空軍也毫無優勢;中國的飛彈部隊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過數輪齊射摧毀其北方絕大多數機場。假如中印之間進行大規模空中較量,中國有能力在數小時內(最多幾天),讓印度空軍損失過半。

 

這聽起來有點自吹,想想當年伊拉克也擁有百萬大軍,薩達姆也買了一堆自認為先進的武器,其中就包括當時非常先進的米格-25戰機,但最後的結果是號稱「軍力世界第三」的伊拉克,被美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當下中國肯定比91年的美國要強得多,假如印度非要同中國較個真,也許它的結局不會比當年伊拉克好太多。

 

只不過,中國沒有像美國當年那樣展現出霸道,而是以和善、溫和的方式與人相交,整個對峙過程,我們有理有節的回應,對觸犯到自身核心利益的予以堅決回擊,整個過程都保持著理性與克制,即使在公布現場錄像時,所用的詞彙也只是「外軍」,不直接道明,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溫和的一面。

 

窮兇極惡往往是缺少實力的表現,溫和的背後則是實力的依託,溫和的中國其實也是最有力度的表現。

 

印軍之所以會撤離,一方面是因為國際局勢的變化,主要是美國總統更替;另外也應該是自認為「已經強大起來」的印度,在中國實力面前踢到了一塊鐵板。受此二者影響,印度的一些初衷目的(比如蠶食中國領土)均已難以實現,再玩下去只會徒費錢糧、耗損國力。

篇頭的臺灣專家只點評了印度,想必他們也看到了另一個問題:比臺灣更強的印度,在面對中國大陸時尚且如此,又何況臺灣?

 

不論是美國、印度,還是臺灣地區,都要看到中國(大陸)是溫和的,但也要看到這種溫和的背後,是有力道的!這大概是本次中印對峙帶給臺灣方向的積極意義之一。

相關焦點

  • 聚沙成塔-35 | 中印對峙,不丹難堪
    Bhutan squeezed by China-India Standoff中印對峙,不丹難堪The Buddhist kingdom of Bhutan is best known as an idyllic getaway for wealthy tourists seeking the spiritual and exotic.
  • 中印兩軍爆發新衝突?印軍開口
    《印度時報》報導截圖24日,中印雙方舉行第九輪軍長級會談,上一次會談是在11月6日。印度媒體IBtimes25日的報導稱,隨著軍事緊張局勢加劇,三天前中印部隊在納庫拉地區發生了衝突,原因是由於中方試圖「越過邊境入侵」印度領土。報導還稱在此次衝突中「有20名中國士兵受傷」「僅有4名印度士兵受傷」,雖然現場局勢一度緊張,但局勢得以控制。
  • 勿再以訛傳訛:這張照片是2004年中印軍演期間拍的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圖1:近日在軍迷圈瘋傳的中印軍人對峙的照片
  • 中印對峙中方再贏一局,印方網友:這次是印方輸了
  • 美印防長通話,印媒爆料:也提到中國,但不清楚是否談了中印邊境對峙
    PTI稱,兩位防長在通話中提及中國,但不清楚是否談及了中印對峙。奧斯汀資料圖PTI稱,印度國防部表示,辛格接到了奧斯汀打來的電話。電話中,雙方重申了兩國共同努力以加強「多方」防務合作和戰略夥伴關係的承諾。
  • 中印軍長們談撤兵,印度外長說改善中印關係,但是總統卻說增兵,聽誰的?
    到了近日,印度沒實權的總統卻說,印度已經在中印邊境部更多兵力,警惕中國。  印度軍方,外長說要和中國談判,打醬油的總統卻唱反調,要增兵;這就反應了印度內容對於中印問題依然存在分歧,不過主張和平的更多。    經過大半個冬天的高原對峙,中國和印度兩個軍人被迫為印度某些政客反華行為,蹲守在幾千米海拔,室外零下幾十度的高原地區。
  • 中印達成邊境撤軍共識後,印官員又信口雌黃:宣稱「中國丟臉」
    近日邊境再度傳來好消息,中印雙方宣布,位於班公湖南、北兩岸的兩國軍隊已經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撤軍。但就在大家為邊境氣氛緩和鬆了一口氣時,印度又有官員不識時務跑出來鼓吹,稱此次撤離是印方在中印對峙中取得的勝利成果。據環球網2月19日報導,印度陸軍北部戰區司令喬希當日在接受採訪時,不斷強調「印度的成功」,稱「中國丟臉」。
  • 印度媒體這回很緊張,中印這一個月鬧大了,中國增兵
    印軍在錫金邊境越界的風波持續鬧大,中印邊境局勢隨之升溫有印媒指,中印在洞朗地區對峙已經接近一個月,雙方都已持續增兵;又指解放軍海軍近期亦增加在印度洋的艦隊部署
  • 【現場】美國印第安納州克勞福德維爾對峙事件
    在治安官警員和印第安納州州警(ISP)的談判人員抵達現場時,據稱有自殺傾向的男性嫌犯拒絕讓女性報警者離開房屋。▲多個執法單位在現場進行響應2點30分左右,這名女性設法逃到屋外,而男性嫌犯則拒絕離開房屋,隨後藏身於建築的二層,取得槍枝後與警方展開對峙。
  • 【現場】加拿大金斯頓對峙事件
    當地時間9月23日,加拿大東南部城市金斯頓(Kingston)發生一起對峙事件。
  • 莫迪下達關鍵指令,中印邊境迎來破局?
    「中印對峙」事件已經持續多時,雙方政要早就於事件伊始進行了會晤,軍界人士更是經過了多談判,但是,就目前而言,雙方尚未就徹底解決這一事件達成建設性的共識。然而,就在近日,莫迪在邊境問題上下達關鍵指令,或為中印解決邊境問題提供條件。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政府已於近日做出決定,將從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撤軍近1萬人。
  • 臺灣高雄監獄6名囚犯持槍劫持人質 與警方對峙14小時後開槍自盡
    最新消息:6名囚犯在與警方對峙14個小時後,在今天早晨5點鐘左右,先後開槍自盡,充當人質的典獄長陳世志
  • 中印邊境緊張之際,印度發來「求和」信號?中方這回立場鮮明
    印度在邊境地區挑惹是非後,中國和印度便爆發了肢體衝突和軍事對峙,對峙持續了半年仍舊沒有結束,但是中印兩國已經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達成了部分共識
  • 【現場】倫敦紹索爾對峙事件 ARV和CTSFO特警出動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LEPlayers 火器酷得到授權轉發此文當地時間1月21日,英國倫敦西北紹索爾(Southall)發生一起長達22小時的對峙事件
  • 怕影響中印談判?「馬拉巴爾」軍演印度沒請澳大利亞,還準備推遲
    中印雙方7月達成邊境共識後,他8月31日又越線挑釁;雙方防長會晤後,不到3天又非法越線,還鳴槍威脅,打破雙方45年來邊境沒有槍聲的默契。看似很激進,但正好可以借力向中方施壓的美日印「馬拉巴爾」軍演他又推遲了,而且澳大利亞也不邀請了,據說是怕影響中印談判。令人不解的是,難道你非法越線鳴槍威脅就不影響?
  • 解決中印邊界爭端需要新思維新框架【下】 Calling for New Thoughts and Framework
    印度則相反,逐漸走上了親近蘇聯的道路,也影響到其國內經濟發展。小小的中印邊界爭端,居然成了撬動兩國發展方向和國際格局演變的一隻巨大的「蝴蝶」。In 1960, then Chinese Premier Zhou Enlai made a special trip to India.
  • 【津巴新聞】10名人質,14小時對峙!警察擊斃搶匪後現場一片歡呼(視頻)
    昨天,貝特橋Dulivhadzim郊區發生了驚險一幕:一名槍手挾持了十名人質(其中包括他的妻子和他10歲的侄女),在一所房子裡與警方對峙了14小時,最終在逃跑的過程中被當場擊斃。我出門看了一下,發現很多警察全副武裝地站在我的院子裡,地上有很多彈殼。警察對我們說正在追捕住在旁邊的一個危險的武裝劫匪。」警察將平民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並與西索對峙著。西索表示如果警方破門而入,他就要槍殺人質。
  • 接下來,中印雙方應該怎麼辦
    我們認為,印度社會需要走出長期以來的地緣政治幻象,實事求是地看中國和中印邊界糾紛,這對印度保持穩健的國家戰略有著特殊意義,也是中印維護邊境地區穩定的關鍵所在。首先,印度社會要搞清楚中國的基本立場,那就是中國致力於同印度的友好,也將印度作為一個強大的鄰國和地區力量來尊重。維持邊境地區穩定和中印關係的大局穩定是中國基本的對印政策。
  • 洞朗對峙,這些有份量的印度「賣國賊」有話說
    洞朗對峙以來,巴德拉庫馬幾乎每天都給我發郵件,表達自己的看法。  10年的交往中,巴德拉庫馬在多個學術交流場合和我談論中印之間的熱點話題,如怎樣徹底解決「西藏問題」、如何從經濟交流入手逐步解決邊界問題,他有時還對印度政府提出誠懇的批評。
  • 中印邊境有新進展
    根據協議,中印邊境局勢將恢復至2020年4月之前的狀態。此外,《印度斯坦時報》20日援引消息透露,中印同意恢復實控線的原狀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很快舉行會談,以解決雙方在未確定的邊界問題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