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時報》報導截圖
24日,中印雙方舉行第九輪軍長級會談,上一次會談是在11月6日。印度媒體IBtimes25日的報導稱,隨著軍事緊張局勢加劇,三天前中印部隊在納庫拉地區發生了衝突,原因是由於中方試圖「越過邊境入侵」印度領土。報導還稱在此次衝突中「有20名中國士兵受傷」「僅有4名印度士兵受傷」,雖然現場局勢一度緊張,但局勢得以控制。
印軍士兵(資料圖)
本報總編胡錫進早些時候在微博上表示:「印媒報導基本是假的。解放軍前線的巡邏日誌沒有相關記錄。而且最近幾天雙方軍隊高層的關注焦點是第9輪軍長級會談,並非發生了新的邊境衝突。雙方肯定沒有發生印媒所說的那種規模的衝突,兩國前沿部隊時有小摩擦,但如果有出現傷亡的摩擦,不可能在中方的巡邏日誌上都沒有反映。」
印度軍方則在25日下午發布聲明稱,1月20日,中印雙方在錫金北部納庫拉地區發生了一場小規模對峙,當地指揮官按照既定協議解決了此次事件,希望媒體不要誇大不符合事實的報導。
中印邊境上的印軍士兵(資料圖)
實際上,中印雙方願意在間隔近80天之後舉行第九輪會談,就表明兩國兩軍是有意解決處於僵持中的邊境對峙現狀。但在談判後為什麼印度媒體又爆出假消息?背後有什麼意圖?
對此,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對《環球時報》表示,這件事有兩種可能性,一種可能性是在會談前印媒之所以沒有爆出所謂的「衝突」,表明印軍方起初不願意因印媒所稱的事件幹擾會談的正常進行,但無孔不入的印度媒體獲得消息後隨即進行誇大炒作,逼迫官方做出回應。另一種可能性則或可分為兩種情況:如果第九輪會談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印方不排除是在繼續用官方人士「放料」和媒體「爆料」相互配合的模式,對外彰顯中印邊境對峙「遲遲不能解決」,還可能有「多點交替爆發衝突」的趨勢,通過國際輿論繼續給中方施加壓力;如果第九輪會談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印媒炒作則不排除是印國內強硬勢力通過此舉暗中阻擾,以破壞會談成果。
錢峰還表示:「印度媒體一向善於誇大包括解放軍在內的外軍傷亡數字,按照此次媒體報導所宣稱的印度在和中方對峙中『取得了1:5的戰果』,對其國內民眾是為了展示所謂『印度軍方嚴陣以待,應對有餘』,彰顯印度軍隊的『英勇無敵』。」錢峰認為,長期以來印媒止不住地煽風點火,經常混淆視聽,到頭來損害的是自己的聲譽和國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