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印軍的"七寸"在哪裡?大家都很關心。
印度今年持續向拉達克增兵,據印媒說已經超過20萬。拉達克原有駐軍以第14軍為主,再加上一些保障部隊,約5萬人。這也是拉達克這個高寒貧瘠之地最大的容量了。
按《孫子兵法-九地篇》,拉達克是典型的"圍地"及"死地",即走投無路、不戰則死的地方,是兵家儘量避免誤入的。
拉達克印軍的"七寸"可不止一處。今天限於篇幅,只講地形。
一句話,拉達克就是一個四面不通的"圍地",不戰即死。
北面錫亞琴冰川是冰壁,平均海拔5000多米,印軍在這裡與巴基斯坦軍對峙,每年雙方因高海拔都死不少人。
拉達克核心區列城去錫亞琴冰川只有一條公路,經什約克河谷和努布拉河谷,只要小部隊入冬前把此路一掐,河谷以上至冰川近萬人必被凍死。
東北面德普桑平地(盡頭是鬥拉特別奧裡地)比錫亞琴冰川除了海拔較低(有4000多米)也好不到哪裡去,其東北和東面是我阿克賽欽,前進不得。
西北面是錫亞琴冰川,有80公裡之遠,也上不去。唯一通後方的路是什約克河谷公路,基本靠近並沿中印實控線走向,在西大溝、加勒萬河谷、羌臣摩河谷三處隨時能被我小部隊切斷。
用炮兵火力遮斷更容易。一旦切斷,沿河谷駐軍一字長蛇陣和蛇頭德普桑平地至少2-3萬印軍一樣凍餓而死。
向東和東南是我阿賽克欽和阿里地區的中國邊界,此路不通。
向南和西南是人跡罕至的喜瑪拉雅山脈,有一條馬納利-列城公路,跨越喜瑪拉雅山脈,山高路險,大型車輛難以通行。
只有往西邊,走查謨首府阿利斯加可通往印度內地。可是列城到阿利斯加的1號戰略公路海拔太高,一年有7個月大雪封山封路。到公路開通時又有幾處卡脖子地段,如左吉拉山口前後,只要有一車拋錨,全路堵塞。
儘管如此,這條公路仍是進出拉達克的唯一通道。
另外,此路有相當路段距巴控區只有數公裡,巴基斯坦民兵武裝異常活躍,印軍不得不派大批部隊守路。
為此印度幾十年來在拉達克大修機場。其實只有列城機場還算正規,其餘六七座都是沒有鋪裝面的簡易土機場,除了小運輸機,大型運輸機和戰鬥機都不能起降。
由於海拔太高,飛機不能滿負荷起飛,無論作戰還是運輸,效率都大大下降。這些機場還十分暴露,不少離中印實控線太近,有的不足幾公裡。全部都在我炮兵火力覆蓋之下。
在這樣的地形上,印度有什麼信心與我叫板?
來源:王洪光觀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