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線拉達克不穩定,東線也不安寧:印度三大主力急修邊境軍用公路

2021-02-26 枕戈寢甲123

《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控阿魯納恰爾邦高級官員表示,該邦將把在邊境地區修建公路列為首要任務。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報導,印度國防部長已經下達三個月的「死期」,必須修完所謂拉達克地區東段的公路。

西線的拉達克不穩定,東線也不安寧,印度正在把重型建築設備和機械使用空軍直升機,從下蘇班西裡縣運送到修路位置。印度官員稱:「建築設施和機械設備必須被分解成許多部件,並由直升飛機吊運到到偏遠地區,再重新組裝。

印度早就宣布將對印度東北部地區3723公裡的道路進行升級,其中包括在印控「阿魯納恰爾邦」境內931公裡長的「戰略性軍用道路」。美國戰略環球網報導,到2022年,印度將擁有2000輛升級型T-72坦克,超過1500輛T-90坦克,以及數百輛阿瓊坦克。要想發揮這些坦克的威力,印度就要有完善的道路。

同時,濟羅和阿洛的2個新升級前沿著陸場的重啟,也讓印度空軍的作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這也使得印控阿魯納恰爾邦新升級的前沿著陸場數量達到8個。部署有至少2個中隊36架蘇30戰機,還有地面部隊,部署了印度第4軍的五個山地步兵師,一個機械化師。

第4軍負責東段地區,總兵力約5萬人。第33軍駐地在西裡古裡,被視為「第二梯隊」。就軍力來說,在東段印軍有三大主力,第4,33軍,其中,第4軍在核心位置。印軍以主要還是,前輕後重布局,在二線兵力比較多,比較重視預備隊,主要是防穿插包圍。

另外第3個主力就是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印度內政部稱讚該警察部隊「適應高原地形環境,會講土語,是一支不可多得的準軍事部隊」。這三大主力所屬通訊和工兵部隊也都參與到邊境修路當中。

印度現在畢竟重視山地打擊軍,畢竟側重於山地進攻,據《印度防務在線》報導,印度國防部打算為未來的山地部隊配備國產「阿布罕」步兵戰車,其動力系統即便在高原缺氧環境下也能正常工作,武器系統的射擊仰角也更大,更符合山地作戰需要。

在東段地形相對平坦,印度更加重視裝甲部隊的部署,因此也更加需要完善的交通網,為此,印度官員表示:已經確定了修路的時間安排,並決定加快這一進程。繼續修建戰略公路和關鍵橋梁。

2017年的事件已經暴露了在東段印軍也面臨著後勤軟肋,印度方面表示,當時,印度軍隊使用直升機空投了100袋軍用口糧,其中包括3萬份巧克力在內的高寒地區食品,但是瓶裝水非常少。使用馱工也不容易,他們每人馱10至15公斤補給,然後上下坡還要休息一次。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印軍標準在高海拔地區需要吃巧克力,而且每人每天需要1.5公斤的補給品,但是印度供水能力很低。

相關焦點

  • 不見棺材不落淚!中印邊境緊張之際,印度發來「求和」信號?中方這回立場鮮明
    就在中印邊境緊張之際,印度發來了"求和"信號,中方這回立場鮮明。印度應該早就應該明白,和中國進行對抗,印軍根本沒有勝算,中國已經給好了臺階,印度早點順著走就是最明智的選擇,不然印度將會越來越不好過。印度官方表態來自環球網的消息稱,近日,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努拉格·斯裡瓦斯塔瓦表示,印度軍方希望就拉達克地區的爭端和中國進行更多的交流。
  • 拉達克危機:印度軍隊儲備了足夠維持一年的冬季物資
    譯自《今日印度》,忠實原文用詞,不代表譯者觀點,請讀者自行甄別。
  • 王洪光中將:拉達克印軍的"七寸"在哪裡?
    拉達克印軍的"七寸"在哪裡?大家都很關心。印度今年持續向拉達克增兵,據印媒說已經超過20萬。拉達克原有駐軍以第14軍為主,再加上一些保障部隊,約5萬人。這也是拉達克這個高寒貧瘠之地最大的容量了。按《孫子兵法-九地篇》,拉達克是典型的"圍地"及"死地",即走投無路、不戰則死的地方,是兵家儘量避免誤入的。拉達克印軍的"七寸"可不止一處。今天限於篇幅,只講地形。一句話,拉達克就是一個四面不通的"圍地",不戰即死。
  • 中印邊境2印度士兵死亡,死前在修橋
    《印度快報》28日最新消息稱,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有兩名印度士兵溺水身亡。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兩人死亡系「事故」,「與該地區目前局勢無關」。《印度快報》:加勒萬河谷地區又有2人死亡,修建橋梁的士兵在河中被淹死。
  • 熱點 | 中印邊境2印度士兵死亡,死前在修橋
    《印度快報》28日最新消息稱,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有兩名印度士兵溺水身亡。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兩人死亡系「事故」,「與該地區目前局勢無關」。《印度快報》:加勒萬河谷地區又有2人死亡,修建橋梁的士兵在河中被淹死。
  • 印媒:中巴戰機靠近印度邊境聯合演習 令印度忌憚
    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印度邊境附近舉行聯合空軍演習令印度忌憚。巴基斯坦一名高級軍官表示,巴基斯坦和中國空軍在印度邊境附近舉行的為期一個月的聯合演習是向新德裡發出的一個信息,「我們也有朋友」。  這位巴基斯坦軍官表示,儘管中印已在拉達克東部長達數月的邊境對峙,但雙方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 邊境氣溫達到零下30℃,印度翻箱倒櫃找出10年前睡袋,美國袖手旁觀
    當地時間11月26日,海外媒體報導稱,拉達克地區的溫度已經下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為了應對嚴寒的天氣,印度軍方甚至將十幾年前的舊睡袋全部都翻了出來
  • 中印邊境:班公湖的地理位置詳解
    班公湖位於阿克塞欽與拉達克(印度實控)交界處,總面積604平方公裡,形狀狹長,藏語名字「措木昂拉仁波」,意為「長脖子天鵝」。湖體東西走向,全長約150公裡,其中約100公裡在我國境內,約50公裡在印佔克什米爾境內。南北平均寬約4公裡,中段最窄處僅100米左右,是一個典型的河道型湖泊。平均水深5米,最大水深41米。
  • 印高官:如果中國越界了10次,印度至少越界過50次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 侯佳欣】印度高官這是在炫耀,還是在公開承認是印方挑起了中印邊境爭端?
  • 印度北部爆發山洪,事發地點瀕臨中國邊境,大批印軍已緊急出動
    據國內媒體2月7日援引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的報導稱,來自印度政府官方的最新消息顯示,當地時間7日位於印度北部邊境地區的北阿坎德邦查莫利地區突發了一場由冰川斷裂而導致的雪崩和大規模山洪
  • 拉達克太寒冷,印軍藏進水泥管道:肯定借鑑了流浪漢過冬睡下水道
    據《印度斯坦時報》網站報導,印軍近期又想出了新的禦寒方法。印軍決開始建造直接1.8-2.4米的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
  • 中印邊境有新進展
    據《印度斯坦時報》21日報導,中國和印度20日在邊境實控線(LAC)中國一側的莫爾多/楚舒勒會晤點舉行了第十輪軍長級會談。
  • 第八十七期丨印度、不丹動態周報
    )稱,中國軍隊「在拉達克地區正面臨著無法預料的後果」,不能排除邊界爭端導致更廣泛衝突的可能性。拉瓦特說,印度不會接受對實控線的任何改變,並稱「不容忽視的是,在整體安全考量中,邊界對抗、越界行為和無端的戰術軍事行動,都會演變成更大的衝突。」拉瓦特還稱,「中巴勾結」的行徑將對印度構成威脅。他說:「印度正不斷與兩個擁有核武器、曾經與印度打過仗且逐漸串通一氣的鄰國產生摩擦。這對區域的戰略穩定構成了一種無處不在的危險,且可能會威脅印度的領土完整和戰略凝聚力。」
  • 關鍵時刻印度迎來援兵,三個大國緊急運來軍火,巴鐵:都是白眼狼
    近日,印度《經濟時報》發表了一篇標題為「拉達克僵局持續之際,盟國承諾向印度提供急需的武器」的文章。文章稱,「盟友們紛紛承諾,向印度軍隊提供繼續武器彈藥。報導稱,印度國防部近日向法國請求「增加首批戰鬥機的交付數量」。按計劃,首批4架「陣風」戰鬥機本應於今年5月交付,但因為新冠疫情被推遲。目前還不清楚法國提早交付的具體數量。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空軍獲得的「陣風」裝備有兩種防區外作戰武器——射程超過100公裡的「流星」空對空飛彈和射程500公裡的「斯卡爾普」空對地飛彈。此外,同樣接到印度催促交付軍火的還有美國。
  • 美國恢復直飛,印度開放邊境,網友:要搞死我們嗎
    ,衛生環境堪憂的國家,感染人數遠遠大於其公開的數據,現在又面臨疫情的二次反撲,很多國家的疫情已經全面失控,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國和印度卻倒行逆施,相繼宣布恢復直飛、開放邊境,這是想要將全世界都拉進疫情的地獄之中嗎?
  • 印藏特種兵部隊連長死亡後,印度擔憂:現在根本找不到「炮灰」了
    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在持續進行的前線對峙中,印度特種部隊的一名藏族裔軍人據報在邊境衝突地點附近死亡,這讓印度這支鮮為人知的高原精銳部隊走入了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