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控阿魯納恰爾邦高級官員表示,該邦將把在邊境地區修建公路列為首要任務。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報導,印度國防部長已經下達三個月的「死期」,必須修完所謂拉達克地區東段的公路。
西線的拉達克不穩定,東線也不安寧,印度正在把重型建築設備和機械使用空軍直升機,從下蘇班西裡縣運送到修路位置。印度官員稱:「建築設施和機械設備必須被分解成許多部件,並由直升飛機吊運到到偏遠地區,再重新組裝。
印度早就宣布將對印度東北部地區3723公裡的道路進行升級,其中包括在印控「阿魯納恰爾邦」境內931公裡長的「戰略性軍用道路」。美國戰略環球網報導,到2022年,印度將擁有2000輛升級型T-72坦克,超過1500輛T-90坦克,以及數百輛阿瓊坦克。要想發揮這些坦克的威力,印度就要有完善的道路。
同時,濟羅和阿洛的2個新升級前沿著陸場的重啟,也讓印度空軍的作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這也使得印控阿魯納恰爾邦新升級的前沿著陸場數量達到8個。部署有至少2個中隊36架蘇30戰機,還有地面部隊,部署了印度第4軍的五個山地步兵師,一個機械化師。
第4軍負責東段地區,總兵力約5萬人。第33軍駐地在西裡古裡,被視為「第二梯隊」。就軍力來說,在東段印軍有三大主力,第4,33軍,其中,第4軍在核心位置。印軍以主要還是,前輕後重布局,在二線兵力比較多,比較重視預備隊,主要是防穿插包圍。
另外第3個主力就是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印度內政部稱讚該警察部隊「適應高原地形環境,會講土語,是一支不可多得的準軍事部隊」。這三大主力所屬通訊和工兵部隊也都參與到邊境修路當中。
印度現在畢竟重視山地打擊軍,畢竟側重於山地進攻,據《印度防務在線》報導,印度國防部打算為未來的山地部隊配備國產「阿布罕」步兵戰車,其動力系統即便在高原缺氧環境下也能正常工作,武器系統的射擊仰角也更大,更符合山地作戰需要。
在東段地形相對平坦,印度更加重視裝甲部隊的部署,因此也更加需要完善的交通網,為此,印度官員表示:已經確定了修路的時間安排,並決定加快這一進程。繼續修建戰略公路和關鍵橋梁。
2017年的事件已經暴露了在東段印軍也面臨著後勤軟肋,印度方面表示,當時,印度軍隊使用直升機空投了100袋軍用口糧,其中包括3萬份巧克力在內的高寒地區食品,但是瓶裝水非常少。使用馱工也不容易,他們每人馱10至15公斤補給,然後上下坡還要休息一次。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印軍標準在高海拔地區需要吃巧克力,而且每人每天需要1.5公斤的補給品,但是印度供水能力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