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視頻來源:浙江衛視
無印良品又雙叒叕被爆出質量問題了,這次居然是它?
日前,北京市場監管局通報的一份「流通領域家具類商品質量進行抽檢」結果,引起眾多消費者的熱議。抽檢結果顯示,檢出的11件不合格家具樣品中,有6件來自無印良品,另有2款來自宜家。
記者走訪無印良品成都店面發現,被北京市場監管局通報的不合格家具依然在售。
據通報顯示,6件來自無印良品的不合格家具,主要問題是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
這6款不合格家具,包括衣架、餐桌、實木椅、沙發椅、邊桌臺等,有5件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
其中,3件標稱材質為「胡桃木」的沙發椅產品,實際材質是「黑核桃」或「膠合板」;另外兩件標稱櫸木實木,實際是水青岡;標稱白橡木,實際上是纖維板。
此次抽檢還發現,有兩款宜家的儲物組合(兒童櫃和兒童衣櫃),孔及間隙項目不合格。
來源:封面新聞
6款不合格家居被爆出來以後,記者走進位於成都錦江區一家店鋪內,一款標價8500元的「胡桃木實木椅」仍擺在店鋪內銷售,產品標稱結構材料為天然木材(黑胡桃)。
然而,在北京市場監管局通報的不合格檢驗名單中,這款產品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產品的實際材質為黑核桃或膠合板。記者對比了這款在售產品的規格、型號、產地等,與問題產品均一致。
另一件「組合實木架」產品在成都兩家店鋪內均有銷售,產品主要材質為「白橡木」,然而被通報實際材料為「纖維板」。
不合格產品為何依然在售?對此,兩家店鋪相關負責人皆表示,目前店鋪暫未收到任何產品撤櫃通知。
事實上,這已不是MUJI旗下商品在中國市場首次被曝出檢測不合格。據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MUJI所售商品頻繁出現質量問題。
1、2017年3月15日,無印良品被央視315晚會曝光,店內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裝上都被貼上了產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籤,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籤後,露出了這些產品的真實產地,疑似來自日本核汙染區,名列禁止進口名單。不過,隨後,無印良品發聲明稱是誤會,並稱標籤上所標註的產地信息為本公司母公司名稱及其法定註冊地址,並非進口食品產地。
2、2018年3月15日前後,有數位消費者向新京報反映,無印良品門店購買的杯子、化妝盒等物品沒有標籤、看不出產地、材質和用法,更有家中孩童咬碎了杯子被劃傷。另外,有數款無印良品在售電子產品,在中國市場是沒有開展維修服務的,「產品用一年壞了就只能扔掉」,不少消費者都對此售後不足表態失望。
3、2019年1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檢測報告稱,無印良品的一款榛子燕麥餅乾被發現含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物質。次日,記者探訪北京多家無印良品店發現,貨架上沒有該商品。朝陽大悅城無印良品店一位工作人員電話回應稱,該餅乾在北京地區已無貨。
4、2017年上半年,王琳(化名)在重慶市解放碑步行街上的無印良品門店,購入了一隻玻璃杯。沒想到的是,在一次拿這個玻璃杯喝牛奶的時候,4歲的兒子無意識地咬了杯子的杯壁,竟然將杯子給咬碎了,幸好她發現及時,孩子才沒有受傷。
5、2016年,龐小姐購入了一款無印良品的「網紅」產品「MUJI超聲波香薰機」,而在2017年冬天使用過程中,她發現該產品可能略有電源接觸不良的狀況,時常無法連電。因此,她致電無印良品的客服中心,想要詢問維修的方式方法,因為印象中該產品已經過了「保修期」,所以她主動表示可以「自己掏維修費,進行專業的修理」。
6、4月2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了召回計劃,召回部分進口MUJI(無印良品)品牌繪畫用筆記本(M)和部分進口MUJI(無印良品)品牌不鏽鋼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