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新買了一個大圓桌,像飯店裡的那樣,活腿活面的,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來靠在牆邊。家裡原來那張桌子,如果碰上春節我們都回去,菜和人眼看著都擠不下了。
「可惜這桌子今年也用不上了」,媽媽說,照片裡的那張大圓桌,還裹著包裝沒有拆,「也不用拆了,等明年你們都回來再說」。
一片落寞與失望。
我因為孩子學校的「鼓勵」不能離滬,省裡的弟弟也不能返鄉,縣城的妹妹在一線崗位工作,估計這個春節又是一番值班忙碌,「到時候過年應該就我倆加上糖糖吧」,媽媽說。
糖糖是妹妹家姑娘,加上旅行家的「嘉嘉」和弟弟家的「天天」,是謂我們的「嘉天糖」。
村子裡的快遞這兩天也停了,經營快遞點的小夫妻倆被「趕」回自家所在的東車村居家隔離,他們在柳溝這個十字路口開這個快遞點,代理中通、韻達、京東等多家公司的收發,但因為最近兩天韻達快遞和涉疫的奶棗扯上關聯,韻達在縣裡的收發人員也被全部要求暫時居家隔離。
「聽說小剛這三天裡就做了兩次核酸」,爸爸在視頻外看不到的地方補充。所以昨天起,家裡的蘋果也全部停發,最後的一點改由郵政來發,郵政一直比較慢,加上疫情期間每到一個中轉點,都要進行消殺,我幫朋友們預留的那幾箱下周如果能夠收到就是萬幸了。
我問他們是否還能收,想著臨過年了,再買點啥給他倆,他們說不要,那些紙箱子一路消殺,到家都不結實了。「我在縣裡看到快遞那邊車到了以後,都用高壓噴霧器打消毒水」。消毒水和不結實的紙箱子是一回事,他們現在迷上一款新的購物渠道,據說一個是美團優選,另一個也是哪家的優選,但更偏當地,可以買生鮮。美團優選基本上是從西安的大型市場發貨,晚上下單的話,第二天下午就可以收到。另一個則是從侯馬發貨,路程更近,第二天晌午就可以收到。他們在上面買西紅柿、豆角,雞翅,買茴香苗包餃子,買嫩豆腐做豆腐腦。「我前兩天買的茴香挺好,想再買點,但這兩天都沒看到」,媽媽說,「經常發紅包,三塊錢的,那裡面9.9元減3塊,所以才六塊九,不貴。」
爸媽現在是快遞站的常客,每日裡開個老年代步車往返於快遞點和家,早上去送蘋果,下午去拿淘寶拼多多或者這種社區電商買來的菜和肉。其實不僅這些,老媽今年在網上自己買衣服,收貨以後興衝衝穿上拍照片發群裡,說「你們以後不要給我瞎買衣服了,買到的又貴又不合適,我也不一定喜歡」,她還幫爸買了一把電動果樹剪,可惜這果樹剪太快太鋒利,差點剪掉老爸的一根手指。
話說爸這個倔老漢不愛戴口罩,那天快遞點要關門隔離的時候,那小夥子心煩氣燥地說,「說讓你們戴口罩都不戴,到時候出了事誰負責呀」,那天在場的就他和另外一個老漢子沒有戴口罩。
小夥子氣燥不無道理,這臨近春節,正是快遞包裹來往的高峰,這一隔離,要損失不少生意。
無奈,防疫事大。
(圖片來自網上)
村子裡在外打工的,要麼很早就動身回家,現在已經過了隔離期,要麼就回不去了。有媒體說今年的春運列車上座人數還不到平日裡的三分之一,不知是真是假,但就我們這一大家子的叔伯兄妹來看,能回去的真就沒幾個。
爸媽的大桌子,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拆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