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了 不 起 頻 道 星 標 我 們 👆
這幾天,我們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回家、過年、春運、新年禮物。
其實對於爸媽最好的禮物莫過於能時常看到家人。
工作忙碌不能常回家,那麼手機不失為一個好禮物,能讓爸媽常常和你語音通話、視頻。
但是送完手機後,為了教爸媽如何使用它,我簡直要心梗了!
今年放假回家,帶了一部新款智慧型手機給爸媽,這個時候,你若問父母一句:「感動不感動?」他們大概率會用供神一樣的謹慎來回應你「不敢動,真的不敢動」。
連開箱開機都不敢輕易嘗試,更別提在使用時的自主探索了。教是一定要你來教的,但不服你、槓你也是肯定的。
一般而言,媽媽是依賴型,一部裸機懟你臉上,開口就是伸手黨求包辦的語氣。她只管提需求,你負責下載安裝註冊一條龍服務就好。
對於佛系媽媽們來說,什麼軟體好用以及如何使用這種授課內容都屬於超綱,她們只需要記住各類買買買以及追劇APP的用戶名和密碼就行了。
而這種無互動一廂情願式的教學通常只會有一個結果,全中文的操作界面,小學生都能看懂的提示。
也能讓持家一流的超人老媽秒變傻白甜,對著你連環奪命call—這是啥?怎麼辦?你來幫幫我!
更有甚者,連密碼這種唯一的知識點都記不住,不管是在搬磚約會還是葛優癱,你都避免不了來自母上大人的問候:「兒砸,我的淘X密碼是多少啊?」
/捧起手繪智慧型手機教程,雙手給爸媽奉上
相比之下,教爸爸使用手機的劇情就豐富很多了。除了十萬個為什麼,還伴隨著爭吵、冷戰等一系列火花四射的故事。
某知乎網友爸爸的故事:拒絕下載其他播放器,偏偏要使用極度不便的iTunes來聽歌;不要高德地圖離線包,強行要求裝百度地圖只因為用過的同事都說好。
按照要求一步步點按是不可能的,永遠不可能。
身為一家之主話事人,在使用手機時,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哪裡不用點我就偏要點哪裡,讓我下一步我就不下一步。
/對於爸爸來說,玩智慧型手機就像捉迷藏
不服不聽,邊教邊忘,都不如父母那句「拿出曾經我教你十分之一的耐心對我就可以了」的道德綁架來得有殺傷力。
你教我,我不服;教不好,我還要槓你。教爸爸使用智慧型手機時,總能讓人感覺自己是充話費送的。
手機教學,就這樣變成了父親和手機之間的戰鬥,你如果多嘴,甚至還會變成父親和你和手機間的亂鬥。
不管如何鬥智鬥勇,父母總能用一句話讓你抓狂。「原來你也不會啊。」又或者是「明明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要講得那麼複雜。」
感謝智慧型手機,讓我們在父母面前看起來像個智障。
為了摘掉智障的帽子,小喬我把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才總結出下面幾點通關攻略。
爸爸媽媽年紀大了,眼睛沒那麼好了,他們習慣看大一點的字體。
記得告訴他們在手機「設置」中,選擇超大字體模式,讓爸媽看手機不再那麼費勁。
現在玩智慧型手機,總是要下載幾個APP的。請告訴爸媽下載軟體要到官方的應用商店,避免使用山寨應用。
同時,也請告訴他們長按圖標可以移動APP的位置,點圖標上的叉可以刪除APP。
現在很多手機都可以指紋解鎖,但是好多爸媽都不會用。
春節在家記得告訴他們,指紋設置在「設置」模塊的「指紋和安全」菜單欄裡面,記得教會爸媽如何錄入指紋和設置開機密碼。
現在各種中介、銷售、騙子的電話不停騷擾著我們,父母有時會因為擔心子女而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很可能會受騙上當,所以安裝設置防騷擾軟體是必須的。
現在的信息安全時刻遭受著考驗,隨隨便便就能收到好多帶有病毒連結的簡訊,爸媽看到簡訊連結是不會在網上進行驗證的,所以直接告訴他們千萬不要點擊簡訊連結。
攻略結束,爸媽成功晉級成為智慧型手機的忠實用戶,而且從我的人生導師變成了大家的人生導師。
家裡的盆景都給拍了個遍,這都連載到九了,我就想說,爸爸,咱們能不刷屏嗎?一次可以傳九張圖啊。
晚上跟小夥伴約了王者農藥,一不小心打到12點,結果就收到了媽媽轉發來的:
和朋友出去擼串喝啤酒,拍了張照片發布到了朋友圈,結果不到一分鐘就收到媽媽的消息提示:
一起來就要大中午了,看一看手機,立馬跳出來的是媽媽的轉發:
媽媽的轉發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孩子你這樣活著,就是在作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