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 溼秘 」 的中醫治療

2021-02-22 古道瘦馬王幸福



《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太陰司天,溼淫所勝……大便難。」

宋代醫家嚴用和所著《濟生方·便秘》提出:「凡秘有五,即風秘、氣秘、溼秘、冷秘、熱秘是也。」

臨床上,凡長期脘悶滿困重乏力,口苦,口黏膩,苔膩,呈一派氣滯溼阻之徵,且便秘而不堅者,此即《黃帝內經》所云「大便難」,亦即嚴用和所謂的「溼秘」。

《濟生方·便秘》中指出其病機:「多因腸胃不足,風寒暑溼乘之,使髒氣壅滯,津液不能流通,所以便秘結也。」

溼滯便秘,其臨床上最常見的便結特徵是大便時幹時溏,交替而作,且排便不利。

對此症的治療可用三仁湯加減(杏仁、厚樸、半夏、枳殼、茯苓、木通、蠶沙各12g,白豆蔻、白朮各10g,薏苡仁30g,茵陳15g,滑石25g。),水煎服,每日1劑,可宣通氣機,化溼運脾。

患者:張某,女,32歲,電腦程式員。2005年10月20日初診。

主訴:從1995年起,時覺胸脘悶滿不舒,喜睡,食少,繼則大便難解,時幹時稀,一直未曾注意,亦未服藥。

時至2000年,上述症狀加重,胸脘終日悶滿不舒,大便5~6日1次,幹稀交替,艱澀難下,每次排便需半小時以上,仍總覺未盡,但其便難下,而無羊屎樣糞。

刻診:口苦而黏膩,不渴,不飢,飲食乏味,每日睡眠11~12h,仍覺身困重乏力。脈濡,舌上滿布膩苔色微黃,小便微黃。

數年來,求醫數人,屢用中西藥治療皆罔效。

用芝硝、大黃類瀉下,可暫得一解,但停藥旋即如故。

黑芝麻、蜂蜜、豬板油類潤下,則便秘有增無減。

診斷:氣滯溼阻之便秘。

治法:宣通氣機,化溼運脾。擬三仁湯加減。

處方:杏仁、厚樸、半夏、枳殼、茯苓、木通、蠶沙各12g白豆蔻殼、白朮各10g薏苡仁30g茵陳15g滑石25g

水煎服,2每日1劑。

服上藥6劑後,胸脘悶滿大減,飲食略增,大便1~2日1次,但仍覺不爽。

繼服原方6劑後,大便暢利,每日1次,遂停藥。隨訪半年,大便一直正常。

古道瘦馬按:

本例患者是電腦程式員,久坐少動,脾胃不足,氣機鬱滯可知。

脾胃不足,溼自內生,溼阻中焦,健運失職,津液輸布失常,則大腸失潤;

氣機鬱滯,上焦肺氣肅降受阻,則大腸傳導失職,糟粕內停,成氣滯溼阻之便秘。因不屬熱結,也非津枯,故屢用芒硝、大黃洩下,黑芝麻、蜂蜜類潤下,欲治其秘,其秘愈甚。

筆者受其啟迪,選用具有宣通氣機,化溼運脾的三仁湯加減治之,確獲不治之便秘而便自通之效。

長按下方二維碼,開始學習

相關焦點

  • 全國名中醫王自力:運腸通便湯治療頑固性便秘
    對於功能性便秘,治療方法首先是進行生活方面的改善,建立科學的飲食習慣,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 【健康資訊】腸燥便秘多吃「仁」
    冬季是進補的季節,可如果吃太多大魚大肉,又容易積食傷脾胃,導致上火,腸燥便秘。
  • 上巨虛穴:呵護大腸,遠離便秘
    本穴物質為足三裡穴 傳來的氣化之氣,因其氣水溼較多而滯重,至本穴後所處為較低的天部層次,天之上部的氣血相對處於空虛之狀,故名。巨虛上廉穴等其餘穴名之名意與上巨虛同, 上廉穴,指上部氣血物質虛少、廉潔之意。    通便排毒,遠離直腸癌    上巨虛穴是大腸的下合穴,六腑有病,常責之於下合穴。
  • 冠心病治療:讓我們看看中醫怎麼治療冠心病?
    冠心病雖然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對健康危害較大,一旦發現,我們就需要到醫院就診接受治療。冠心病患者往往傾向於吃西藥治療,見效快,但中醫藥同樣可以對冠心病有著很好的療效,中醫是怎麼治療冠心病的,我們來了解一下。
  • 透針法:便秘 -龍博探寶
    選自龍帥江老師微博 【透針法:便秘】圖示:從手三裡到溫溜,當然你針灸技術好可以透到偏歷穴,反正鄉巴佬能透到溫溜就可以臨床解決一般人便秘
  • 便秘救急:蜜煎導法
    當然,孩子便秘是積食或者脾胃虛寒的信號。除了幫助寶寶排便,還要記住在飲食上儘量做減法,避免不好消化或生冷的東西增加腸胃的負擔。方名:蜜煎導法(攻裡之劑)總結:通大便主治:治陽明證,自汗,小便利,大便秘者。方義:(1)蜜能潤腸,熱能行氣,皂能通竅。
  • 腸易激症候群:一種困擾很多人,且中醫療效很好的疾病
    也就是說腸易激症候群是容易反覆出現腹痛,大便可以表現為腹瀉,也可以表現為便秘,也可以表現為便秘與腹瀉交替,在我國以腹瀉型為多發。但是無論是抽血化驗,還是大便化驗,還是做腸鏡檢查,都沒有什麼問題。二、中醫對腸易激症候群的認識中醫認為腹部處於人體正中,為脾所主;腎開竅於前後二陰,主大便排洩;而肝主疏洩,調暢氣機,大便的正常排洩需要依賴肝的疏洩功能。這三個臟腑的功能正常,則大便可以正常排洩而不出現腹痛,反之則容易生病。因此腸易激症候群和肝脾腎的關係,尤其是肝脾的關係最為密切。
  • 有絕招:腸燥便秘多吃「仁」
    再加上吃太多大魚大肉,很容易積食傷脾胃,導致上火,腸燥便秘。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王彤告訴記者,「果仁」類中藥不僅本身有滋補之效,還大多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尤其適合腸燥便秘的人群食用。  有補腎固精、潤肺平喘、潤腸通便之效,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及礦物質,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長期食用對腰膝酸軟、虛寒喘嗽、大便秘結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 中醫教你按摩手指,治療百病!
    據中醫經絡學說,人的五指指尖各有經穴,而且分別與內臟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有一個指尖感到特別疼痛時,表示與此經穴相關的內臟已有了某種毛病。反過來講,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了某種毛病,也可以通過按摩手指來治療。所以經常便秘、腹瀉的人,應該刮刮食指。中指對應人體心包經,暈車一般是心包經不好。因此,在上車前幾分鐘或有暈車情況時,可以刮刮中指。此外,睡眠不好的人,也是心包經的問題,也可經常做此動作。
  • 迪帕克博士禪醫動畫:《便秘》
    《禪醫》以展現東方醫學數千年的智慧為基礎,結合古老的印度阿育韋達(Ayurveda)醫學體系以及現代醫學和心理學,深入淺出地闡述健康和養生的新理念。迪帕克醫生是來自印度從事身心靈生命整體健康、心理諮詢、阿育韋達醫學有著長達近30年臨床實踐經驗的著名專家,阿育韋達與中醫結合的先驅人物。
  • 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症候群新藥利那洛肽在中國正式獲批
    作為我國專門治療成人便秘型腸易激症候群(IBS-C)的處方藥物,令澤舒的獲批將填補我國成人便秘型腸易激症候群的治療空白,為廣大國內患者帶來福音。利那洛肽在美國等全球30多個國家獲批上市,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症候群。阿斯利康與Ironwood製藥有限公司於2012年達成合作,共同負責令澤舒在中國的開發及上市推廣。
  • 村醫適用:妙用「傷溼止痛膏」巧治病
    症見大便溏稀,呈蛋花樣或黃綠色,一般情況正常中醫辨證屬寒型者。方法:將傷溼止痛膏剪成4x 4cm²的方塊,貼在患兒肚臍中央,每天更換1次。使用前先用溫開水洗滌肚臍部或用75%酒精消毒臍孔,然後再貼傷溼止痛膏,腹瀉停止後,再貼1〜2次,以便鞏固療效。症見咳嗽、咳痰、氣緊等症狀,常伴有發熱,咽喉腫痛。方法:用傷溼止痛膏貼在「天突」穴下(即胸骨上緣凹陷處),每隔24小時更換1次治療,有較好療效,若配以內服消炎止咳藥則效果更好。
  • 【答疑解惑】便秘吃薑皮?感冒吃薑肉?
  • 勸告大家:長期便秘、拉不出咋辦?腸胃醫生:喝水添2勺,不出半月便秘消失
    但是在便秘的情況下,人體代謝、消化剩餘廢棄物不能及時排出,腸道便會對其再次吸收,這也正是長期便秘的人,會出現皮膚質量差、身體易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年輕人身患便秘的不適很多,便秘主要集中於中老年人群當中,尤其是一些身患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很容易導致心情煩躁,不利於對血壓的控制。
  • 便秘解決有方法!中醫教食什麼食物冬天乾燥大便易乾涸煲潤腸湯水食油分高合桃杏仁改善便秘
    冬天寒冷乾燥,加上少喝水及常吃燥熱食物,很容易出現便秘問題。
  • 醫案:「間質性肺炎」 的中醫治療
    有冠心病和高血壓病史,在醫院確診為間質性肺炎,要求其住院治療,但是老人執意不願住院,非要找中醫治療。辨證:外感風寒,入肺化熱。處方:小青龍湯加減。——古道瘦馬醫案古道瘦馬按:如此高齡的老人,患此嚴重的病;假如進醫院治療,肯定是大量的抗生素用之,絕對會熄滅老人微存的一點陽氣,後果絕對是不可想像的。但是選擇了中醫治療,很快就轉危為安。中醫不是慢郎中,對於急重症一樣能處理解決,絕不亞於西醫。
  • 醫生提醒:便秘、大便拉不乾淨?或不是便秘的錯,警惕4種疾病
    醫生提醒:便秘、大便拉不乾淨?或不是便秘的錯,警惕這4種疾病1、腸癌當大便總是排出不乾淨的時候,不要單單的只考慮便秘的問題,若是遲遲沒有緩解的時候,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或許跟腸道有著關係,確認病因之後讓自己安心。腸癌的人,通常除了排便不乾淨的情況,還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大便是否出血,還有腹瀉等現象。
  • 創傷了-骨折了:如何尋找「中醫治療」路徑
    在傳統觀念中,市民群眾對骨折造成的傷害都希望能通過手法或保守治療得到康復。而中醫在骨折治療上就有手法整復、外固定、辨證施治、功能鍛鍊、針刺等多種療法「發揮空間」的優勢。  同為該院業務副院長的陳述祥介紹說:「市五邑中醫院作為五邑地區的中醫『龍頭』,近年來在「醫療、教學、科研、中醫特色」等方面大做文章,成就了自己特色的中醫治療品牌。
  • 【秋季治療咳嗽的水果】
    1、柿子  中醫認為,柿子性寒味甘微澀,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澀腸止痢、健脾益胃,生津潤腸、涼血止血等多種功效。荸薺性味甘寒,有清肺利咽、化溼祛痰等功效,對預防秋燥咳嗽、咽喉不適、口乾欲飲等症有一定效果。除了生吃外,也可煮、炒、燒、煨。但荸薺不易消化,脾胃虛寒、消化功能較差者及兒童、老人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