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巨虛穴取穴方法
上巨虛穴的位置:上巨虛穴位於人體小腿前外側,在犢鼻下6寸,足三裡穴下3寸。當足三裡與下巨虛連線的中點處取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在脛骨前肌中;有脛前動、靜脈;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深層當腓深神經。
「上巨虛」。「上」,上部也。「巨」,範圍巨大也。「虛」,虛少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處於較低的天部層次,較高的天部層次氣血物質虛少。本穴物質為足三裡穴 傳來的氣化之氣,因其氣水溼較多而滯重,至本穴後所處為較低的天部層次,天之上部的氣血相對處於空虛之狀,故名。巨虛上廉穴等其餘穴名之名意與上巨虛同, 上廉穴,指上部氣血物質虛少、廉潔之意。
通便排毒,遠離直腸癌
上巨虛穴是大腸的下合穴,六腑有病,常責之於下合穴。現代人由於飲食結構的改變,導致罹患便秘的人越來越多,便秘嚴重者可以引發痔瘡,最後可能會誘發直腸癌。西方發達國家由於多以奶和肉製品為主食,其直腸癌的發病率居於各種癌症發病率之首。上巨虛穴是大腸的下合穴,點揉該穴,根據其疼痛性質和疼痛與否,不僅能反映一個人大腸的健康狀況和預防大腸疾病,還能治療大腸所發生的疾病,比如上述的便秘、痔瘡、直腸癌等。另外,胃腸病導致的腸鳴、腹痛、腹瀉、腸癰等都可以取該穴進行治療。
調理腸胃,有效治療大腸疾病
上巨虛穴歸足陽明胃經,為大腸的下合穴,有調和腸胃、理氣止痛、健脾祛溼、清熱止痢、通腑洩熱、活血散結、祛瘀排膿之功,是治療大腸疾病要穴,主治腸中痛、腹脹、腸鳴、洩瀉、痢疾等。
現代醫學新用法
現代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胃腸炎、疝氣、便秘、消化不良;運動系統疾病,如腦血管病後遺症、下肢麻痺或痙攣、膝關節腫痛、腳氣等。
操作方法
坐位微屈膝,腰微前傾,用拇指指腹點揉一側上巨虛穴。點揉時的力度要均勻、柔和、滲透,不能與皮膚表面形成摩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3分鐘,兩側上巨虛穴交替進行點揉。
⊙版權聲明:部分內容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