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夏都街道辦事處華莊社區居民張書鎮經營著一家農家餐館,餐館的旱廁曾是他的一塊「心病」——蚊蠅亂飛,臭氣「燻」走了不少食客。
如今,張書鎮家門前的簡易旱廁改造成了雙甕式化糞池廁所,還配備了消殺設施。8月31日,他興奮地對記者說:「『方便之處』變化大,環境好了,飯店的生意越來越好。」
禹州市火龍鎮劉溝村,一個遠近聞名的豆腐生產村,過去像許多農村一樣,房前屋後、路邊溝塘,生活垃圾隨處可見。現在,村裡不僅配備了保潔員,還建起設施先進的廢水處理站,通過管道收納汙水集中處理,「垃圾亂倒、汙水橫流」的場景不復存在。
不僅是華莊社區和劉溝村,禹州市22個鄉(鎮、街道辦)的625個行政村(社區),共配備了2786名保潔員,形成了覆蓋全市的「戶投放、村收集、鄉轉運、市處理」垃圾處理模式,有效解決了垃圾圍村問題,鄉村環境煥然一新。
禹州的鄉村變美了。
近年來,禹州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先後投入資金2.4億元,以改廁、改水、治汙、治髒、治亂為著力點,立足各村風貌特色,優先打造了以文殊鎮陳南村為代表的生態文明村,以鴻暢鎮李金寨村為代表的鄉風文明村,通過典型引路、示範帶動,使禹州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全市679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實施了村莊硬化、綠化、亮化工程,成功打造人居環境先進村558個、美麗鄉村235個、美麗鄉村群23個,36個村被列入省級傳統村落名錄,4個村進入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
初秋時節走訪禹州鄉村,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中,一幅美麗畫卷漸次展開: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一行行樹木碧綠青翠,一個個庭院潔淨有序,處處洋溢著人居環境改善帶來的勃勃生機。
禹州的家庭變美了。
大門口牆壁上,懸掛著「共產黨員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的牌匾;客廳裡,有書寫著家風家訓的木質楹聯……鴻暢鎮李金寨村村民谷紅霞家裡,一張「五美示範庭院」的榮譽證書,標誌著這個家庭完全達到了「擺放有序整齊美、衛生清潔環境美、花木茂盛綠化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風尚和諧美」的標準。
通過開展「五美示範庭院」創建活動,禹州市已建成鄉鎮級「五美示範庭院」6.5萬餘個、市級「五美示範庭院」2000個,使美麗鄉村與文明風尚相得益彰、內外兼修,農民整體素質得到很大提高。
與此同時,禹州市把美麗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不僅讓「農村美起來」,更讓「生活好起來」。全市53個省級貧困村中,有33個已建成美麗鄉村,實現了村民整體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