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柳城這群人,在廟裡不拜拜只發錢?

2021-02-10 海絲商報

昨天是中元節

按照南安的民俗習慣

人們往往會準備供品到寺廟祭拜

昨天晚上

在柳城下都社區美星村

有100多位村民聚在廟裡

但這次,他們不祭拜,只發錢


  昨晚,在南安市柳城街道下都社區美星村民小組,有100多名村民和優秀學子,聚在寺廟,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獎學金發放儀式。在村民自發組織下,給村裡小學、中學、高中畢業的優秀學子們發放了獎學金。儀式中還設置了有獎問答環節,學生回答正確可領取小獎品。活動從19時開始進行到21時許,現場氣氛熱烈。


  在南安的民俗習慣裡,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人們往往會準備供品到寺廟祭拜,為什麼美星村要在廟裡發獎學金呢?

  「如今,我們家七月半都只燒香,不請客也不大肆祭拜了。祭拜又浪費錢又累,還不如省下錢捐給我們的基金會用於教育事業。」在現場參加活動的黃華南告訴記者,從2017年開始,通過宣傳,許多村民都意識到一些民俗習慣造成了不少的浪費。經鄉賢們研究,打算以後村裡的佛生日和其他民俗活動,不辦或者簡辦,省下來的錢,用於資助村裡的老人和孩子。

  「現在我們提倡以教育為本,崇文重教,鼓勵孩子,讓孩子念好書,這些想法都得到了村民小組裡村民的支持。」黃華南說,省下來的錢都捐到了村民小組成立的美星育德基金會中。

  下都社區居委會主任黃青海也是美星村民小組村民,他告訴記者,今年收到的捐款有6.2萬元,已經有2萬多元用於捐資助學。從2017年開始到現在,村裡已經累計從佛生日等民俗活動中節省下20多萬元捐到基金會中,這些錢不僅用於鼓勵優秀學子,還用於重陽節給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發紅包。「老人和優秀學子都得到了照顧,也促進了更多學生努力讀書爭取獎學金。去年我們獎勵了15名學子,今年增加到20人。」

  這次儀式一共發放獎學金15400元,還有村民自行出資購買文具作為小獎品。

「我覺得這活動很有意義,體現了村裡思想的與時俱進。家鄉養育了我,我將來會好好努力,感恩家鄉。我會爭取在學校拿到更多的獎學金。」今年考上211院校的黃泳佳告訴記者,在這次活動中,他領到了2500元獎學金。

相關焦點

  • 七月半「鬼門開」!夾江人一定要當心這幾件事,特別是第一件…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燒紙錢的時間要選在晚上,夜深人靜時。
  • 七月半,燒包袱,瑞昌百姓祭先人!
    七月半的「鬼節」,也叫中元節,人們都知道,世上本無鬼,人們心中的鬼實際上是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人思念。在瑞昌歷史發展的長河裡,每一個家庭不知失去了多少個親人。他(她)們離開人世,到那不可捉摸的冥冥世界。為了寄託對親人的無限思念之情,我們把這美好的思念的情誼放在七月十五的日子裡。因此,對於過七月半這個美好的日子,祭奠冥世親人,寄託自己的哀思,是我們瑞昌當地很莊嚴隆重的習俗。
  • 「過年顧某 月半顧祖」閩南俚語:七月半(中元節)不回無祖,趕快回來吧
    據說,閻羅王令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放鬼門關,陰魂(俗尊稱「人客公」)在地藏王菩薩的監管之下,到陽間享用祭品,初一叫做「人客公」開門,七月的最後一天出遊的「人客公」,必須如期歸位,「人客公」關門。為此,閩南民俗創設了諸多祭事。
  • 富源人必看:七月半不能在這些地方賣香燒紙...
    富源縣人民政府關於整治規範2020年中元節期間縣城區祭祀行為的通告富政告〔2020〕7號      為加強2020年中元節(又稱「七月半」)期間縣城區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雲南省曲靖城市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現將整治規範2020年中元節期間縣城區祭祀行為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2020年中元節期間,嚴禁在縣城區主次街道、背街小巷、河道沿岸、公園、綠地、廣場、車站、居民小區、樓庭院落等公共場所畫灰圈,焚燒香蠟、紙錢、冥幣等祭祀品,潑水飯等祭祀活動。
  • 七月半拜鬼神,臺灣店員竟讓「好兄弟」自己取貨?!
    每逢中元時節,在臺灣街頭巷尾,都能看到許多餐廳、商家過「普渡」拜拜的盛況。
  • 七月與安生:用力愛過的人,不該計較
    這樣的對白,只有從孩子的嘴裡說出來,才一點不會上不了臺面。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包容兩個孩子的好奇心。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對「發小」充滿幻想。如果不能有個青梅竹馬的戀人,那最好是有個無話不說的小姐妹。我們可以和這個人在一張床上打滾,吃包子的時候他喜歡吃餡我就幫他吃皮,不管什麼時候我們可以以最坦誠的自己與他們分享一切,也知道這個人的臂彎永遠等著你去依靠。
  • 廟裡的功德箱被小偷盯上,摩託車上的後視鏡成了開鎖「神器」!
    海南省定安縣仙溝鎮有座感應廟,逢年過節的時候,附近居民會到那裡上香祭拜,有的人也會在功德箱裡放點香火錢以表心意。
  • 潮南峽山特色習俗,七月十五 生意人拜「好兄弟」
    農曆七月半是中元節,是祭祀地官、赦免陰間餓鬼的日子。
  • 七月十四 深夜,永和這條街的人切夜難眠!
    每年一次的 七月十四 如期到來!沒錯的,昨晚就是大家所說的「鬼節」之夜!各個微信群都在發布「涼陣陣」的鬼故事,本來熱的要融化的夏天,突然好像涼了很多!膽小的小編也一早蓋上被子閉上眼睛(睡不著沒關係,反正就是不睜開眼睛
  • 知·往昔六安州老人「過輩」講究多@「百日」、「周年」、「七月半」都要祭祀
    人去世先躺在「冷草鋪」上,淨身後穿上壽衣、鞋帽,錢紙蓋臉。然後把棺材放在屋正中,大頭朝外,棺底放灰包,屍體放入後,用棉孝衣物塞滿,待家人親友向遺體告別(俗稱「掩殮」)後即蓋棺封閉。棺頭放一把椅子,上有一碗乾飯,飯上插一雞蛋,或放上一隻雞,一雙筷子直插碗底。前有一燒紙的「老盆」;門前是喪棚,棚內一桌,桌放靈位,有孝子守護。
  • 女子發了條朋友圈說「拜拜」,前男友一看立刻報警
    字裡行間頗為傷感還說了一句「拜拜」而此時千裡之外的前男友張先生剛剛起床刷到朱女士的朋友圈頓時嚇了一跳以為朱女士要輕生他連續撥打朱女士的電話電話一直無人接聽張先生越想越不對勁>撥通了110接到報警後,為了節約時間,西湖區公安分局文新派出所立即進行啟動了緊急警情的處置預案;接警員為了了解更準確的信息第一時間聯繫了報警人;巡車民警也立即趕赴現場處置……先行趕到現場的巡邏警力很快找到了當事人朱女士她正著急著要上班看起來並無大礙
  • 丘北人的善良:半個喜劇!
    只為了方便那兩個老人去西門而已。             人的善良並非是你的思想有多善良,而是見微知著的行動細節體現。              我問一個姐:有的人這輩子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的善良。極少數時候,我們付出了一切,不圖回報,但是得來的卻是侮辱與嫌棄。做好人都沒好報嗎?人到中年,我依然無法釋懷這種鬱悶。
  • 馬雲給退休老人發錢了,假的.是個真的多好啊!
    馬雲給退休老人發錢了,假的。是個真的多好啊!新春來到發紅包,全國老幼樂淘淘。
  • 恭迎英濟廟裡主尊王聖駕
    聖誕廟會的鞭炮聲還在迴響,官橋十班五甲龔厝在歡慶祥和的神光普照之下,恭送英濟廟裡主尊王金身回駕英濟廟,下一屆的輪值股(六甲土塘林)早早的在英濟廟等待,準備迎接裡主金身到他們境內巡安,祈求神佑,又將是一次盛大廟會的啟程,期待明年更加熱鬧
  • 拜拜啦,肉肉!
    減肥是女生一生的事業很多女生都受「拜拜肉」的困擾想買性感無袖背心裙
  • 群裡幾十個騙子,只為騙一人
    去年11月,吳先生被拉入一個有幾十人的微信投資群,裡面有「大師」直播授課,有「助理」在線服務,還有群友交流心得。他跟著買了一兩隻股票,有賠有賺。月底,「助理」小李說「大師」已轉戰數字貨幣平臺「打新幣」,招呼大夥清倉,等待指令。得知吳先生有現金準備付首付購房,小李勸他博一把,「幾十倍利潤到手,全款買房小菜一碟。」
  • 珠海鬥門:七月十三燒衣紙,七月十五睇盂蘭
    (三聖宮外的村道狹窄,請在附近停車再步行進入觀看)    佛教所說的盂蘭節,在道教中稱為中元節,民間俗稱鬼節或七月半、麻谷節,是紀念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日期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南方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傳說是古代因蒙古入侵,逃亡時被逼提前天一天過節的。
  • 人在鷺島 | 除夕前一天晚上回家,正好趕上凌晨的拜拜
    剛實習工作比較忙,不過可以趕在除夕前一天晚上回家,正好凌晨陪著家人一起拜拜。▶ 這是你第一次這麼晚回家過年麼?沒有,學業也比較忙的時候,我也經常這麼晚。也沒有關係的,平時跟爺爺奶奶經常通電話,關係很好。至於爸爸媽媽那邊就從小都是放養我的,他們不同尋常父母,也不會催我。
  • 「七月半」明星親述撞鬼事件:沈殿霞酒店遇黑影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四日(即西曆8月20日)是盂蘭節日,相傳這日正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因此時運低的人特別容易遇鬼,亦因此有傳農曆七月都是一個容易見鬼的月份,增添詭異氣氛。就像曾經主持不少靈異節目的梁思浩,就因為到加拿大拍攝外景時,在一間古堡式的酒店遇上了靈異事件,當年帶同女兒鄭欣宜一同拍攝外景的沈殿霞,更與疑似「靈體」鬥力,力保自己及女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