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峽山特色習俗,七月十五 生意人拜「好兄弟」

2021-02-27 潮汕聯盟

農曆七月半是中元節,是祭祀地官、赦免陰間餓鬼的日子。傳說「自七月初鬼門開後,地府的孤魂野鬼紛紛跑到人間遊蕩」,俗稱「冥府開禁,鬼魂過年」。於是,人們在中元節這一天除祭祀祖先外,還要大規模賑濟孤魂野鬼。因此,「中元節」又被稱為「鬼節」。

峽山民間俗稱孤魂野鬼為「好兄弟」,中元節普度孤魂野鬼就稱為「拜好兄弟」。


結合佛教的盂蘭節等等的說和典故 也稱中元節 各鄉各地的風俗習慣是「普度大會」 一種積陰德的活動,然而在整個峽山的做生意人都要在今日在鋪頭拜「好兄弟」,據說潮汕地區也只有 峽山及澄海部分地區 才有這種風俗.一到節日晚上,峽山的街頭就燈火輝煌,熱鬧無比....



民眾在祭拜神明或好兄弟時該說什麼呢?其實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主要需提到今天是幾月幾日什麼時辰、主祭者姓名,然後表示在此準備飯菜水果等祭品來供奉,請好兄弟或神明享用,最後再提祈求保佑或其他請求,也有人認為拜好兄弟時不要說出名字,以免招來糾纏。


可別小看供品的準備,可是大有學問,包括祭拜神明、祖先水果忌用 番石榴、番茄 等籽多、且籽可食的水果,據說這類水果籽因為可吃又不太消化,被視為不潔,所以不能拿來拜神明。

中元普度基本上是為了撫慰亡靈祈求平安,它出自對無主孤魂的憐憫之心和對鬼魂的怖慄之情。從民間對普度的慎重,顯現潮汕人民對孤魂野鬼的迷信和同情心。七月的鬼祭,基本上是一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惠及眾鬼的思想,至於鬼魂是否存在?七月是否為鬼月?其實並不重要,在潮汕中元祭中所呈現的悲天憫人、普及鬼魂的愛心,及緬懷墾荒先烈的情懷,才是七月中元祭真正的意義。



農曆七月半鬼節的16大禁忌:

  1、床頭掛風鈴 風鈴容易招來鬼魂,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

  2、夜遊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3、拔腳毛 俗話說:「一支腳毛,管三個鬼」,所以腳毛越多的人鬼越不敢靠近。

  4、非特定場合燒冥紙 冥紙是燒給鬼魂的,金紙是燒給神的,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鬼。

  5、偷吃祭品 這些是屬於鬼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6、晚上曬衣服 當鬼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7、喊名字 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儘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鬼記住你的名字。

  8、遊泳 此時鬼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9、榕樹放在家門口 因為榕樹是聚陰的植物,同時也是鬼的最愛,除非你希望好兄弟來家裡坐坐。

  10、熬夜 人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相較之下,誰會贏?

  11、靠牆 鬼平時喜歡依附在冰涼的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撿路邊的錢 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13、輕易的回頭 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

  14、不能隨地勾肩搭背 人的身上有3把火,頭頂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滅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鬼「上身」。

  15、拖鞋頭朝床的方向 鬼會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生人在哪裡,如果鞋頭朝床頭擺,那麼鬼就會上床和的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飯中央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他們來與你和齊享食物。


小編想了很久之後,絞盡腦汁扔不知道答案,求助之後,知道答案之後小編三觀盡毀,你知道答案嗎?

(已關注直接忽略)長按下圖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

關注飛酷鳥,回復」三角形「

即可告訴你秘訣!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有更多的驚喜!

↓↓↓↓


相關焦點

  • 七月半拜鬼神,臺灣店員竟讓「好兄弟」自己取貨?!
    ▲每逢「普渡」,商家都會在供桌上擺滿點心、零食。這名店員在網絡上貼文表示,「我在小七上班邁入第2年了,每年七月店裡都會一起拜拜,所以不管早班、晚班、大夜都得全員到齊,我們拜的不多,簡單簡單的準備而已……」
  • 文化|惠安七月初七「拜七娘媽」習俗
    自古以來,在閩南地區勞動婦女的心目中,「七娘媽」是美麗、善良、慈愛、吉祥的化身,她不僅能給小孩子帶來撫愛、溫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長,因而,民間有七夕「拜天孫」的習俗。根據《泉州府志》記載:泉俗七夕「乞巧」、「陳瓜果」、「小兒拜天孫」。
  • 好兄弟需要拜個把子嗎?
    拜把子,是帶有濃重舊社會味道的交際習俗,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結為兄弟姐妹,因為志趣相投以示親近的一種方式,也有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姐妹,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係。在中國,尤其是在山東,拜把子是常有的事,尤其對於老一輩人而言,還是一件蠻流行的事。
  • 中元時節拜鬼神,臺灣店員竟讓「好兄弟」自己取貨?!
    ▲每逢「普渡」,商家都會在供桌上擺滿點心、零食。這名店員在網絡上貼文表示,「我在小七上班邁入第2年了,每年七月店裡都會一起拜拜,所以不管早班、晚班、大夜都得全員到齊,我們拜的不多,簡單簡單的準備而已……」
  • 七夕節拜阿婆食軟粿,異地的你還記得嗎
    七月初七婆生,婆生在外地是沒有的,只有在潮汕地區才有設。這一天的婆生是全年最大型最豐隆的婆生了,家有小孩子的最注重這個節日。因當時宮中有一皇子(有說是宋仁宗)出世不久,便日夜啼哭,小生命危在旦夕,眾大臣及御醫們都想不出好辦法,皇帝更是亂了套,遂張貼皇榜招募民間賢婦進宮醫治皇子。消息很快就傳到這位潮汕婦女的耳中,她決定上京試一試。皇太子在她的悉心護理和調教下,病好了,人也規矩了,不再吵鬧啼哭了。皇帝龍顏大悅,便御駕親臨,想加封於她。
  • 【習俗】星子鎮奇特的拜樹頭節
    今天是9月4日農曆七月二十五,是星子鎮大元村的「拜樹頭節」。這個「拜樹頭節」小編還是第一次聽說呢,那什麼是「拜樹頭節」呢?據小編了解,此次活動是大元村首次組織出嫁女回娘家過節,主要是為了延續傳統習俗,向人們傳遞飲水思源、感恩先祖的優良品德。
  • 除夕特輯|潮南公安守歲的十二時辰
    2020年,我們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政法公安機關堅強領導下,認真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守初心、擔使命,廣大民警、輔警頑強拼搏、勇毅篤行,潮南成功摘掉社會治安重點治理、涉黑涉惡問題突出地區2塊牌子,掃黑除惡業績連續兩年在全市第一,「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的命案偵辦、追逃、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涉槍涉爆、打擊食藥環、「禁毒2020」等9個專項在全市排名第1或並列第1
  • 在吳川,七月十四「鬼節」是這樣過的……
    農曆七月十四,在吳川俗稱「鬼節」,吳川市民的習俗是「宴請」祖宗「神靈」!吳川人家家戶戶都備酒菜拜土地公、拜神、祭祖,追先悼遠,「宴請」祖宗「神靈」。他們還蒸製長條形的米粉糕條祭拜,稱為扁擔糕,意為讓祖先挑衣服財物,還燒紙錢、花紙(表示布匹)、紙紮的花鞋、元寶、金錠祭奠先人,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讓其在陰間「享用」。又或祈求「神靈」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萬事如意。
  • 七月半,燒包袱,瑞昌百姓祭先人!
    七月半的「鬼節」,也叫中元節,人們都知道,世上本無鬼,人們心中的鬼實際上是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人思念。在瑞昌歷史發展的長河裡,每一個家庭不知失去了多少個親人。他(她)們離開人世,到那不可捉摸的冥冥世界。因此,對於過七月半這個美好的日子,祭奠冥世親人,寄託自己的哀思,是我們瑞昌當地很莊嚴隆重的習俗。
  • 漫談春節習俗 | 正月十一「子婿日」
    子婿日是春節期間富有特色的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一,此日是嶽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 潮南警方清查大行動,3天抓獲70人!
    上面↑↑↑藍字「
  • 七月半「鬼門開」!夾江人一定要當心這幾件事,特別是第一件…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燒紙錢的時間要選在晚上,夜深人靜時。
  • 珠海鬥門:七月十三燒衣紙,七月十五睇盂蘭
    (三聖宮外的村道狹窄,請在附近停車再步行進入觀看)    佛教所說的盂蘭節,在道教中稱為中元節,民間俗稱鬼節或七月半、麻谷節,是紀念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日期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南方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傳說是古代因蒙古入侵,逃亡時被逼提前天一天過節的。
  • 「拜好兄弟的祭品」可以撿走吃麼?
    眾所周知,在新加坡農曆七月一整個月每天都會有人在街邊擺供品祭拜離去的親朋好友。祭拜結束後所留下的可食用供品是否可以撿走食用? 一些學者認為回收七月祭品無傷大雅,只要是祭拜結束後才去拿來吃,理應沒有什麼問題。中元節其實是為孤魂做慈善,因此如果祭拜結束後不去浪費,分給周邊有需要的人,也是在發揮中元節的助人精神。
  • 搞笑漫畫:真是塑料兄弟情,拜了把子還打自家兄弟的主意?!
    老杜和大郎是好兄弟,兩個人在官老爺的雕像前拜起了把子,兩個人都是從小玩到大的,所以對對方可以說是很了解了!
  • 情人節,拜月老會雙倍效力嗎?
    小虎想說,然並卵,呵呵……你還是單身狗一枚,聰明人都在今天去拜月老了,表白成功率蹭蹭蹭,雙倍效力,火力全開!小虎可不是瞎掰,月老比孟非爺爺知名度高了去了。這個白胡多須,臉泛紅光的小老頭兒就是主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不管你是懷春的少女還是求偶的屌絲,情人節當天燒個香、抽個籤、許個願,拜一拜,你的那個TA很快就會到你碗裡來!
  • 震撼 | 今天溪南南砂幾百人參加「搶孤」習俗,場面壯觀!
    今天是七月半,潮俗這天,也要祭祀祖先。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這一天;由於今天是正日,比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會等組織善信備辦三牲品到義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舉行盂蘭勝會,搭孤棚(祭壇),陳列大量三牲品、酒飯、紙錢、紙紮衣物,請和尚、道士到來念經、主祭。祭品除上述食物外,還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還有活豬、活羊和耕牛。
  • 喜迎七夕拜月老,姻緣早定同偕老.
    農曆七月初七日,大多數人或許只知道是牛郎織女的故事,但這更是道教的一個重大節日。「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
  • 【習俗】說說寧明農曆7月14鬼節當天殺鴨吃鴨習俗的由來
    艾特微信給您成本低、性價比高、專業性強、見效快的新型廣告每年到了農曆七月十四鬼節當天總會看到寧明人家家戶戶都在殺鴨吃鴨,用殺好的鴨子來祭祀先人。每到鬼節這一天南寧各個菜市所賣的鴨子基本都能賣完,很暢銷。寧明人在鬼節當天只殺鴨,不殺雞。為何寧明鬼節有殺鴨吃鴨的傳統和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