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門本土文化平臺,感謝你的關注與支持!
珠海市鬥門區白蕉鎮林大村三聖宮每年一度的盂蘭節(「盂」鬥門話傳統讀法是「如」音),將於農曆七月十五至十七(公曆9月5—7日)舉行。
此節各鎮均有村民參加,甚至遠至新會村民、港澳鄉親也熱心支持,坐「呷呷仔」巡遊祭拜,風俗奇特,豐富多彩,是珠海最大的民間民俗盛會,聲勢之浩大,影響之深遠,為廣東珠三角罕見!
公交:
珠海市區坐公交603路到「田家炳中學」公交站,轉413路在「新屋」下,往前走約100米見到近山處的三聖宮即到。等車會很久,建議直接在田家炳中學門口對面坐摩託前往,路程僅1.3公裡。
自駕:
設置「林大村」或「新屋公交站」為目的地導航,在公交站向南走約100米即到。(三聖宮外的村道狹窄,請在附近停車再步行進入觀看)
佛教所說的盂蘭節,在道教中稱為中元節,民間俗稱鬼節或七月半、麻谷節,是紀念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日期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南方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傳說是古代因蒙古入侵,逃亡時被逼提前天一天過節的。
盂蘭節其實在全國多數地方流行,但一些地方風俗各有不同。在廣東珠海的鬥門,一般稱七月十四為「鬼仔節」,與盂蘭節有區別的,雖然本屬於同一個節日的範疇。
鬥門所謂的鬼仔節都在家裡拜祭。「村佬」(即岸上人、住民、陸民)在農曆七月初十至十三過鬼仔節,多在十三;「客家佬」(客家人)基本在十三;而「水上佬」(水上人、疍家人、漁民)多在十四。拜祭時基本上以燒紙衣為主,多不燒鞭炮,說是會彈壞衣裳,鬼仔就沒衣用。多數以鴨、齋菜等為主要祭品,以鴨祭祀傳說是雞的爪子鋒利,會抓破衣裳,而鴨掌是不鋒利的,確實有趣。
盂蘭節日期則是在七月十五至十七,幾條村子集體拜祭,各鎮甚至遠至新會周邊、港澳鄉親會捐款支持。內容有接北帝、開壇、使旙、唱大戲、朝旙、牽布橋、放路燈、祝壽等儀式,程序繁雜,規模宏大,豐富多彩,是民俗大盛會,故民間有「睇盂蘭」之稱。
以前很多地方都舉辦盂蘭節,但隨著發展,已經幾乎消失了。鬥門盂蘭節之奇特浩大,為珠海之最,廣東罕見。因此,如此有號召力與影響力的民間盛會,確實有必要發揚與傳承下去。
鬥門地理:你知道鬼仔角在哪裡嗎?
【鳴謝支持蓮洲清心文化單位】
珠海市高爾樂公司
井岸學英社
井岸大眾眼鏡
農村淘寶井岸鎮新堂村服務站
農商銀行橫山支行
李莊農品
井岸鎮真誠託教中心
白蕉鎮創睿託教中心
井岸泥灣市場茂生書店
鬥門舊街潮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