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鬥門:七月十三燒衣紙,七月十五睇盂蘭

2021-03-01 蓮洲清心文化


鬥門本土文化平臺,感謝你的關注與支持!

    珠海市鬥門區白蕉鎮林大村三聖宮每年一度的盂蘭節(「盂」鬥門話傳統讀法是「如」音),將於農曆七月十五至十七(公曆9月5—7日)舉行。

    此節各鎮均有村民參加,甚至遠至新會村民、港澳鄉親也熱心支持,坐「呷呷仔」巡遊祭拜,風俗奇特,豐富多彩,是珠海最大的民間民俗盛會,聲勢之浩大,影響之深遠,為廣東珠三角罕見!


公交

    珠海市區坐公交603路到「田家炳中學」公交站,轉413路在「新屋」下,往前走約100米見到近山處的三聖宮即到。等車會很久,建議直接在田家炳中學門口對面坐摩託前往,路程僅1.3公裡。

自駕:

    設置「林大村」或「新屋公交站」為目的地導航,在公交站向南走約100米即到。(三聖宮外的村道狹窄,請在附近停車再步行進入觀看)


    佛教所說的盂蘭節,在道教中稱為中元節,民間俗稱鬼節或七月半、麻谷節,是紀念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日期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南方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傳說是古代因蒙古入侵,逃亡時被逼提前天一天過節的。


   盂蘭節其實在全國多數地方流行,但一些地方風俗各有不同。在廣東珠海的鬥門,一般稱七月十四為「鬼仔節」,與盂蘭節有區別的,雖然本屬於同一個節日的範疇。

    鬥門所謂的鬼仔節都在家裡拜祭。「村佬」(即岸上人、住民、陸民)在農曆七月初十至十三過鬼仔節,多在十三;「客家佬」(客家人)基本在十三;而「水上佬」(水上人、疍家人、漁民)多在十四。拜祭時基本上以燒紙衣為主,多不燒鞭炮,說是會彈壞衣裳,鬼仔就沒衣用。多數以鴨、齋菜等為主要祭品,以鴨祭祀傳說是雞的爪子鋒利,會抓破衣裳,而鴨掌是不鋒利的,確實有趣。


    盂蘭節日期則是在七月十五至十七,幾條村子集體拜祭,各鎮甚至遠至新會周邊、港澳鄉親會捐款支持。內容有接北帝、開壇、使旙、唱大戲、朝旙、牽布橋、放路燈、祝壽等儀式,程序繁雜,規模宏大,豐富多彩,是民俗大盛會,故民間有「睇盂蘭」之稱。

    以前很多地方都舉辦盂蘭節,但隨著發展,已經幾乎消失了。鬥門盂蘭節之奇特浩大,為珠海之最,廣東罕見。因此,如此有號召力與影響力的民間盛會,確實有必要發揚與傳承下去。

鬥門地理:你知道鬼仔角在哪裡嗎?


【鳴謝支持蓮洲清心文化單位】

珠海市高爾樂公司

井岸學英社

井岸大眾眼鏡

農村淘寶井岸鎮新堂村服務站

農商銀行橫山支行

李莊農品

井岸鎮真誠託教中心

白蕉鎮創睿託教中心

井岸泥灣市場茂生書店

鬥門舊街潮居裡

相關焦點

  • 七月十四丨肇慶「猛料地」逐個數
    本文章純屬四九叔鳩UP如有雷同丨擺明故意僅供娛樂丨純屬「鴨記」切勿對號入座七月十四,中國人的傳統鬼節,本意是祭奠逝去先人,逐漸成為民間隱隱的詭秘。今日,我地就來數數肇慶噶「猛料」地,夠膽,你今晚米去尋刺激咯!電視都有講啦,欺山莫欺水,「舊陣屎」星湖仲比暢泳噶時候成日都有「不幸」事情發生,家陣禁止野泳都偶爾會有咁噶不幸事件,七月十四夜媽媽,你米去吹下星湖風咯。
  • 七月半,燒包袱,瑞昌百姓祭先人!
    七月半的「鬼節」,也叫中元節,人們都知道,世上本無鬼,人們心中的鬼實際上是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人思念。在瑞昌歷史發展的長河裡,每一個家庭不知失去了多少個親人。他(她)們離開人世,到那不可捉摸的冥冥世界。因此,對於過七月半這個美好的日子,祭奠冥世親人,寄託自己的哀思,是我們瑞昌當地很莊嚴隆重的習俗。
  • 七月到了,普渡也到了.還有多少人記得各村普度的時間?
    初一內頭李,初二杏厝王,初三軒內,初四市口(青陽村新街),初五孫厝頭,初六隘門頭,初七頂、下福,初八池店,初九溜石,初十倌鵬,十一大石腳,十二紅厝庭,十三龜湖,十四大普,十五做節(七月半),十六頂嶺、洋埭,十七十七街(青陽村塘岸街),十八陳內街(陳埭街),十九花廳口,二十更布口,廿一竹樹下,廿二沿塘,廿三巷尾山,廿四沙塘,廿五涵口,廿六塔上、廿七江頭,廿八湖中,廿九山家莊,三十普 徐莊
  • 潮南峽山特色習俗,七月十五 生意人拜「好兄弟」
    農曆七月半是中元節,是祭祀地官、赦免陰間餓鬼的日子。
  • 在吳川,七月十四「鬼節」是這樣過的……
    農曆七月十四,在吳川俗稱「鬼節」,吳川市民的習俗是「宴請」祖宗「神靈」!吳川人家家戶戶都備酒菜拜土地公、拜神、祭祖,追先悼遠,「宴請」祖宗「神靈」。他們還蒸製長條形的米粉糕條祭拜,稱為扁擔糕,意為讓祖先挑衣服財物,還燒紙錢、花紙(表示布匹)、紙紮的花鞋、元寶、金錠祭奠先人,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讓其在陰間「享用」。又或祈求「神靈」幫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萬事如意。
  • 七月半「鬼門開」!夾江人一定要當心這幾件事,特別是第一件…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燒紙錢的時間要選在晚上,夜深人靜時。
  • 七月與安生:用力愛過的人,不該計較
    七月第一次遇見安生的時候,是十三歲的時候。她們的遇見就好像是一場有被選擇的結果,從第一眼開始,就註定了。安生跟著七月走進家門的那一刻起,她們的故事也正式開篇。只是一切都無法在最美好的時刻凝固。人總是要長大,安生和七月也一樣,不可避免。
  • 周末電影:《七月與安生》
    七月與安生,從13歲到15歲,形影不離。安生父親早逝,母親常年不在家,她的性格自然也就乖張孤僻。七月及她的父母溫暖了她。        裂痕是從一個男孩的出現萌芽的。雖然友誼裂痕原因各種各樣,但我不得不承認兩個女孩喜歡上同一個男孩是最致命的一種吧。
  • 「過年顧某 月半顧祖」閩南俚語:七月半(中元節)不回無祖,趕快回來吧
    據說,閻羅王令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放鬼門關,陰魂(俗尊稱「人客公」)在地藏王菩薩的監管之下,到陽間享用祭品,初一叫做「人客公」開門,七月的最後一天出遊的「人客公」,必須如期歸位,「人客公」關門。為此,閩南民俗創設了諸多祭事。
  • 「七月半」明星親述撞鬼事件:沈殿霞酒店遇黑影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四日(即西曆8月20日)是盂蘭節日,相傳這日正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因此時運低的人特別容易遇鬼,亦因此有傳農曆七月都是一個容易見鬼的月份,增添詭異氣氛。就像曾經主持不少靈異節目的梁思浩,就因為到加拿大拍攝外景時,在一間古堡式的酒店遇上了靈異事件,當年帶同女兒鄭欣宜一同拍攝外景的沈殿霞,更與疑似「靈體」鬥力,力保自己及女兒安全。
  • 激情七月,點燃火把不夜天!
    又是一個把你雙眼點燃的七月,又是一個把你心靈點燃的七月,騎上你的駿馬穿上美麗的衣裳,小夥姑娘一起走進愛的火把節.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我們彝族同胞的傳統節日——火把節。在火把節來臨之際,我縣部分彝族鄉鎮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活動,慶祝火把節。
  • 又到玩茄子黃瓜的盂蘭盆節(鬼節),今年是瘋狂麥斯:茄子道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
  • 富源人必看:七月半不能在這些地方賣香燒紙...
    富源縣人民政府關於整治規範2020年中元節期間縣城區祭祀行為的通告富政告〔2020〕7號      為加強2020年中元節(又稱「七月半」)期間縣城區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專項行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雲南省曲靖城市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現將整治規範2020年中元節期間縣城區祭祀行為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2020年中元節期間,嚴禁在縣城區主次街道、背街小巷、河道沿岸、公園、綠地、廣場、車站、居民小區、樓庭院落等公共場所畫灰圈,焚燒香蠟、紙錢、冥幣等祭祀品,潑水飯等祭祀活動。
  • 七月十五中元節,井陘這個村「金燈綻放」
    金燈節的由來和演變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長崗傳統的「金燈節」,從古至今,相沿成習。「金燈節」,民間俗稱「點金燈」、「跑金燈」、「轉金燈」、「參金燈」等。
  • 七月, 忌家中有不詳物品
    2016-03-11 熊神進 七月, 忌家中有不詳物品
  • 洋縣娃今晚都在燒雞蛋,你燒了嗎?
    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七七月初七這天下午,老人們帶著孫兒孫女自髮結伴或三五家為一組,到村子裡的十字路(一定要是十字路口)或小廟前,焚香燒紙之後,再燒一大堆柴禾灰,然後開始燒雞蛋。燒好之後,把雞蛋扒出來,剝開包的紙,各人找到寫有自己的名子的雞蛋,老人拉著小孩的手一起回家,路上老人要一邊喊孫兒孫女的名子再加上「回來了沒」,叫到誰誰就要回答「回來了」,一直要重複念到進入家門,俗稱「叫魂」。
  • 絕對夜計劃:中國有嘻哈/鬥門有HIP HOP||2017.09.08中國珠海1520PARTY鬥門店
    UCQDnavOQ2_DfwgoaKbVTxHQ -騰訊視頻http://v.qq.com/vplus/74fa969b0213623088e571edd1335386-Youkuhttp://i.youku.com/u/UNjEwOTYzNTUy聯繫電話:0756-5551520地址:中國·珠海市鬥門井岸體育館東側首層
  • 大年初三赤口:東風小車冒充思域Type-R去珠海鬥門炸街!看見交警還不停轟油!
    【鬥門新聞資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