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終結詐騙的二八這篇六合彩停了(點擊閱讀)為我們介紹了香港六合彩的前世今生。大家可以回顧一下這篇文章,腦補一下香港六合彩的有關知識。
沒時間腦補的話也沒關係,你只要知道這一點就可以了:
香港六合彩總共有1到49個號碼,每一期六合彩會有搖出6個平碼加1個特碼。從1到49,每一個號碼都有機會成為特碼,按概率算,任何一個號碼成為特碼的機率都是49分之一。內地的地下六合彩賭場用的還是香港六合彩的開獎結果,但在玩法上堅持以客戶(賭徒)為導向,進行了各種變通,以適應不同風險偏好的賭徒需要。其中最常見的一種玩法就是
押特碼,以滿足喜歡高風險、高回報、簡單粗暴的賭徒需要。
具體玩法很簡單,就是你在1到49個號碼裡面選中一個作為當期特碼,賠率一般設定在40倍左右。假如有49個人分別買的1到49個號碼。每注1塊錢。莊家收了49塊錢。那開獎之後,肯定有48注沒中,有一注買中,莊家賠了40塊錢。最後算下來莊家賺了9塊錢。所以從概率上來說,莊家一定是穩賺不賠的,除非他把賠率設定成1賠49,那就打平手了。但莊家不是慈善家,他肯定不可能這麼設賠率的。那麼從賭徒的視角來說,他不會太關注莊家是1賠40還是1賠49,畢竟莊家要抽點水錢,這也是賭場的行規。賭徒關注的是:
我有沒有可能在開獎之前能猜到特碼是什麼?如果能猜到,我瞬間就可以穩賺40倍!客戶有這種強烈的需求,就一定能催生供給側的服務,於是,
買賣特碼信息的市場就誕生了。雖然從常識判斷,這個市場顯然不具備誕生的邏輯,因為,從供給側的角度看,
如果我能事先掌握特碼,穩賺40倍好事我自己先去做了,還有必要把特碼賣給你嗎?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賭徒已經利令智昏了,他已經不具備常識判斷的能力了。但其實每一個賭徒都是鬼頭仔,真要讓他乖乖掏錢買特碼信息,其實沒那麼容易。這裡敲黑板講重點:
就是騙子如何用「倖存者偏差」理論,讓傻子(賭徒)相信他們事先提供的特碼是靠譜的。「倖存者偏差」的經典案例是: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後倖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然而統計學家亞伯拉罕·瓦爾德(Abraham Wald)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不是倖存者),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瓦爾德是正確的。
這個案例初看起來有點燒腦,其實很簡單,用一句成語概括就是「以偏概全」。比如有個笑話:老師點名時說沒來的同學請舉手,結果當然是全班同學都來了,哪怕全班50個同學只來了1個。與之相媲美的比如賣降落傘商家肯定是零差評,因為被摔死的人不會開口。好,現在說回騙子的操作手法(為了表達方便,把模型簡化)。1、騙子選49*49=2041人作為發簡訊對象,把這些人分為49組,每組49人;2、給第一組對象發特碼是「1」,第二組對象發特碼是「2」.以此類推,給第四十九組對象發特碼是「49」;3、上面49組一定有一組被蒙中,把蒙中這一組留下,其他全部去掉,給這一組的49人再挨個從1–49發特碼,最後肯定還有一個被蒙中,那麼,這個時候騙子去騙這個「倖存者」,成功率是不是大幅提升呢?但這個「倖存者」不知道,除了他以外有2040人被pass掉了,他把兩次小概率的偶然當成大概率的必然。
終結詐騙 原創出品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僅用於公益傳播
聯繫 合作 投稿郵箱:antifrau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