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加權平均算法
大多數的ERP使用的是加權平均算法,現在我們來舉個例子解釋一下加權平均算法
步驟1:入庫2支鉛筆,每支1元,這時候我的庫存數為2,庫存成本為2元
步驟2:出庫一支鉛筆,成本1元,剩餘庫存數為1,庫存成本為1元
步驟3:入庫1支鉛筆,成本2元,這時,剩餘的庫存為2,庫存成本為3
步驟4:出庫1支鉛筆,出庫的這支鉛筆的成本是1.5元,剩餘庫存為1,剩餘庫存成本為1.5元
如上圖所示,我們每一次入庫的時候,都會對庫存增加相應的成本金額,每一次出庫的時候就會算出當前庫存的平均單價,乘以出庫數量,減掉出庫的成本。
這時候,我把之前入庫2元的那支鉛筆成本改成了1元的話,就會導致,我們剩餘的數量仍然是1,但是剩餘成本變成了0.5元,因為它減少了1元的成本,而這1元從庫存裡扣除。
看到這個例子,我們應該很清楚,不能隨意修改入庫單的單價,否則會導致成本錯亂。而且一旦錯亂後,我們再想修復,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檢查、調整。
各功能下默認的成本計算方法:
採購訂單入庫、其它入庫:成本是以單價來結算的
生產入庫:成本以入庫單價結算
銷售訂單出庫、其它出庫:成本是系統後臺自動計算的加權平均單價
採購退貨:成本以退貨單價結算
銷售退回:如果有庫存,則以加權平均做為單價增加成本,如果沒有庫存,則以當前退貨單價做為成本
商品組裝、拆分:以明細的單價做為成本(可預設自動讀取加權平均單價,但如果當前庫存是0的時候,可能需要手輸成本單價)
庫存調撥:以明細的單價做為成本(可預設自動讀取加權平均單價)
庫存檔點:修正後,產生盈虧成本,數量變化,成本總額不變(平均單價變了)
領料單、補料單:成本以後臺計算的加權平均單價為準
退料單:以明細的單價做為成本(可預設自動讀取加權平均單價,但如果當前庫存是0的時候,可能需要手輸成本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