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教授 | 若成良醫,必修人文!

2021-03-02 消化界

► 韓英教授

撰寫 | 韓英陸軍總醫院消化內科 

編輯 | 柳海霞

來源: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7年第18期

當今社會醫患關係緊張,醫療糾紛、傷醫事件頻發,其中的緣由非常複雜,絕不能簡化為醫學技術問題,也不是單純的「醫德問題」,而是社會學、心理學、法律學等多元因素所致,其中往往是醫學與人文出現了偏差。經常遇到患者、家屬抱怨醫生「醫德不好」,而深入剖析事情的原委,發現,真正讓患方耿耿於懷的是支付制度、醫院管理(就醫流程等)和診療知情權,跟「醫德」完全搭不上關係。為什麼他們動輒上升到「醫德」的高度?問題根源在於醫方缺乏醫學人文修養,不懂得溝通、不善於溝通、不精於溝通。科學求真,藝術求美,醫學求善。醫療的本質是「照護」(care),而不是「服務」(service)。患者不僅需要治病,還需要從醫護人員那裡得到精神上的尊重、心理上的關懷(即人文關懷的照護)。患者從醫生那裡獲得的,既有相對「高端」的醫學技術,又有治病的信心以及對生命的達觀態度。

 

人文修煉可以讓醫療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的名言:藥物、刀械、語言是醫生治病的三件法寶。其中,語言所代表的人文關懷對患者所起的作用超過50%。醫生給患者開的第一張處方應該是「關愛」,醫生和患者交流成為21世紀必備的技能。溝通需要智慧和技巧,更需要奉獻!

 

醫學人文與專科建設協作組的成立,就是為消化同道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從醫學人文的角度探討如何幫助中青年醫師成為「良醫」,從專科建設的高度幫助消化界同道緊跟醫學發展的趨勢,成為醫技精良的「名醫」!通過我們的努力,讓「若成良醫,必修人文」逐漸深入人心;倡導「勿忘初心,砥礪前行」,提高人文素質與醫技能力同樣重要,人文應與醫技比翼齊飛!

關注消化界,每天精彩不斷!

相關焦點

  • 最新美劇《良醫》:手術室裡的夏洛克,醫學界的謝耳朵
    ——時長:03:35『』——這次視頻上傳不成功,看視頻解說請直接拉到文末點擊閱讀原文觀看   T T近期推出的一部美劇《良醫
  • 美劇:良醫第四季
    ____評分: 7.2主演: 弗萊迪·海默 / 安東尼婭·託馬斯 / 菲奧娜·嘉伯曼 / 李威尹 / 克裡斯蒂娜·張 / 佩奇·斯巴勒 / 希爾·哈勃 / 理察·希夫 / 謝拉·柯雷 / 洛奇林·莫羅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首播: 2020-11-02(美國)又名: 好醫生 / 仁醫 / 良醫心
  • 好課分享:高一目標清北班(必修一+必修四)(問延煒)
    如果你需要:高一目標清北班(必修一
  • 良醫:眼中有淚,心中有光
    觀看過程中我曾一度考慮要不要弄個類似美劇《我們這一天》的雞湯打卡,畢竟這裡面每集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是考慮到手術個別畫面,暫時放棄。1. He's gonna handle anything you throw at him.2.
  • 後疫情時代的醫學人文精神|2020年甘肅省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在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召開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紀委書記焦萬德主持會議開幕式本次會議以「後疫情時代的醫學人文精神」為主題,特別邀請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韓英紅教授、官銳園教授等國內知名醫學人文專家,圍繞醫學與美學、醫學與心理學等內容,展開一系列學術講座與交流活動
  • 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首次會議召開
    2017年5月13日上午,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首次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玉安,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韓鋒,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許利平,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翟崑,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教授吳傑偉,外交學院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魏玲,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校學術委員張志洲,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印度尼西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亞非學院院長
  • 肆意收回扣的「良醫」栽了
    然而最近,這位良醫的好名聲卻倒在一通舉報電話之下。「請問是姜堰區紀委監委嗎?溱潼人民醫院有醫生收紅包、拿回扣……」在最初接到舉報時,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卻很為難:「該院有100多名醫務人員,大多數是非黨員醫務人員。舉報沒有明確的指向,根本無從查起……」最終,區紀委監委將其作為一個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交由區紀委監委第一派駐紀檢監察組關注。
  • "良醫""實習醫生格蕾"等劇組捐贈醫療物資
    在美國,越來越多醫療劇的劇組都加入了向當地醫院捐贈醫療物資的行列,這其中包括ABC的《實習醫生格蕾》、《良醫》,以及NBC的《芝加哥醫院
  • 名醫故事丨張友恩:為百歲老人生命續航的良醫
    可張友恩卻篤信「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信條,他就是一位力求自己做到通過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盡力解決患者痛苦的良醫。
  • 國際視野 | 跨界與融合:全球視野下的數字人文——首屆北京大學「數字人文論壇」會議綜述
    「數字人文」是否會取代傳統人文的教學和科研?這是與會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北京大學朱本軍、聶華認為,「數字人文」並不能一攬子解決所有人文問題,它對傳統人文研究的促進,一方面體現在將人文學者從機械、繁重的資料查找、文本比對等工作中解脫出來,使其在學術研究中具有更廣闊的思辨、演繹、推理的空間;另一方面體現在通過數位化、工具軟體等手段將社會科學領域的某些研究方法引入人文領域,創新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式,從定性到定量輔助加定性,為人文研究提出問題、界定問題和回答問題提供新的視角。
  • 人文 | 羅大人文學科接受一百萬美元捐款
    我們希望能夠鞏固這個理念,人文學科對每個人的教育經歷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Culver說,「當大學裡的本科生都開始遠離人文學科的時候,我們希望能告訴學生,與人文學科儘早的接觸對於他們有長久的益處。尤其在羅大,我們強調人文學科在很多方面能夠拓寬學生的眼界,不管他們選擇什麼樣的專業。」「當教育中心從人文學科慢慢偏離時,這筆捐款建立在羅大對人文學科已有的很多投資上。」
  • 綜述 | 陳靜:歷史與爭論——英美「數字人文」發展綜述
    MLA的年會是全美人文學科領域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協會,一般被認為是人文學科,尤其是英語國家人文學科的風向標。對任何新的研究方向或者領域而言,能在年會上有專門的小組或者專題討論,都無異於對其合法性的肯定。在2009年的年會上,有不少討論組的主題事實上都是圍繞數字人文展開的。這無疑是數字人文在學術前沿地位上的一次重要彰顯。2.
  • 健康養生 | 天冷了,別大意,這種病小心拖成呼吸衰竭!
    內容來源:江蘇省中醫院醫院急診科出現了「老慢支」病人的扎堆現象,因為是慢性病,不少人「久病成良醫」。
  • 老教授去銀行轉帳百萬被懷疑遭到詐騙!過程笑岔,結果暖心!
    不久前,他獲獎100萬元,打算全部捐出,可就在到銀行辦理轉帳手續時,不小心鬧了點小誤會……近日,著名新聞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方漢奇將所獲的「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獎金100萬元全部捐贈設立基金,以支持新聞史學研究,推動新聞傳播學科發展。
  • 大學教授工資有多高?雙非一本教授曬出工資單,網友:不會吧?
    看完復旦大學教授的工資單以後,很多網友感到疑惑,大學教授的工資到底有多高呢?近日,一位雙非一本的教授也曬出了自己的工資單。由於這位教授希望自己的信息能夠保密,所以我們只能大體教授一下他的信息。該教授在中部二線城市的一所雙非一本高校當正教授,碩士生導師,管理類,已有20年教齡。
  • 你若永遠懂我愛我,我願與你牽手一生
    祝你幸福  你若永遠懂我愛我    我願與你牽手一生
  • 【真實案例】瑞士女教授亡夫轉世投胎成鸚鵡
    人是否會轉生成其它動物?下面這個真實的故事似乎又一次成為證明。瑞士女教授亡夫轉世投胎成鸚鵡?這個事件發生在瑞士貝恩市一位大學女教授弗朗西斯-斯佩克(Frances Speck)的身上。她與先生非常恩愛,如膠似漆。但不幸的是在她49歲那年,丈夫埃米爾-斯佩克(Emil Speck)因心臟病發作突然去世。
  • 舒城:世界女巨人的家鄉,自然與人文獨特的石塘村!……
    今年清明後和五一期間,我回到家鄉後,在朋友的陪同下,又去了兩次,感覺這個村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是全縣哪個村也不能和它相比的。在人文景觀上,一口相傳千年的「曹操飲馬井」坐落在村子裡。鎮黨委書記褚進宏、鎮長高瑞穩、鎮黨委委員、石塘村書記呂美俊陪同我參觀了村裡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仔細查看了女巨人當年的老房子,走訪了女巨人的鄰居。共同對下一步結合振興鄉村規劃或建「名人館」,或建「世界第一女巨人故居」進行了探討。目前,我的兩萬多字的《命途多舛女巨人》已經完稿,如果鎮上能將此立項,在外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和工商界人士都會有投資家鄉的願望。
  • 四川師範大學一教授跳樓身亡,其妻子發聲
    圖片自瀟湘晨報1月18日上午,網傳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庹繼光在學校田家炳樓跳樓自盡,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其妻子李纓,對方證實確有此事,庹教授於1月18日上午八點多跳樓,目前自己正在殯儀館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