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章財經版以不起眼的標題寫著「外儲跌破4000億」,內容是說馬幣不斷縮水,導致咱們的外幣儲備金不斷的下降,11月末只剩下964億美元。而且,美國聯儲局鐵定升息,肯定會加速馬幣與世界各地的貨幣越扯越遠!
哎,那單單因為是美金強勢的問題嗎?悲哀的說詞是技術上馬幣沒被反應出真正實力所導致。唉,目前到國外去旅行,真的無法想像如何能拿得出馬幣來消費:1美金4.42令吉、1新元3.12令吉、100臺幣14令吉、1人民幣0.64令吉、100日圓3.9令吉……就連本來是馬幣歡樂天堂的泰幣也比令吉強勁了25%!
馬幣目前是17年來新低,通貨膨脹的壓力就顯現在各種消費產品上了!這樣的超便宜馬幣,也牽動不了出口的漲幅,卻在10月份內挫8.6%,是18個月最大的跌幅!雖然說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還有4.3%,而且原油價格算穩著50美元一桶,但馬幣與在馬資金還是被挑為拋售首選。原因嗎?當局報喜不報憂的導致信心失效吧?比如1MDB(一馬發展有限公司,即1Malaysia Development Berhad英文縮寫)就貽笑國際金融界了!也罷,反正大家都中風似的,無動於衷了.或許心想馬兒照著跑、意想舞照著跳,可是心情總是樂不起來!
再看看另一則新聞:在3免稅島進口的33億支煙、2200萬公升酒,失蹤!政府損失稅收53億令吉。讀了,想要一笑置之,但無名火還是起了,既然160萬各級公務員中,沒個能者看管那3個小島的免稅責任,那政府又何必一二再再而三的繼續「捍衛」這3島的免稅地位呢?更何況這3島的所謂免稅地位對全國人民有什麼用處?聽起來根本就是有如廣東話那樣「有頸棍(有貓膩)」!唉,這也不是與食用棕油補貼的用意一樣嗎?到底有關當局有沒有想過應該讓所有補貼給透明化,把它刊登在網站上,方便國民看看真實的數據?很多政策賠了夫人又折兵!再說制定政策的政客們,不懂得經濟與建設吧?要不,幹嘛那麼熱中加強民族主義的治國論呢?
咱們又能怎麼樣?就算明天來個大選,你有可能像美國,甚至許多歐洲國家那樣使政權交替嗎?咱們91歲高齡的敦馬(馬來西亞前首相),下臺了13年,還炮轟著現任政府,他也沒想到自己曾經死賴了,22年鐵腕啊,人家有樣學樣吧了?再試問,上了大位,有了免死金牌,又有誰還願意下臺?唉,又是個本來該是德高望重的偉大領袖,卻淪落到連元首就任典禮的邀請函都被取消,這真是悲劇,也是國際笑話吧?◆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零傳媒《獨家》微信帳號發布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