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盤鎮警事》由張嘉益主演,講的是營盤鎮派出所所長範黨育在基層工作中經歷的事兒,他善於解決各種百姓糾紛,也樂於盡力替百姓解決問題,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
本劇根據範黨育同志的真人真事改編並創作,他是一位兢兢業業為老百姓辦事,把百姓當做自己親人的人民警察。
派出所主要處理民事糾紛,對不太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打擊處理。範黨育作為一名基層的派出所所長真正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在處理群眾的問題上,他經常說這句話:「沒事最好,有事咱了」,因此被群眾親切地稱作「範大了」。比如處理兩家的糾紛,他不會採取強硬手段,而是耐心的調解溝通,想方設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避免有更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發生。鎮上的治安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條。
因為範所和人民群眾的關係好,百姓信任他,有什麼線索大家都會第一時間告訴他,這給派出所破案也提供了很多幫助。
範所做的看似都是些小事,可就是這些在同事看起來婆婆媽媽的事讓他贏得了群眾的口碑和擁護。營盤鎮上河村有一段爛路,村裡沒錢,這條路遲遲得不到修繕。上河村的梁家經濟實力雄厚,他們也都願意出一份力,但梁家叔侄有很深的矛盾,雙方誰也不願意先掏錢。在募捐大會上,範所主動拿出家裡的幾萬塊錢存款借給上河村修路,這讓梁家叔侄感到難堪,便在募捐大會上較起了勁,就像拍賣會一樣,誰也不想輸給誰。就這樣,上河村修路經費的問題得以解決。
鎮上的「傻嶺子」家裡貧困,經常餓的去撿別人剩下的東西吃。有時候餓的實在不行了甚至直接拿別人的東西吃,便被老闆罵。派出所經費緊張,可範所讓他去派出所打掃衛生,給他解決吃飯的問題,讓他能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
縣公安局舉行了大接訪活動,鎮上一個叫「酒魔子」的一直是一個難對付的人。他是一名退伍軍人,自從和妻子離婚和孩子分開後就一直頹廢著,整天醉生夢死,經常去政府鬧事攪局。範所沒有像別的警察一樣怕他在大接訪中搗亂把它拘起來,而是想辦法幫他找到自己的優點和價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通過自己的關係讓他給學校學生們演講,支付他酬勞,講述他在部隊的經歷。在寫演講稿和演講的過程中他找回了自尊,他感受到了學生對自己的尊重,他也意識到現在這樣對不起犧牲的戰友,自己必須要振作起來!這部劇不像別的一些警察電視劇,劇情有那麼多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讓觀眾緊繃神經,屏住呼吸。它就是講述一名基層派出所所長的日常,講述老百姓的故事。讓大家知道,平凡中也能見偉大。
警察警察,先警後察。警於案發之前,及時化解矛盾,避免更嚴重的事件發生,察於案發之後,對案件依法行政,合理執法。正是因為範所的前期溝通調解做得好,才避免了很多衝突的升級,整個營盤鎮的治安情況也就一直能保持穩定。這都是範所犧牲自己的時間和身體換來的。作為人民的公僕,一定要有範所的精神,那就是想百姓所想,為百姓說話,把人民群眾的事當成大事,高度重視百姓的利益。毛主席說過:「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範所說過:「我們警察脫下警服是老百姓,穿上警服一樣是老百姓。」共產黨的幹部只有融入百姓,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百姓,更好的服務於人民群眾。
範黨育同志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真正心繫群眾的人民警察。當地老百姓們評價他是人民的好戰士,百姓的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