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呼延超,不僅是指揮員也是戰鬥員。
他的戰鬥生涯得從1994年說起。那一年,呼延超成為一名社區民警,按照他的話是「片警」。
1997年,這名當了3年的小片警,立下了他從警生涯中的第一個二等功。
給記者講往事的呼延超,顯得很輕鬆,但是故事背後一定有不為人所知的努力。就像這起案件,本是蹲守抓捕一名吸毒的犯罪嫌疑人,但是善於思考的呼延超從嫌疑人每次騎著不同的電動自行車入手,挖出了這名男子盜竊出售12輛電動車換取毒資的犯罪事實。
「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我愛這身警服……」呼延超回憶,當年的雁塔區田家灣村有個燈泡廠,那時生產的節能燈算是高價貨。一夜間價值20多萬的節能燈被盜,犯罪嫌疑人是誰?能不能挽回損失?作為主辦人的呼延超壓力不小。他憑著一身幹勁,不斷地摸排詢問,最終挖到了監守自盜的兩名犯罪嫌疑人。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呼延超竟獨自一人將兩名嫌疑人抓回了派出所。採訪中,他告訴記者:「當年我沒手機,通知所裡增援又來不及,只好鬥智鬥勇,將兩名嫌疑人帶上警車,一邊開車我還一邊和兩名嫌疑人聊天,不能讓他們跑了呀。」
一個月內破獲兩起重要案件,讓呼延超成為雁塔分局的風雲人物,呼延超憑藉思考與智慧,讓這個二等功實至名歸。
而第二個二等功裡不僅有智慧,還多了經驗、膽識和耐心。
2005年3月,時任禁毒大隊一中隊隊長的呼延超,表現出了對毒品案件的敏銳和細緻。嫌疑人居住在西安市東關附近,周圍環境複雜,不利於偵查。「那裡居住的基本都是老街坊,相對而言我們就是陌生人,每天出現在巷子裡,肯定暴露行蹤。大家就商量著在附近一所培訓學校樓頂架起望遠鏡,觀察嫌疑人出入的情況。」半年時間裡,呼延超每天都堅守在這個樓頂,將嫌疑人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
長時間的等待,只是為了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當嫌疑人從甘肅購買毒品返回西安時,呼延超部署民警在禮泉收費站堵截,而這次成功地抓捕也成為雁塔分局的「經典教程」。他在收費站崗樓左右兩邊各安排2名民警。其中1人用電擊棒控制司機,3名民警隨即控制車內人員。於此同時,當嫌疑車進入收費口時,前後都有警車堵截,讓販毒的嫌疑人無處可逃。
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呼延超都不曾忘記,但是對於家人、孩子,他卻經常忽略。他曾經因為辦案,忘記參加女兒學校的畢業典禮,當時他曾承諾要代表學生家長在全校大會上發言。在學校左等右等都看不見父親的女兒,跟他賭氣長達半年。
說起他的案子,他的民警,他的派出所,呼延超的眼神中閃爍著自豪,但說起女兒妻子和父母,他一臉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