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囊中羞澀」
就想著通過網貸套點錢
沒想到卻遇上了騙子
在一番「較量」後
男子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騙局
可還是繼續向騙子提供的帳戶裡轉錢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近日,福建省廈門市反詐騙中心通報了這樣一起特殊的網絡詐騙案。
市民林先生近期有一筆資金需求,便在網上多個貸款平臺上預留了個人信息。8月1日,林先生接到一個自稱貸款公司的電話,讓他添加「貸款業務員」的微信號並下載了一個所謂的貸款APP。
▲林先生與騙子的聊天記錄
林先生在這個APP上提交了個人貸款申請後,APP「客服」就以「會員費」(888元)、「保證金」(2500元)要求林先生轉帳。
林先生便按要求轉了「保證金」,但當初對方承諾的放款金額以及「保證金」(「客服」原先承諾「保證金」將會原路退還林先生)卻都沒有到帳。
在林先生提出質疑的時候,「客服」又以「需再次提交保證金才能放款」的理由讓林先生再次轉帳。這時林先生意識到自己可能是遇到了網絡貸款騙局,就沒有再次按要求轉帳。
案件到這裡已經很清晰了,這是一起很典型的網貸詐騙案件,你以為這就破案了嗎?
誰能想得到,比起被騙子騙,林先生給自己挖了個更大的「坑」。
前!方!提!醒!
這條路有「坑」!
還是自己挖的!
意識到被騙的林先生,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報警,而是到網上搜索公安機關受理詐騙案件的立案標準。當在一個帖子上看到「詐騙金額達5000 元以上公安機關才會立案受理」後,林先生「計從心來」 ——要不我再給騙子轉點錢,湊夠5000元就可以報警了。
於是,林先生又到APP上聯繫了「客服」 ,並按對方要求轉了第二筆2500元的保證金後,才撥打了110進行報警。
案件到這裡
警察叔叔有話要說了:
大家注意了!
先交款,後放款,一定有詐!
千萬別上鉤!
此外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群眾:
一旦有遭遇詐騙或者對騙局把握不定的
都可以第一時間撥打110
進行諮詢舉報
公安機關都會給予答覆或受理
來源:法制網